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怎麽讓俄羅斯交回北方四島和薩哈林島?

怎麽讓俄羅斯交回北方四島和薩哈林島?

北方四島資源豐富,四島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會之外,從而形成了暖寒流魚類相聚的場所,因此這裏有“魚類寶庫”之稱,當地人曾用“海膽亂滾,螃蟹重疊”來形容這裏水產的豐富。擇捉島和國後島屬於火山地帶,具有豐富的溫泉和地熱資源。

北方四島還有很大的軍事價值,它有得天獨厚的隱蔽性,能夠實現徹底的通訊管制。在日本歷史上,北方四島曾起過特殊的軍事作用。1941年11月,日本海軍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結在擇捉島的單冠灣,然後從這裏出發偷襲了美國海軍據點──夏威夷珍珠港。在冷戰時期,蘇聯在北方四島建立了空軍基地,美國也把“中途島”號航空母艦和攻擊型核潛艇調向北方。美蘇在北方四島附近的激烈抗爭是與北方四島的軍事價值分不開的。[2]

漫長談判

編輯

日本對北方四島的領有關系在1855年就已得到確認。日俄戰爭後,日本占領俄國庫頁島南部。1945

年2月美英蘇《雅爾塔協定》指出,“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壹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同年8月,蘇聯派兵占領了國後、擇捉、色丹和齒舞四島。1946年2月,蘇聯單方面宣布將千島群島、南庫頁島及齒舞、色丹兩島並入蘇聯版圖,日本朝野對此不予承認。

1956年10月19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聯合宣言,蘇聯同意在締結和平條約後,把北方四島中的齒舞、色丹兩島交還日本。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政治遺產。

日方認為,俄方利用日本戰敗強占四島是“非法占領”,只有將四島歸還日本後,日本才能與俄簽署和平條約。俄方認為其占領四島是二戰的結果,改變這壹結果將意味著否定二戰。俄方主張,根據蘇聯和日本1956年簽署的《日蘇聯合宣言》,俄只能以簽署和平條約為條件將齒舞、色丹兩島歸還日本。由於雙方互不讓步,兩國至今未能簽署作為兩國關系基礎的和平條約。

日本政府自1981年將2月7日定為“北方領土日”以來,每年都舉行要求歸還北方領土全國大會等相關活動。

2001年,俄總統普京與時任日本首相森喜朗舉行會晤後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兩國將在1956年簽署的《蘇日聯合宣言》等文件基礎上,繼續就領土問題和簽署和平條約進行談判。根據該宣言,俄羅斯表示在締結和平條約後準備將齒舞和色丹兩島歸還日本。但森喜朗於當年4月下臺後,日本政府轉變立場,要求俄方歸還全部四島後雙方再簽署和平條約,而俄方態度也日益強硬。

最近幾年,俄羅斯通過制訂促進南千島群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領導人頻頻視察當地等手段強化對南千島群島的有效控制。除梅德韋傑夫外,俄其他官員也曾到當地視察,這引發了日方的強烈抗議和不滿。此外,俄方還向日方提出在保留俄主權基礎上兩國聯合開發四島的建議,遭到日方斷然拒絕。俄羅斯種種強化實際控制權的做法引起日本嚴重擔憂,它擔心徹底失去這些島嶼。

在此背景下,日本急於打破雙方在領土問題上的僵局。2012年6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和俄總統普京就重啟領土談判達成***識。12月新當選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希望與俄解決領土爭端問題並簽署和平條約。俄準備與日本進行建設性對話。然而,2013年1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稱,安倍政權將堅持對北方四島歸屬的原有方針,在此前提下對四島何時歸還日本可以靈活處理。俄稱擁有南千島群島不容質疑。11月1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與到訪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談,雙方同意繼續就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問題舉行談判,最早將於明年1月底舉行副部長級磋商。11月2日,日俄兩國外長、防長舉行首次“2+2”會晤,就兩國安全保障政策和東亞地區形勢等問題交換意見。

2014年2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謀求最終解決日俄兩國存有歸屬爭議的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問題,並爭取簽訂日俄和平條約。[2]

歷史追溯

編輯

沙皇俄國

沙俄擴張被康熙擊退 矛頭轉向日本北方諸島

17世紀,沙皇俄國將其領土擴張到了太平洋沿岸,鋒芒直指東亞的中國、朝鮮和日本等國。沙俄的南下擴張遇到了此時國勢正盛的大清帝國康熙王朝,在兩次雅克薩大敗後,於1689年與中國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沙皇俄國的南下勢頭暫時受到遏制。隨後,沙俄將目光瞄準了朝鮮和日本。

