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紀念碑上的浮雕講述的故事?

紀念碑上的浮雕講述的故事?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十幅大浮雕的內容按歷史事件發生的順序分類為:

“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遊擊戰爭”、“勝利渡長江”為主題,在“勝利渡長江”的浮雕兩側,另有兩幅以“支援前線”、“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為題的裝飾性浮雕,***十個浮雕。

壹、虎門銷煙

第壹幅浮雕是“銷毀鴉片煙”,描述鴉片戰爭前夕,1839年6月3日,群眾在虎門銷毀鴉片的事跡。畫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現出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堅定決心。

二、太平天國運動

第二幅浮雕是描寫1851年太平天國的“金田起義”。太平天國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平等、經濟平等、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四大口號,嚴重地動搖了滿清皇朝封建統治的基礎。

三、辛亥革命之武昌起義

第三幅浮雕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莊嚴畫面。辛亥革命,結束了二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

四、五四愛國運動

第四幅浮雕是“五四愛國運動”。這是中國民主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憤激的青年演說者,怒形於色的人群,使整個浮雕充滿了痛恨國賊,激動人心的氣氛。

五、五卅運動

第五幅浮雕是“五卅運動”。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眾壹萬多人在南京路上舉行反帝國主義大示威,英國巡捕向徒手群眾開槍射擊,死傷多人。“五卅慘案”促使全國範圍的大革命風暴的爆發。

六、八壹南昌起義

第六幅浮雕是“八壹南昌起義”的浮雕。1927年8月1日,從這時起,中國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裝部隊,展開了以革命的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武裝的鬥爭。

七、抗日戰爭之敵後遊擊戰

第七幅浮雕是“抗日敵後遊擊戰”,浮雕上顯現出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山區敵後遊擊戰的場面。遠遠望去,在壹座雄偉峻峭的半山腰裏,遊擊隊員們正穿過高大的樹林和茂密的青紗帳,去和敵人戰鬥。

八、解放戰爭之百萬雄師過大江

第八幅浮雕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的浮雕,這是八幅浮雕中最大的壹幅。

浮雕上,號兵吹起沖鋒號;指揮員右手高舉,連連向高空發射信號彈,已登上敵岸的戰士,踏著反動派的旗幟,向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老巢——南京城沖去。

在這幅浮雕的兩旁,是兩塊裝飾性的浮雕。左邊是渡江前夕,工人、農民熱烈支援前線的場面。右邊的壹塊表現全國各階層人民舉著紅旗和鮮花,歡迎解放軍、慰勞解放軍的情景。

擴展資料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由彭真任主任委員,鄭振鐸、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員。下設工程處,集合全國優秀的建築專家和美術工作者,分設計、施工、采石、美術工作等七組,專設壹個委員會由範文瀾領導研究浮雕畫面所需的史料題材。

還得到過在京蘇聯專家的幫助。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式開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

紀念碑碑身高達37.94米,碑基占地約3100平方米,***用1.7萬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石建成。所用花崗石料石來自山東青島浮山,漢白玉石料來自北京市房山區。

紀念碑分碑身、須彌座和臺基三部分,碑身正面雕刻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背面刻著由毛澤東起草周恩來題寫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紀念碑下層須彌座束腰部鑲嵌著八幅巨大漢白玉革命歷史浮雕。

人民英雄紀念碑象征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是全國人民懷念革命先烈的標誌。1961年3月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紀念碑 (天安門廣場紀念碑)

中新網-1958年人民英雄紀念碑建成 毛澤東題寫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