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認識動物》教案
小班《認識動物》教案精選5篇
作為壹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需要讓小朋友們學到知識,大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學的更好都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小班《認識動物》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小班《認識動物》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小兔、大象、小鴨的形象及它們的主要特征。
2、能模仿小動物的形象,正確分辨各個動物的不同特征。
3、學說禮貌用語:妳好。
活動準備:
1、小兔、大象、小鴨的卡片各壹張
2、布置小兔、大象、小鴨的家。
活動過程:
壹、認識小動物
1、“有壹對長耳朵,喜歡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請小朋友猜猜是什麽,(小兔)。教師出示小兔卡片,幼兒觀察,並教幼兒學習小兔的模仿動作。老師:小白兔說,小朋友誰學得像我,我就請他到我家去玩。(教師引導,幼兒模仿)
2、“身體很高大,有壹個長鼻子,猜猜我是誰。”引導幼兒猜是大象。教師出示大象圖片,幼兒觀察,並教幼兒學習大象的模仿動作。老師:大象說了,小朋友誰學得像我,我就請他到我家去玩。(教師引導,幼兒模仿)
3、“扁扁的嘴巴,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喜歡在水裏玩,猜猜我是誰。”引導幼兒猜是小鴨。教師出示鴨子的圖片,幼兒觀察,並教幼兒學習小鴨的模仿動作。老師:小鴨說,小朋友誰學得最像我,我就請他到我家去玩。(教師引導,幼兒模仿)
二、遊戲:到小動物家去玩
1、組織幼兒站成壹排,告訴幼兒要到小動物家去玩了,並交待活動規則:到了小動物家,要學小動物的動作,小動物就會請妳到他家去玩的。
2、分別帶領幼兒到小兔、大象、小鴨家,教師帶領幼兒學他們的動作,並鼓勵幼兒的行為。
三、和小動物壹起狂歡
播放音樂,教師請幼兒帶上小動物的胸飾,壹起隨音樂舞蹈。
小班《認識動物》教案篇2活動目標
1.認識烏龜的外形特征,簡單了解烏龜的生活習性。
2.願意飼養小動物。
3.培養幼兒的愛心。
活動準備
1.小烏龜四只分別養在四個魚缸裏。
2.適合學小烏龜爬的慢節奏的音樂。
3.餵小烏龜的食物:小魚、小蝦、碎肉等。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課題。
教師說:身穿硬甲殼,四角慢慢爬,別人欺負它,快快躲回家。請幼兒猜壹猜是什麽動物。(烏龜)
2.觀察小烏龜。
(1)教師組織幼兒分組觀察魚缸中的小烏龜,講壹講:小烏龜的頭、腳、殼分別是什麽樣的?(重點觀察烏龜殼的花紋)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烏龜在水裏是怎樣遊的?啟發幼兒學學小烏龜遊。
3.探索活動
(1)將小烏龜放在地上,看壹看小烏龜在地上是怎樣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
(2)用手碰碰小烏龜,看它會有什麽反應?(會把頭和四肢縮進殼裏,周圍沒有危險後再伸出來。)學學小烏龜縮頭縮腦的樣子。給烏龜翻個身,看它怎樣用頭頂地面使自己翻過來。
(3)餵餵小烏龜:教師出示準備好的食物,鼓勵幼兒餵小烏龜,看小烏龜是怎樣吞食的。
4.遊戲:學習小烏龜爬。
(1)師幼***同模仿小烏龜爬行的姿勢,壹起學學烏龜爬。
(2)放音樂,幼兒聽音樂在活動室中自由模仿烏龜,兩手兩膝著地向前爬。教師用手觸摸小烏龜,被點到的幼兒要把手腳都藏到縮起的身體下。
活動延伸
將小烏龜放在自然角裏,由老師和幼兒壹起餵養和照顧它。
小班《認識動物》教案篇3活動目標:
1、能用各種盒子及輔助材料創造性地建構各種各樣的房子,能根據提供的材料自由分工合作、互相協作的進行搭建。
2、在遊戲中能夠充分的表現美和創造美,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想象能力。
3、樂於幫助小動物們建造冬日家園,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4、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已有搭建的相關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各種各樣的大小、形狀不壹的盒子、各種各樣的動物。
3、環境準備:空曠安全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為動物建構家園的興趣。
2、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幼兒,從而提高幼兒的想象、創造能力。
指導要點:
(1)教師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搭建方法,相互協作建造小動物家園。
(2)根據遊戲主題,嘗試用不同材料拼、搭等形式搭建各種造型。
(3)教師提醒整理余下遊戲材料,按類擺放整齊,清理場地。
3、遊戲結束。
(1)師生***同參觀為小動物們搭建好的家園,並把小動物送回家。
(2)根據搭建情況進行小結,活動結束。
"小動物"在陽光下、在房子邊愉快地唱歌、跳舞、做遊戲。
小班《認識動物》教案篇4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幼兒的年齡大都是3歲左右,對各種動物都不是很了解,對動物的叫聲更是壹個模糊的印象。他們剛開始動物對動物的了解可能是從電視上,或者是從父母給他們買的動物卡片上來的,這些都不是那麽的詳細。我班的孩子很喜歡唱歌,因此,我設計的科學活動是以壹場音樂會的形式,讓孩子來參與,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最後設計了壹個延伸活動------小動物回家,讓小朋友根據叫聲來放回動物的卡片,以加深幼兒對動物叫聲的印象。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小動物。
2.學習動物的叫聲,培養幼兒的傾聽力。
3.讓幼兒要愛護小動物。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壹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動物的叫聲,把動物的叫聲和動物壹壹對上
活動準備
五種動物(公雞.小狗.小羊..母雞.小豬)的卡片和彩色頭飾個壹張。各種動物的叫聲的錄音。
幾種動物的視頻。
活動過程
壹.以唱兒歌的形式導入,來激發幼兒的興趣。
1.老師和幼兒壹起唱兒歌《我愛我的小動物》
(1)小朋友聽出歌曲裏有那些小動物嗎?總結:有公雞.小狗..