17世紀40年代,也就是日本德川幕府頒布“鎖國”政策後不久,沙俄在太平洋西北水域壹帶進行了壹系列的所謂“探險”活動。

1697年,哥薩克頭目、雅庫茨克市的沙俄官員阿特拉索夫帶人進入了勘察加半島,向當地居民收取皮毛稅。1699年,阿特拉索夫在勘察加半島的部落裏發現了壹個名叫傳兵衛的日本商人。這名商人是1696年乘船向江戶(今東京)航行途中,因遇暴風而漂流到勘察加半島的。俄國人向傳兵衛詳細詢問了有關日本的地理、礦藏以及政治制度和軍備等情況。沙皇彼得壹世得知後,召見了傳兵衛。1702年4月,彼得壹世發出訓令:令傳兵衛學好俄語,然後再由他教俄國人學日語,以便培養沙俄對日本工作的專門翻譯人才,以進壹步染指日本。

根據彼得大帝的命令,沙俄政府於1705年10月在彼得堡開辦日語學校。1753年以後,沙俄政府把彼得堡日語學校遷到了其在遠東的重要據點伊爾庫茨克。這所日語學校從開辦直到1816年關閉為止,前後***辦學百余年,雖然辦學成績並不顯著,但這期間沙俄的勢力已經延伸到日本北方領土壹帶。

從1711年至1713年,沙俄政府先後派人到千島群島“探險”,並向沙皇政府提出了關於千島群島的地理條件和居民情況的報告。

1719年1月2日,彼得大帝頒發敕令,派出大批“地質測量專家和學者”,對勘察加半島及其附近海域、島嶼進行深入的“勘察”。彼得大帝在他的秘密手諭中訓示“探險隊員”:壹定要仔細勘察整個千島群島,並找到通往日本的航道。1721年,沙俄“探險隊”在“地質測量學者”葉夫列莫夫的率領下,對千島群島的舍子古丹島等14個島嶼進行了勘察。他們在勘察完千島群島北部6個島嶼之後,將島上居民強行並入沙俄國籍,並把千島群島北部強行劃入沙俄的版圖。

小泉巡視

小泉巡視北方四島的政治圖謀及其背景

在日本戰後史上,現任首相以某種方式近距離視察北方四島已不是什麽新聞,然而小泉此次出巡卻選擇在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國際國內背景下,格外引人註目。這既有對以往北方領土外交的繼承,又有小泉及其內閣自身的戰略考慮,其中的政治意涵很值得玩味。

其壹、轉移國內政治視線,鞏固執政地位。當前,小泉的執政地位十分虛弱,由於在養老金改革計劃和派兵伊拉克等問題上辦事不力,,使得他領導的自民黨在今年的第20屆參議院選舉中以49票輸給了在野的日本民主黨。日本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青木幹雄曾表示:“如果自民黨沒有能取得51個議席,那麽責任當然應該有小泉純壹郎首相來承擔。”另據日本以著名媒體駐京資深記者批露:“小泉執政三年來,多次壹意孤行,做出有違國民意願的決策,並在決策後不向老百姓解釋其立場和原因。此外,小泉在任期間虛張聲勢的政策較多,而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實惠東西太少。長此以往,將使國民對他失去信心。”為保住執政地位,重樹個人形象,小泉決定在外交方面有所建樹,其中最讓人關註的莫過於與俄羅斯簽訂和平條約,解決北方領土問題以及同朝鮮建立外交關系。小泉借巡視四島之機,顯然意在轉移國內民眾對其內部政策的註意力,為其從國內政治困境中脫身贏得時間。

其二、煽動民族情緒,尋覓對俄談判良機。明年俄總統普京將自2000年以來再次正式訪問日本,而日本對於今年三月再次當選的普京總統這壹長期政權也充滿期待,希望通過普京明年的訪日為北方領土問題和日俄和平條約的締結談判問題找到解決的突破口。眾所周知,每年的9月2日對日本來說是壹個恥辱的日子,1945年的這壹天,日本政府代表以書面形式正式確認在二戰中戰敗投降。而北方四島之所以成為問題,其根本原因正是由於二戰日本的戰敗。小泉選擇在這樣壹個日子裏巡視四島,其意圖昭彰,目的就在於勾起日本國民二戰留下的恥辱和傷痛,借機煽動民族主義情緒,為即將到來的日俄首腦會談大造國內輿論,增加談判籌碼。

