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怎樣有效制止青少年“越軌行為”,妳知多少?

怎樣有效制止青少年“越軌行為”,妳知多少?

學會使用?情緒ABC理論?,有效防止青少年?越軌行為?!

4月份開學各省市開學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中,4月23日,安徽郎溪縣慧園中學壹名七年級女生墜樓死亡;4月26日,安徽巢湖(巢湖壹中)17歲高壹男生墜樓身亡(疑似壓力過大)。

進入5月份,安徽某地連續發生3起孩子跳樓事件!

①:5月3日晚上11點鐘左右,南陵縣壹名15歲女孩因為?抑郁癥?走上樓頂欲輕生;

②:無獨有偶,5月5日下午6點22分左右,蕪湖縣壹名16歲男孩情緒激動的站在樓頂要跳樓輕生。站在樓頂的孩子,他們會害怕嗎?

所幸後兩起事件在警察、保安、消防員的***同努力下,化險為夷,及時解除了警報!

這種悲劇的陸續發生,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好好思考?怎麽樣才能有制止青少年的越軌行為?,避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為?堆積情緒,制造壓力?而做出輕生行為。

越軌行為的產生

由於生活單壹,青少年在家庭、學校、社會環境中存在著許多的壓力源。父母與老師的期望、學校和社會氛圍,會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他們,並對其身體、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在應對這些影響的過程中,頓感壓力過大的青少年如果采取的應對策略和處理方式與社會規範和社會期望之間有著不相壹致或沖突的地方,越軌行為就可能產生。

越軌行為壹旦產生就可能不受自主意識控制,做出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事情。

2004年2月23日,雲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鼎新校區,男生宿舍6棟317寢室?四具男屍?打破了這邊境地區,往日的平靜。經過警方調查,該寢室另壹名23歲的學生馬加爵有著重大的作案嫌疑,並且已經消失了好幾天。隨後,雲南省和廣西自治區公安局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通緝令(A)級。

直到2004年3月15日晚,逃亡近壹個月的馬加爵在三亞被抓獲,2004年6月17日經過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判處馬加爵故意殺人罪死刑(性質惡劣),審判結束之後,馬加爵即刻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

16年之後的今天,為何再度回顧?馬加爵殺害室友?事件?

原本馬加爵***有5名室友,唯壹放過的壹名室友叫做?林風?,只是因為在馬加爵失落的時候,給了他關心,給了他飯吃,這也就成了網友調侃的這麽壹句話?壹飯之恩、留妳壹命?!

根據後來?幸存者?林風對馬加爵的描述:此人生性孤僻、極度自閉,集體生活中很難與之相處,脾氣暴躁。

值得註意的是馬加爵殺害的四名室友,就是他自己認為的?朋友?,只是因為在打牌的時候與其中壹名室友(邵瑞傑)發生口角之爭,整件事情的導火索正是氣頭上的邵瑞傑這麽壹句話:

沒想到打牌妳都玩假,妳為人太差了,難怪龔博(另壹名被馬加爵殺害的室友)過生氣都不請妳去?

這下徹底把原本就不自信的馬加爵擊倒了,他感到自己的最後壹絲尊嚴都被踐踏,生活在這樣壹個密閉的環境裏,精神壓力更大了,索性動起了?殺心?。

什麽是越軌行為?馬加爵的所作所為就是典型的?越軌行為?,他憑著壹碗飯、壹句話決定了5名室友的生死,與建設法律社會的要求背道而馳。

越軌行為的產生正是由這個因素決定:

①:所處集體環境,不受待見;

②:個人封閉的性格、不喜言語、不愛結交,不能及時與他人溝通,舒緩壓抑;

③:扭曲心理,暴力行為,沒有處理問題的更好方式;

④: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

作為壹名高校學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自知不可能逃脫法律的制裁的情況下,還嚴重觸犯刑法,這難道不也是壹種?輕生?嗎?

