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壹個科學家在小時候交的手工作業是壹個雖醜陋但卻是親手做的小凳子?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1880年出生於德國小鎮烏爾姆,父親是壹家小電氣工廠的主人。母親是壹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他的族系是普通的。幼時的愛因斯坦,沒有絲毫天才的跡象。他直到四五歲,還沒有學會說話,而比他小2歲的妹妹早已牙牙學語了。他的父母擔心這個孩子大概不會說話了。小時候的愛因斯坦,不僅開始說話的時間晚,而且語言遲緩,動作笨拙。上學以後,他的成績很壹般,老師們多數認為他將來不會有什麽出息。他像是壹只沒有人喜歡的醜小鴨。小學老師有次讓同學們做壹只紙折的小板凳,老師看著他的紙工,對他說,這是壹只世界上最難看的小板凳。他的父親有壹次向老師了解愛因斯坦的學習情況,老師說,“他智力遲鈍,話也說不清楚,嘟嘟噥噥像夢遊癥壹樣。他是成不了才的。”愛因斯坦讀中學時,成績也很壹般。要用心記憶的功課,如拉丁語、英語、生物學等,成績都不理想。有壹次,他的爸爸上中學裏找教導主任,主任告訴他說,他的兒子整天癡癡地不知想著什麽,無論他長大了做什麽,都不會成功。老師說:“這個孩子生性孤獨,智力遲鈍,不守紀律,將來無論做什麽,都不會有大的出息。”他在路德波爾特中學上高中時,這所學校采取灌輸式教育法,強調服從,要學生死記硬背,還硬逼著學生參加軍訓課,愛因斯坦曾受到極大的壓抑。軍營式的管理,大量的背誦和記憶,使他對科學的興趣受到很大的損害,以至他有很長壹段時間,不想看科學方面的書。他後來曾感慨地說:“現代教學法竟還沒有把研究問題的好奇心完全扼殺掉,真可以說是壹個奇跡。”愛因斯坦考大學也不順利,第壹次沒有被錄取,第二年才考取。在大學裏,他也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大學老師不喜歡他,壹個重要原因是他不按老師的規定聽課,也不按照老師的章法做實驗,他是按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課程的。有些功課他自學過,理解了,掌握了,就不再去聽老師的課,自己到圖書館裏讀喜歡的物理學著作。做物理實驗的時候,老師規定了實驗的步驟,但是,愛因斯坦卻想,能不能用別的辦法進行這個實驗,通過別的途徑得出同樣的結論呢?他自己設計了實驗的線路,將老師的實驗程序丟在壹旁。物理學教授對他不按照自己的布置做實驗很有意見。但是,恰恰在構思新的實驗中,愛因斯坦鍛煉了自己的創新能力,鍛煉了另辟蹊徑、不落舊窠的創新品質。大學畢業後,幾個同學都在老師的推薦下找到了令人羨慕的工作,但是,愛因斯坦卻沒有找到工作。他寫信給教授,告訴他自己有誌於物理學的研究,希望教授推薦。但是,教授沒有給他回信。在他的心目中,愛因斯坦不是好學生,也不會有出息,連回信也懶得寫。許多年後,愛因斯坦和這位教授在壹次國際物理學年會上相遇了,這時愛因斯坦是世紀著名的大科學家了。教授對他說:“我真是老糊塗了,壹個傑出的人才就在我的眼前,我卻沒有發現,妳的信我還保留著,它不時提醒我曾多麽糊塗。”愛因斯坦在物理學領域創立相對論後,他在老壹輩物理學家的眼中,也不是他們所喜歡的物理學後輩傳人。在愛因斯坦之前,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遜和莫雷想驗證以太的存在,進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實驗”。結果沒有發現以太存在的證據。愛因斯坦以以太不存在和光速不變為前提,研究物體的時間、空間、質量與運動速度的關系,創立了相對論。相對論的前提是邁克爾遜和莫雷實驗,即牛頓力學假定的介質以太是不存在的。後來,愛因斯坦與邁克爾遜相遇,愛因斯坦對這位前輩物理學家非常恭敬。對他說:“您作出巨大貢獻的時候,我還是個孩子,只有壹米來高。正是您的偉大成就,才建設起現代物理學大廈的基礎。如果沒有您的偉大的尋找以太的實驗,我們還只能在黑夜中摸索。”愛因斯坦是真誠的、謙遜的,但是,邁克爾遜卻不喜歡相對論,也不喜歡愛因斯坦,他心中的牛頓力學的大廈依然巍峨挺立。他對愛因斯坦淡淡地說:他的尋求以太的實驗居然孕育出了相對論這樣的怪胎,真是壹件怪事。他把相對論看作是壹個怪胎,把愛因斯坦看作是壹個產下怪胎的母親。可見,從小學到大學、到成才,愛因斯坦壹直是被老師瞧不起的醜小鴨。然而,就是這只醜小鴨,卻成了物理學的大師,成為物理學革命的領袖人物。這是多麽發人深思的愛因斯坦現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