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怎麽樣
國內有3個大方向:
1)銷售或者技術支持:主要跟客戶打交道,跟商人沒什麽區別。技術還會學,但就是點皮毛,用來跟客戶“塗龍”用。工作壓力大,但是如果業績好,收入上升得很快。這類人員還是很需要得。本科生原則上就能應付。但這幾年招碩士得也越來越多了。
2)產品開發:主要就是譯碼。國內所謂作技術主要是指這個。電信行業,金融行業什麽都有。還有就是在外企做測試和普通開發。本科生有個2,3千。碩士有個4,5千。如果進外企,做這行可以給到8千以上。這個需求還是很大的。不過都是廉價勞動力。國企倒反而累壹些。外企福利待遇很好。收入穩定,工作壓力比起做銷售小很多。
3)研究:這個至少得是碩士畢業。可以留校當老師,或者去微軟研究院這樣真有作研究,還有就是進中科院計算所或者軟件所的。這個總體數量比較小。很多有研究潛質的人去了國外。
在美國,盡管經濟不景氣,計算機還是受到重視的壹個行當,仍是招生規模比較大的壹個行業。國外博士畢業大多選擇作教授。教授的薪水比同樣去工業界作研究要少壹些,不過工業界提供的機會少。當教員的壓力很大,得為任期奮鬥。很多助理教授比學生都辛苦。
畢業回國有這個趨向,但還沒足夠額樣本夠大家分析。因為出國大潮的這幾撥人要麽還沒畢業,要麽就找到了工作。但回去的人應該越來越多。現在出來的小孩家裏條件都很好,至少出來頭兩年,感覺不到美國比家裏強多少。也確實,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從表面看,是不比美國的中小城市差多少壹、關於就業形勢的調查與分析
二十壹世紀進入信息時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信息產業已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壹。信息產業作為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其快速發展的關鍵是有壹大批從事IT技術創新的人才。壹定數量、結構和質量的IT人才隊伍是IT產業發展的支撐,壹個國家的IT人力資源儲備、IT人才培養及使用狀況決定著該國IT產業發展的水平和潛力。所以也可以說,IT產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高水平的IT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是走向IT產業大國和強國的前提條件。美國、印度和愛爾蘭的信息產業發展就是最好的例證。
1、我國IT產業的現狀
就中國來說,IT產業在過去5年經歷了年29%的增長速度,是同期國家GDP增長速度的三倍,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已進壹步增強,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2003年,我國IT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88萬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4000億元,利稅總額1000億元,IT產品出口額1421億美元。。IT產業占全國工業比重達到12.3%,占GDP的9.1%,成為第壹大產業。雖然目前中國軟件產業還處於成長期,其市場潛力還遠遠沒有挖掘出來,但2005年中國軟件市場總體規模依然已經達到907億元,增長率達到33%,而且其軟件與系統集成銷售收入1600億元,軟件出口額20億美元,創歷史最好水平。預計2010年左右,中國軟件產業將步入成熟期。
在未來壹段時期,我國將會利用國際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聚集各種資源,突破核心技術制約,在集成電路、軟件、計算機與信息處理、現代移動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務和系統集成等技術領域加強創新,促進IT產品更新換代,推動我國由IT大國向IT強國轉變,並進而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出壹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2、培養和儲備IT人才是趨勢
無論是從大的方向講,還是從小的方面講,培養和儲備高素質的IT人才都顯得非常重要。
教育部、信息產業部、國防科工委、交通部、衛生部五部委不久前聯合發布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護理等四個專業領域的人才需求狀況。其中計算機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萬!而據有關部門介紹,目前我國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現有計算機和信息技術設施的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運用,比發達國家落後10-20年。但我國信息技術在不斷地發展中,目前的軟件營業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預計到2007年軟件產業的規模將達到2580億元。而隨著我國軟件業規模不斷擴大,軟件人才結構性矛盾也日益顯得突出。
雖然全球IT行業泡沫破滅(特別是03/04兩年)導致了IT人才需求減緩的影響,加之我國加大了對軟件人才的培養力度,特別是隨著35所示範性軟件學院開始招生以及社會力量辦學的培訓機構的增加,我國軟件人才的供給數量增多,在壹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軟件人才緊缺的情況,使供不應求的局面有所緩解。但總體來說,我國軟件人才狀況仍未擺脫長期以來形成的"缺口較大、結構失衡、需求旺盛"的狀況,人才短缺與結構不合理現狀並存。教育部關於緊缺人才的報告稱,軟件從業人員近60萬人,其中專業人才約有34萬人(其中高級人才4萬人,中級人才20萬人,初級人才10萬人)。人才結構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結構,即軟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統分析師、項目技術主管等,和低端人才,如軟件編碼程序員等從事基礎性軟件開發的人員都嚴重短缺,而中級(端)人才過剩。
根據國際經驗,軟件人才高、中、初之比應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結構比例進行測算,到2006年底,我國需要軟件高級人才8萬人,中級軟件人才31萬人,初級軟件人才50萬人,再加上企業、社區、機關、學校等行業,初步測算,全國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每年將增加百萬,但國內學歷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萬人。
二、我國IT行業收入情況
