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1.“美國制造體系”的特點是什麽?

1.“美國制造體系”的特點是什麽?

首先,美國由於資本短缺在固定資本投資上難以著眼於長期耐用,而是追求短期效果,加速折舊。H.J.哈巴庫曾經指出,壹個羅德艾蘭紡織廠在1813年才建成,到1827年就全部拆了重建。英國紡織廠則不到破產恐怕是很少會被拆掉重來的。美國財政部長在1832年報告說,大部分紡織廠的頂樓和外屋裏堆滿了被拆卸的廢舊機器。托克維爾也曾提到,美國人認為他們的汽船用不久是因為他們造船時就沒有足夠的資本。英國鐵路建築商愛德華·華特金在1851年訪美後寫道:“美國鐵路的成本被降了下來,是由於壹點點資本要修很長的路。這樣就失去了我們的鐵路所具有的長久耐用性的很多要素。”煉鐵業也是壹個典型的例子。美國人為了使煉鐵爐多出鐵快出鐵,把汽壓提高到每平方英寸9磅,英國煉鐵爐的汽壓只有每平方英寸5磅。這種“拼命幹”的煉鐵方式把產量提高了50%,但是把煉鐵爐的壽命卻減少了80%。當英國人批評這種做法時,美國煉鐵業者的回答是:對於他們的煉鐵爐來說,“時間雖短,生命美滿”。這不僅是美國人的幽默,也是美國工業當時特點的真實寫照

其次,在美國這個資本短缺利息高的國家,人們總是想盡量減少庫存或尚在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每年的利息成本。這就是說要減少產品從原料到加工直至出廠到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時間,標準化的大規模生產後來便成了實現這壹目標的途徑之壹。企業史權威學者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在論述19世紀後期崛起的現代大企業的大規模生產時,就非常強調所謂“流量產出”(throughput)的速度。在他看來,以等級分明的管理人員的組織協調為特點的管理革命是實現這種大規模高速生產的重要保證。到世紀之交時,弗利德裏克·泰勒的科學管理同樣也是為了加快生產速度,不過不是在企業組織上做文章,而是對工人生產時的動作和所需時間作研究,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人的體能。毫不奇怪,泰勒的科學管理在美國的影響比在英國要大得多

第三,美國人在資本投入和生產時間上精打細算,在原料的使用上卻可以為了提高生產速度而不惜“浪費”。因為美國在生產因素上最占優勢的就是自然資源,這是英國和很多別的國家都沒法與美國相比的地方。美國木材制造業使用的圓鋸速度快,但是由於葉片厚,齒間距離大,把大量木料都變成了鋸木屑,這在英國是不能容忍的。壹位在19世紀70年代初訪美的英國人曾這樣評論說:“美國的木材制造從木料到成品都是以浪費為特點。這種浪費完全可以說是犯罪。”所以,正如亞歷山大·詹姆士·菲爾德所指出的壹樣,西奧多·羅斯福在19世紀末開始宣傳的自然保護觀對於當時的美國人來說確實是壹種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