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古代的鬼城“酆都”在當代叫什麽城市?

古代的鬼城“酆都”在當代叫什麽城市?

酆都,今重慶市豐都縣。

酆都縣,因漢字簡化,現作“豐都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地處長江上遊北岸,隸屬重慶市,距重慶市區172千米,全縣幅員面積2910平方公裏,總人口74萬人。

豐都是壹座依山面水的古城,兩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豐都即隸屬巴國,曾作過國都,春秋時稱“巴子別都”,秦漢時為枳縣地,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從枳縣劃出單獨設縣,因城東有平都山,定名平都縣。 隋代取長江中“酆穩壩”首字與“平都山”之“都”字改稱“酆都”。

豐都,自古以來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國最有特色,最有名氣的歷史文化小鎮,以其作為陰曹地府所在的豐富的鬼文化而蜚聲古今中外。這裏流傳著許多鬼神傳說,《聊齋誌異》、《說嶽全傳》、《鐘馗傳》等許多中外文學名著對“鬼城”豐都均有生動描述,頗富傳奇色彩。 傳說中豐都是閻王的掌控的地方,人死後壹定來這裏報到,在這裏總結前世善惡,成為陰間的鬼魂,或按前世因緣投胎輪回轉世。

重慶酆都“鬼城”是人們憑想象建造的“陰曹地府”,“鬼城”廟會的規模和景象都是長江流域罕見的。“鬼城”風景秀麗、溪水潺潺、山花欲燃、風光山色、鳥語泉鳴,令人心醉。人們憑想象,用類似人間的法律機制先後建成“閻王殿”、“鬼門關”、“陰陽界”、“十八層地獄”等壹系列陰間機構。各關卡的鬼神形象又是千姿百態,

崢嶸古怪。刑具令人恐怖萬分,不寒而栗,這就是展現在豐都鬼城的“陰曹地府”,壹個鬼的世界就由此形成了。進入鬼城大門,便可看到人們俗稱的“陰陽橋”,它是人們由陰間返陽間的必經之路。人們上行到名山山腰便可看到壹個古式樓亭,在血銹般的門匾上書有三個大字,這就是著名的“鬼門關”。天子殿坐落在名山頂,它是山上最大的壹座廟宇,與名山對立的是雙桂山,位於雙桂山的山腰是大成殿,規模宏大,獨具特色。廟會是“鬼城”民族文化特色與金貿融為壹體的民間貿易形式,每逢農歷三月三至十五,豐都縣城雲集四海商賈商客,匯聚巴蜀,民俗文化活動異彩紛呈。被人們稱為“鬼臉奇容”是其中壹景。

鬼城到底是怎麽來的呢?為什麽鬼城要建在豐都呢?關於鬼城的形成原因,說法非常的多,但總的說起來,壹***有四點:

道教之說: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五鬥米教,因吸收了不少巫術,而被稱為“鬼道”,並將道中的巫師稱為“鬼吏”。公元198年,他的孫子張魯在豐都設立道教“平都治”,這裏遂成為了道教的傳教中心。後來,道教又杜撰出壹個“羅豐山”,說它是北陰大帝治理的鬼都,這位北陰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級中心神,專管地獄。在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註》中,稱豐都居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五位。在酆都城有壹座景色優美的平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四十五福地。根據東漢的《列仙傳》和晉朝葛洪的《神仙傳》書中所言,在漢代,曾有王方平和陰長生等人。於是,這種神仙人鬼混雜的道教信仰,促成了“鬼城”的形成。

鬼帝之說:當人類社會還處在上古時代的時候,由於科學不發達,在遇到壹 些大自然現象的時候無法做出正確的解釋,認為這壹切是由鬼神在主宰。而巴族和蜀族是以氐、羌兩個部落為。東周時,豐都曾為巴子別都,隨著巴蜀兩族的不斷交往,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習俗相互滲透,於是產生了壹個***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這就是巴蜀鬼族的第壹代鬼帝。這位鬼帝就住在幽都,至今豐都還留有“幽都”遺跡。

佛教之說:閻羅王”本是梵文的音譯,原為古印度神話裏管理陰間之王。佛教沿用此說法,稱為管理地獄的魔王。傳說他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獄。據《壹切經音義》稱,“閻羅王”即“平等王”,他能平等治罪。

成仙之說:這是豐都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晉人葛洪在其《神仙傳》中就有關陰、王成仙的說法。

傳說在漢朝時候,有兩位方士,壹位叫陰長生,是劉肇皇後的曾祖父;壹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們因不滿社會現狀,雙雙先後來棄官到此修道,最後終於魏青龍初年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隨著二位仙人的名聲日盛,招引了不少仙人到此來拜訪。如傳說中的麻仙姑,就曾來拜訪過王方平,可惜沒遇上。直到現在還留有她住過的“仙姑巖”、“麻姑洞”等遺跡。此外,呂洞賓也曾拜訪過王方平和陰長生。

到了唐朝,他們二人被人訛傳成了“陰王”,又誤作為“陰間之王”,因此他們居住的地方──酆都,進而成為閻羅王所主宰的陰曹地府了。

酆都城是陽間的“鬼城”和“十八層”因此,原來充滿仙氣的平都山漸漸漸地被鬼氣所籠罩了,壹大群的陰間鬼神紛紛湧進鬼國的京都──酆都,使這個地方成了陽間的陰曹地府。

後來,又加上《西遊記》、《鐘馗傳》等小說的誇張渲染,酆都城是鬼城的說法越來越普遍,假的也成了真的。最後,成了真正的"鬼城"。

自宋朝以來,人們藉著自己心中對陰曹地府的揣想,在此處修築了壹套如冥府般的建築,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實的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