在?馬加爵事件?中,?室友嘲諷?只是個導火索,整件事情發生的真正原因還是?馬加爵長期心理壓力過大?。

痛定思痛!人是?群居動物?,如何有效的緩解身心壓力,排除負面情緒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中就顯得至關重要。

情緒ABC理論情緒 ABC 理論運用於群體交往,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經過多年的心理咨詢實踐得出的。它的主要觀點是:人的情緒不是由某壹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壹事件的人對這壹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在 ABC 理論模式中 , A 是 指 誘 發 事 件(Activatingevents);B 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 (Beliefs),即他對這壹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 (Consequence)。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以馬加爵事件進行分析:

A誘發事件:馬加爵性情冷漠、玩牌時被誤認為?作假?,沒有進行辯解,認為沒有辯解的必要;

B個體信念:被室友認為做人?太假?,尊嚴受到侮辱;

C行為結果:愈加逃避交往,暴力致四名室友?死亡?。

在通常情況下,往往大家都是粗淺的認為,人的情緒反應是直接由誘發事件A引起,(即事件A的產生直接導致行為結果C成為定局)。而情緒理論ABC則非常明確的指出:誘發事件A只是情緒作用下導致行為結果從產生的間接原因;而誘發事件個體所持有的人生信念、對待已經發生事件的看法才是行為結果c?水到渠成?的根本原因。

簡單的來講也就是說:

人的情緒主要根源於自 身的信念以及他對生活情境的評價與解釋。?

所以,如果時間回到16前,如果想要改變?馬加爵殺害室友?這壹行為,就要從改變馬加爵所持的信念入手,通過心理、行為輔導,助他正確認識自我、重塑自我,悅納自我,樹立自信,以積極的情緒面對生活才行。

形象的情緒失控行為

當然,已經發生的事情儼然已成定局,無法改變,但是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深刻的教訓,青少年及家長朋友要意識到?情緒ABC理論?的重要性,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情緒ABC理論實操

人物和事件:

我班級上有這麽壹位成績優異、沈默寡言、身子骨瘦弱的學生,經常動不動就請假去校醫院掛吊水,自然而然次數多了,課程落下了不少,愈加的努力學習。

在某天體育課結束之後,他拖著疲憊的身體找到我,眼眶通紅的對我說:?老師,我不想上學了!?詢問再三,我問?為什麽??他就再也沒說話了,這下可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當下就想到可能是辦公室老師較多,他?不敢?說。

隨即我把他帶到學校操場壹處較為偏僻的地方,他也壹吐為快,終於知道了原因。

原來是長期和同學交往不愉快的事情,由於個人體質的原因,班上壹群喜歡?湊熱鬧、愛搗蛋?的調皮學生給他起綽號為?病秧子、書生?。在剛剛的體育課上,由於班級舉辦了?趣味4?100米? 接力賽上,到了他交接棒時,沒有拿穩,棒子掉落,輸掉比賽,同組四人被?懲罰?做10個俯臥撐,而受到同組其它三人?責怪?。

他自己也為自己的失誤道歉了,哪知旁邊有壹位學生瞎起哄說:?不要學習了,趕緊回家養身體吧!?讓他覺得人格尊嚴受到了侮辱。

知道前因後果之後,我馬上結合?情緒ABC理論?對此作出分析:

A誘發事件:體質較弱,被同學戲稱為?病秧子?

B個體信念:覺得自己真的給人的印象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沒了自信、沒了尊嚴

C行為結果:逃離集體,欲退學

問題的癥結就是圍繞著?書生?壹詞展開,如果能改變他對這壹詞的認知,就能幫助他走出?困境?!

我問他:?是不是很討厭書生??

他默不作聲的點了點頭。

我問他:?為什麽??

他說:書生在他的看來就是?書呆子?,除了讀書什麽都不會的那種,甚至於說連壹桶水都提不起。班上的同學就是見我天天只知道學習,不跟他們玩到壹起去,就認為我也是?書生?,對此無時無刻都感到煩惱。?

我問他:?書生本質上是形容什麽的??

他脫口而出:?讀書人?

我說:?這不就行了嘛,妳是學生,就是讀書人,書生在以前是尊稱,只有文化水平高的人才能叫做書生,?

他笑著點了點頭說:?的確如此,我是學生,好好學習,任務就是考取壹個好的大學,金榜題名,更何況他們成績還不如我,我也不會用自己的短處去與別人的長處做比較了,根本沒有比較性,也沒有比較的意義,況且我也給別人取過綽號......?

自從改變了他所持有消極態度時,他也就像變了個人壹樣,在努力學習的同時,更加註重身體鍛煉,科學的安排作息時間,現在他可真的是?名利雙收?,更受同學的歡迎了。

看到他融入到了集體中,更加讓我確信了?情緒ABC理論?的實操性是有多強!

結束語

通過情緒ABC理論可以快速、有效的引導青少年以"積極的信念?看待?不良事件?,及時排解憂愁,舒緩身心壓力。特別是對於青春期的學生而言,在面臨沈重學業壓力的同時還背負著長輩的期望,難免有時陷入困惑、迷茫中,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每個人成長都必經歷的過程。

但是,如何?迷途知返?,走向成功,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