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養牛比養豬更賺錢,為什麽農民不願意養呢?

養牛比養豬更賺錢,為什麽農民不願意養呢?

 我們常聽人說,今年豬肉價格處於高位,最高時壹頭豬賺2000元利潤,現在豬肉價格回落了也能賺上1500元利潤,反正現在養豬基本上是不會虧錢的。正因為如此,像萬科這樣的房企就開始轉行養豬業。萬科聲稱要向廣大業主提供最好的豬肉制品。不過,也有人提出奇怪問題,養牛利潤在4000元以上,為什麽現在農民們都不願意養殖呢?難不成養牛如此豐厚的利潤,大家都不想去賺?

從表面上看,養牛的利潤在4000元以上,如果妳只養壹頭牛,最終結果也只賺4000元,還不如出去打工,而如果想大規模養肉牛,就要有過硬的技術和大量的資金的投入,換句話說,養牛的門檻要比養豬要高很多,這才是壹般農戶只敢養豬,很少有人養牛的原因吧!那麽,養牛到底難在哪裏呢?

第壹,養牛需要場地要大,養牛需要專人伺候,還要經常趕到野外去放牧。而且牛的飯量也很大,牛有四個胃,即使是放養吃草,也要吃很多東西,如果是圈養的話成本就更大,因為要買飼料給它吃,飼料是要拿錢買的,而且妳想讓它長肉就必須加料,體型越大的牛,吃得越多,養牛非常耗時間和精神,成本非常大。而且養牛還要專防疫病的疫苗,僅壹支註射液就要10元左右,這也是不小開支,如果牛得了病出現死亡,那養牛人損失就慘重了。

而養豬看起來比養牛賺得少,但是風險小、方便。養豬只要壹個豬圈就行,不用放養。萬壹有事情,可能叫鄰居幫助餵壹下。豬的成本小,風險相對較低,萬壹出現疫情,養殖戶遭到損失,農民還能夠東山再起,而如果養幾頭牛,壹頭牛的市場價就在2萬元以上,萬壹遇到不測,農民也承擔不起這個損失。

第二,豬的繁殖能力比牛快。壹頭母豬壹年能繁殖兩次,每次幾頭到十多頭豬仔不等,這都能給養豬戶帶來收入。而壹頭母牛發情要到2歲左右,即使懷孕成功,懷胎也要8-9個月,而且新的母牛會非常容易難產,而難產的話就意味著養殖戶沒有了收入。而且小牛即使生產出來,再養到出售又要兩年時間以上,養牛生長如此緩慢,農民當然不願意養牛,而是更偏向於養豬業。

第三,從肉類市場上的銷售份額來看,牛羊肉的市場份額均不足20%,屬於極少數群體的消費,並非大眾化的需求。說到底,中國人還是對豬肉的需求遠大於牛羊。更何況,壹斤牛肉要35-55元,而豬肉雖然價格現在也不低,但也在20多元壹斤,相對牛肉來講,豬肉還是便宜不少。從肉類市場的需求來看,農民更願意養豬。養豬成本低,投入少,產生效益快,利潤比養牛低壹些也是值得。

養牛利潤在4000元以上是單頭牛來算,如果養牛養多了,就會對環境、技術、成本、防疫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何況養牛的時間長,牛的繁殖能力差,並不能給養殖戶帶來更多的收益,而養豬雖然現在壹頭的利潤是1500元,但是養殖的要求低,風險小,繁殖能力強,即使面臨不測,農戶們承受得起這樣的損失。更何況,中國市場的消費者更喜歡吃豬肉,對牛羊肉的消費不是太大,牛羊肉價格在國內又比較高,並不受消費者太多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