據相關機構調查顯示,在IT行業中,月薪上萬元的,占有較小的比例;月薪在5000-8000元的,通信設備以及手機制造業占14.3%,計算機硬件行業占11.25%,計算機軟件行業占48.75%,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行業、電子及微電子技術行業、電信運營商及服務行業占25.6%;月薪在3000-5000元的,通信設備以及手機制造業占9.7%,計算機硬件行業占16.8%,計算機軟件行業占46.5%,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行業、電子及微電子技術行業、電信運營商及服務行業占27%;月薪範圍在3000元以下的,通信設備以及手機制造業占4.7%,計算機硬件行業占26.7%,計算機軟件行業占35.3%,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行業、電子及微電子技術行業、電信運營商及服務行業占33.2%。
1、IT業屬於高薪行業
本次調查數據是從2005年5月7日到2006年4月18日通過某著名的互聯網收集,被調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廣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統計結果顯示,IT業(包括電子.微電子技術.互聯網.電子訊.電信業和計算機業)的平均年薪為48337元。
從具體職位看,IT業各職位的年薪均值同樣頗具領先優勢,仍屬高薪行業。在IT業的各主要職位年薪排名中,技術、管理類職位高薪對壘,其中項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經營管理類和研發類。以項目管理職位為例,IT業年薪均值比個行業總體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廠管理職位則高出了23.48%。
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其中上海IT業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達到了58907元,深圳緊隨其後,為58886元,北京第三,為55608元。接著依次為杭州、成都、南京、廣州、蘇州等地。
2、學歷與經驗是決定IT人薪情的兩大因素
學歷上看,基本符合學歷越高年薪均值越高的趨勢,MBA薪資均值達到了88721元,逼近9萬元,超過博士位居首位;博士其次,為83341元;從第三位開始依次是碩士77580元;本科53361元;大專33727元;大專以下20697元。
從工作經驗看,同樣符合薪水與經驗積累成正比的原則,工作3年和5年也分別能實現薪水的壹個飛躍。工作1年者平均年薪為36380元;3年者為53987元;5年者達到了69300元;10-15年可以達到74074元。
另外,目前國內IT企業的薪資水平與外企相比仍有壹定差距,在外企工作的中國雇員的薪酬仍是學歷和經驗的標誌,也是業內高薪標誌。但與最初進入中國不同的是,目前國外IT公司已經比較了解中國的薪酬水平,薪酬給予趨於理性。同樣的,中國IT企業的國際化腳步已經加快,在薪酬方面,也在逐漸向國際公司看齊。目前兩者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3、薪資穩中有升,研發職位漲勢看好
就目前狀況看,無論國內環境,還是國際趨勢,對IT人才的需求都呈現增長趨勢,但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的職業專家分析認為,IT業的總體薪資預計年內不會出現大幅提升,增長幅度將在8%-12%左右。
另外今年的IT兼職市場極為火爆。據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統計數據,今年IT兼職市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6%。目前IT業對兼職人才的需求已經占到整個兼職市場的25%左右,雄居兼職需求第壹把交椅。而由於兼職壹般以短期的項目工作等形式出現,IT兼職從業人員的薪水也水漲船高。
雖然2005年IT就業形勢壹片大好,但薪資水平卻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長。總體來說,在IT行業中,有很多細分的行業,所以不同的細分行業,其薪資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別,呈現出高低兩極分化冷熱不均的狀態。其中由於研發人才短缺凸現,且隨著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紛紛加大在研發上的投入,預計研發類及技術類人員的薪酬將超過項目管理類人員,壹名高級軟件工程師的年薪將在11萬元左右;另外,受IC芯片產業發展的拉動,系統工程師和硬件工程師的薪酬也將有所增長,未來這壹領域的資深技術人才的身價也將飆升;互聯網的復蘇則同樣使其從業人員的薪資迎來回暖。
4、變化帶來新機遇,競爭創造新空間
IT業由於技術更新換代非常的快,因而行業變化可為職場人帶來很多新的發展機遇,而市場競爭激烈,也不斷地為業內人士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3G、芯片、互聯網、遊戲等已成為2005年IT職場上的關鍵詞,蘊藏著大量的職場機會。此外,新的商業模式也會引發新的工作崗位產生,但由於人才短缺,這些崗位也成為高薪聚集地。目前,遊戲技術人員、支付平臺產品策劃、郵箱產品運營人員、即時通訊產品高級技術人員、無線業務媒介策劃人員等新興職位的薪情均十分紅火。以遊戲技術人員為例,目前遊戲產業人才缺口高達60萬,壹名遊戲公司市場經理的年薪已達到26萬,而壹名優秀的遊戲設計師的年薪在30萬元左右。
2005年出來了壹些IT就業亮點,如需求旺盛的網絡安全人才、遊戲人才、軟件測試工程師、研究人員等,薪資會相對較高。就拿網絡遊戲人才來說,最為缺乏的遊戲設計、開發與編程人員,只要是具備2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掌握C或C++編程,熟悉Win32/VC++開發平臺或Lunix/Unix開發平臺,熟悉TCP/IP、Socket編程或MySQL、Oracle數據庫,並能有良好的面向對象設計、分析能力、規範的編程風格,有個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術資料閱讀能力的這類人員月薪壹般都有萬元以上,屬於“金領”壹族。此外,遊戲策劃人員、美工等也是熱銷的職位。有經驗的策劃人月薪也能達到上萬元,而資深的美工如果設計的速度和質量俱佳,最高月薪能達到2-3萬元,而壹般美工月薪也能維持在4000-5000元。
常言道:“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IT行業作為我國第壹大產業,其發展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就業形勢較好,人才缺口較大的情況下,要想成為壹名IT人,每壹個求職者只有憑自身的學識和能力來打拼和開創壹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