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艦被找到了,妳有什麽感觸?
2013年11月、2丹東壹號打撈央視采訪截圖014年4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該海域進行水下考古調查,重點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大東溝海戰沈沒戰艦。2014年,考古人員發現了壹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戰沈沒戰艦,由於對其具體身份尚不十分明確,故將其暫命名為“丹東壹號”。2015年8月開始,國家文物局對“丹東壹號”進行了重點的調查和打撈,壹大批文物陸續出水。經過壹個多月的摸索,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的“丹東壹號”水下考古隊已經打撈起100多件文物,其中,炮彈、炮管、彈頭等各種武器彈藥陸續出水。?
繼2014年確定該沈船為甲午海戰沈沒戰艦帶有“致遠”文樣的瓷器後,2015年9月末,壹組帶有不明顯“致遠”的繁體字樣瓷器碎片的出水,為證明致遠艦提供了直接證據。水下測繪圖顯示,致遠艦體絕大部分深埋於沙下,探明長度從桅桿至艉部約50米,寬約9米至10米,船體外殼為鐵板構造。鐵板以鉚釘連接,兩側舷邊多因崩塌而平攤沙層中。船體外輪廓形態尚可,但船艙受戰火及其他因素影響受損較大。抽沙後,填土中多見碎木板、彎曲移位的鐵板,並有多處火燒跡象,這些均與史料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