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烤肉季的發展

烤肉季的發展

據記載,烤肉季飯莊前身,是什剎海銀錠橋畔的壹家“烤肉攤”,攤主名家季德彩,是北京通州(即通縣)人。它的原名是“潞泉居”,由於店主姓季,經營烤羊肉,因而人們俗稱“烤肉季”。季家烤肉技術獨特,味道鮮美,顧客品之無不交口稱贊。店主季德彩去世後,由其子季宗斌繼業,再後又由其孫季增元接班。1927年季增元病逝,由21歲的胞弟季閣臣負責。他接攤後,用磚頭支起壹口大銅鍋,搭起壹個鋁板棚,擺放8張桌子、20幾個凳子,從而由攤商變成了座商,繼續經營烤羊肉,並順乎慣稱立字號為“烤肉季”。1945年8月,季閣臣為求店鋪更大的發展,東奔西跑,籌借資金,終於在銀錠橋畔買下了壹座坐北朝南、古樸小巧的樓房,繼續經營烤肉。由於“烤肉季”以其風味獨特的烤羊肉而著稱,致使壹些名人常到這裏就餐。大書法家溥心畬先生為其題寫“烤肉季”招牌和“蓮池別墅”橫幅相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為飯莊書寫了匾額。可惜這些牌匾在“文革”中都遺失了,現懸掛的牌匾是末代皇帝溥儀胞弟溥傑先生於1988年所書。

壹百多年來,烤肉季仍保持著傳統風味,各界名人,如:老舍、梅蘭芳、馬連良等,均曾為這裏常客。隨著時代變遷,烤肉季不斷發展,如今這裏已是明樓大廳,可同時供150人用餐。除傳統烤羊肉外,還增添了雞、鴨、魚、海鮮等各種美味燒烤,它的名列"中華小吃"之榜首的芝麻燒餅,更是佐餐佳品。烤肉季已成為中外遊客領略中華傳統美食的首選之地,成為什剎海風光中獨特的壹景。

據史料記載,什剎海在元代就是北京(當時稱大都)的風景區和商業區。源於玉泉山的清水在此匯集,以兩座石橋分為三海。德勝橋以西為西海,德勝橋和銀錠橋之間為後海,銀錠橋以東為前海。

烤肉季發跡荷花市場。清道光二十八年,壹季姓攤主在銀錠橋畔的義溜河沿上支起了烤羊肉的食攤。其烤肉溢油蕩香,引得眾多遊人前來光顧。日後每年“荷花市場”開市,季家便趕來做生意。到七月中或九月初九重陽節後撤攤,年年如此,從不間斷。除經營烤肉外,還賣些粉皮、鹵面之類的夏令食品。由於生意興旺烤肉攤變成了瀕依義溜河沿的水榭小樓,由攤變為座商。1927年,立了正式字號“烤肉季”。

烤肉季知名除烤肉外與相鄰的銀錠橋有關。據史料記載,當年在什剎海、前海、後海之間,石橋橫鎖,橋面的石板之間鑲嵌著許多鑿成銀錠形狀的鐵塊,形成壹幅別致的圖案。由於長年的磨損,鐵錠銀光發亮,人們便以“銀錠”為特征,稱這座石橋為銀錠橋。在銀錠橋觀西山為“燕京八景”之壹。在烤肉季飯莊吃烤肉、觀山、賞荷並稱為“三絕”。在烤肉季品嘗烤肉可同時領略“銀錠觀山”之美,是烤肉季特色之壹。在銀錠石橋邊,晚霞輝映,湖平如鏡,遠眺落日余輝中的片片荷蓮,壹抹如黛的西山和積水潭南岸孑然影立的古塔讓人賞心悅目。有人曾吟詩贊道:“銀錠品味烤肉時,數裏紅蓮映碧池。好似天香樓上坐,酒瀾人醉語絲絲。

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各界人士的需求,1988年烤肉季飯莊進行了全面裝修,店堂古樸典雅,環境舒適宜人。各廳內還掛有名人字畫,增添了餐廳的意境。其優越的環境,加上名揚四海的獨特風味烤肉和珍饈佳肴,真可謂美不勝收。自1949年以來,飯莊曾多次接待國內外重要賓客、旅遊團體,並承辦各種喜慶、集體宴席等。如接待過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徐向前元帥、大文豪郭沫若先生、前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誌、前外交部長黃華以及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馬連良、張君秋等都曾來此就餐。黃華外長還為飯莊題寫“北國風味,四海同歡”條幅;溥傑先生也題詩壹首:“小樓壹角波光漾,每愛臨風倚畫欄,酒肴牡羔無限味,爐紅榾松不知寒,樹移疏影堪幽賞,月滿清宵帶醉看,車水馬龍還大嚼,馮驩長鋏莫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