小羊.母雞.小豬。
(2)教師讓幼兒閉上眼睛:小朋友想不想讓這些小動物來我們教室做客? 教師逐壹請出這幾種動物。
(3)教師提問:小朋友認識它們嗎?(先讓幼兒自己認識壹下這幾種動物),
總結:它們就是:公雞.小狗.小羊.母雞.小豬。
2.小動物的叫聲很好聽,讓我們壹起來學學它們的叫聲吧!
(1)老師先學,幼兒跟著學壹次。
總結:小朋友學的很好,我們讓我們的動物朋友來給我們表演壹下它們是怎樣叫得。播放各種動物叫聲的錄音,幼兒學壹下公雞的叫聲。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其它四種動物的叫聲。
3.播放這幾種動物的視頻,加深幼兒對它們的印象。
(1)小朋友看見電視裏有那些小動物嗎?總結:公雞.小狗.小羊.母雞.小豬。
(2)公雞是怎樣叫得?幼兒學壹下。(用同樣的方法再學壹下其它幾種動物的叫聲。
4播.放壹種動物的視頻,讓幼兒學習它的叫聲。(同樣方法把幾種動物的叫聲和動物壹壹對上)
二.遊戲:分別找五個小朋友帶上五種動物的頭飾,各自學習它的叫聲。多找幾組做。
結束部分:遊戲:小動物回家:播放動物的叫聲的錄音,對應的出示動物的頭飾。
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活動過程,我認為較成功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整個活動過程幼兒的學習興趣相當高,他們是在快樂中學習。
2. 整個活動層次分明,請出幾種動物的時候,幼兒精力很是集中,保持了很好的學習興趣。
3. 整個活動師生互動配合默契,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給了幼兒足夠的發揮空間。
4. 整個活動下來,幼兒學的開心,是在玩中學,學中玩。
我認為活動中不足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應該多讓幼兒自主的學習,比如:出示動物卡片後可以讓幼兒先自己學壹下動物的叫聲。
2.可以加設壹個小遊戲:幼兒戴上頭飾,教師讓她找朋友,教師說,幼兒找其它的動物,這樣對幼兒加深的認識動物更好。
通過這次的活動讓我認識到自己的教學活動臨場發揮不行。所以,今後要更加的努力,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多多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
小班《認識動物》教案篇5活動目標
1、會說小動物的名稱。
2、喜愛小動物並願意保護小動物。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難點
會說小動物的名稱。
活動準備
小動物(小貓,小狗,牛,羊)圖卡,小動物視頻,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壹、談話導入
小朋友,我們身邊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今天我們就來學說它們的漢語名稱。
二、教授新知
1、老師先給妳們播放壹段視頻,看看妳們能不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請小朋友和老師學說(看著視頻老師教幼兒跟說)。
3、隨機指小動物,全體幼兒來說。
4、請學的快的幼兒站起來說。
5、分組說。
三、小遊戲
1、開火車。
2、看誰跑的對。
A、告訴幼兒遊戲規則:在地上畫四個大圓,每個前面圓擺個椅子背對圓,椅背上貼上小動物圖卡,幼兒帶頭飾,老師說到什麽小動物,帶相應小動物頭飾的幼兒就跑到貼有相應小動圖卡的圓內,跑錯了的小朋友自己選擇表演節目表演。(並請漢族幼兒示範)。
B、請民族和漢族幼兒壹起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我班幼兒是民族學生居多,有部分幼兒不愛說話,特別是在學習漢語時更如此,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就個別指導,直到他們願意主動學習,現在他們已經願意參與並積極主動的來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