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種子怎麽種植
(1)種子處理
西洋參、人參、三七均為好形果,但西洋參的種子處理不同於它們,西洋參果實雖然紅了,但種胚未成熟,發育很小,需經過胚熟和生理後熟階段才能發芽。通常采用人工催芽法,壹般種子需經18個月的胚熟和生理後熟。若自然室溫在12~18℃就能滿足種胚發育過程中所需要的溫度,可采用層積沙埋法。
壹層濕沙土含水量10%~15%壹層種子,土:沙:種子=1:2:1。具體做法是秋天紅果采收後,先用水洗去果肉,之後選擇子粒飽滿的種子,放在壹定的容器內,如花盆或特制的搪瓷桶進行層積沙埋。放於常溫下,每壹個月篩選壹次種子,棄去黴爛的種子,選留好種子,風涼曬至冷,之後仍進行層積處理,直至室外溫度達5℃。選留的好種子連同容器,放在室外50厘米深的地下坑內,上蓋壹層草,草上覆土,經自然低溫冷凍貯藏,要防鼠害。早春取出放在樹下或播種地裏。
(2)種於消毒
種子表面常帶有各種病原菌,致使種子在催芽中和播種後引起爛種或幼苗病害。壹般有效消毒方法是砂藏前以鮮種重的0.30%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拌種或以此藥500倍液浸種30分鐘,或用0.2%~0.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20分鐘或福爾馬林1%溶液浸種10~15分鐘,撈出後晾至種子表面無水時,即可進行催芽或播種。還可用黴疫凈1%浸種10分鐘,1%甲基托布津浸種10~20分鐘,0.2%乙基托布津浸種10~20分鐘,效果較好。或用5%乙基托布津(浸劑量5%~10%)、45%代森胺(劑量0.1%壹0.2%),15%嗪胺靈(乳劑量0.1%~0.3%)拌種,或0.1%硼酸溶液浸泡10~20分鐘,保苗效果也很好。比較先進的風幹種子催芽法:縮短150天的管理,采紅果,去果肉,洗凈晾幹,於第二年5月進行催芽處理,事先用清水浸泡24小時,撈出種子,進行消毒,溫度控制,種胚發育前期溫度約為18~20℃,80天,種胚後熟期為12~16℃,2個月;生理後熟期為0~5℃,3個月。
(3)播種
播種分春、秋兩季。陜西省秋播好,苗齊、苗壯。播前澆透底水,待水滲下後,疏松土壤,采取條播6厘米*6厘米,播後覆土3-5厘米,上面蓋草、落葉、鋸末、草木灰,6厘米左右,以利保墑出苗,此外利用地膜更好,既能保墑又能防雜草病害。采取條播更好、溝底平、出苗齊、好管理。
參種發芽率:西洋參種子發芽率最高者80%~90%,播種後出苗率僅為60%~70%,除與溫度、土壤水分條件影響外,還與種子本身不飽滿,種胚發育不完全,催芽、貯存過程中黴爛等有關。催芽種子壹定要粒選,選用充實飽滿、已裂口(種胚發育完全)、無病種子作播種材料,必要時進行種子生活力測定,用優質種子提高出苗率。
(4)移栽
播種2年後,植株已大,需要的營養和光照與幼苗期都不壹樣了,所以當播種後第二年秋或第三年春天移栽,正是西洋參休眠期,即在萌動之前挖出,做到邊招邊裁,蘆頭距離地面6~8厘米斜栽,行株距20厘米*20厘米。把參根主體上所長的須根或多余支根剪去,人為地促進參根體形美觀,同時集中營養於主根,提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