其三、見風使舵,從中漁利。2002年之前日本壹直是堅持俄必須首先歸還北方四道,日俄關系才能正常化。但到了2003年初,日本突然改變態度,提出日俄可以先擱置領土爭議,發展經貿關系。當時,日本態度的轉變主要是出於同中國進行石油競爭。當中俄就“安大線”即將達成協議時,去年1月小泉突訪俄羅斯,強烈要求俄修建“安納線“(後改為泰納線),表示要每天從俄進口100萬桶石油。3月俄能源部決定把“安大線”和“安納線”方案合並,幹線通往納霍德卡,在中俄邊境附近開岔,通往大慶的支線將優先開工。日本得到消息後,先後派出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長和經濟產業大臣訪問莫斯科,以大型合作項目為誘餌,要求俄優先建設“安納線”。隨後又表示願意為“泰納線”方案投資70億美元,並稱這些錢不光用於管道建設,還可用於開發東西伯利亞的油田。在日本的重金誘惑下,2004年6月30日,俄政府正式決定放棄“安大線”計劃。鑒於俄在“安大線”合作項目上的失信,中國將石油進口的目標轉向哈薩克斯坦,7月中旬中哈兩國正式簽署了石油管道運輸協議,年輸油量預計可達2000萬噸。“中哈線”的上馬,使得俄遠東石油方案對中國的價值急劇下降,日本見風使舵,迅速改變對俄態度,重新在領土糾紛問題上堅持強硬立場。7月18日日本政府提出對俄外交新方針,改變以往“不偏重北方領土問題而全面發展兩國關系”的做法,重新將領土問題作為雙方談判的重點;同時日本發表新《防衛白皮書》,強烈要求俄從北方四島撤軍。小泉在巡視北方四島以後,日本官員公開表示:此舉意在提醒俄羅斯日本對俄在經濟上慷慨投入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北方四島,日本的基本原則沒有改變,即不解決領土問題,日本不可能對俄進行大規模投資。另據俄方官員透露:去年壹年日本雖積極參與石油競爭,但實際上並沒有明確表示要與俄簽署從納霍德卡購油的合同。顯然俄羅斯墜入了日本的圈套,日本以對俄石油大規模采購為幌子誘俄在領土問題上做出新的讓步,這才是其真正的目的。當然確實存在著日本對俄石油的真正渴求,但現實情況是:石油已成為日本對俄交往的壹張“經濟牌”。

其四、加快領土解決,借機牽制中、朝兩鄰國。北方領土問題壹直是籠罩在日俄關系良性發展前景上的陰雲,時常導致兩國間的摩擦。據國際觀察家分析,如今小泉的首相任期只剩下兩年,他極希望在解決領土糾紛方面勝過自己的前人,盡管解決該問題的難度之大已在歷任首相身上得到過證明。在小泉首相與普京總統迄今為止的會談中,雙方都只是確認了解決問題的必要性。小泉明知此時不是解決北方四島問題的最佳時機而強為之,部分的原因就在於小泉急於收島的急切心理。此外,小泉巡島的更深層次考慮還在於希望通過搞活日俄外交來帶動日中、日朝外交。小泉首相身邊的人士指出,“日俄兩國趨於解決領土問題本身,將對中國和朝鮮形成前所未有的牽制。”目前中國在東亞的影響力不斷增大,而朝鮮問題又成了東亞安全方面的動蕩因素。中國和朝鮮問題已被納入日俄外交考慮範疇並成為討價還價的籌碼。[7]

政治前景

編輯

日本對俄政策的近期走勢及北方領土問題的政治前景

長遠觀之,日本對俄政策的遠景目標在於謀求日俄關系的改善,借重俄羅斯的政治影響實現自身的“政治大國”夢想。加之,俄羅斯亦有求於日本,希圖借助日本的經濟援助重振昔日霸主雄風,日俄關系的相互接近是歷史的必然。近觀之,日本對俄政策的走勢不會跳脫現有的“領土思維”框架,北方四島問題仍將是制約日俄關系的瓶頸。2004年9月3日,日本政府以小泉巡視北方四島的方式正式確認了今後對俄外交的新方針:即把北方領土問題作為日俄談判的最優先課題。日本外務省高級官員表示:“不明確四島的歸屬問題,就無法進行和平條約的談判。”日本對待北方領土問題的方針是:第壹、在確認日本對北方四島擁有主權的條件下,實際的歸還時間及形式等問題可以靈活處理;第二、領土歸還以後,充分尊重目前居住在那裏的俄羅斯人民的人權、利益和願望。在這壹方針的指導下,日本政府的基本戰略已十分明確,那就是奉行領土問題優先,同時推進日俄經濟合作,創造讓俄向日本讓步的雙邊環境。早在2003年1月舉行的日俄首腦會談中,小泉就開始為此布局。如前所述,他對俄遠東石油開發和修建安加爾斯克至納霍德卡的石油管線態度極為積極。僅建設費用就超過100億美元的上述計劃,壹直被雙方期待成為日俄關系的突破口。然而,近期內北方領土問題的解決仍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其政治前景不容樂觀。

首先,問題的難解之處在於,盡管俄羅斯目前急需日本的經濟援助,但北方四島的戰略位置對俄更為重要。從地圖上看,“千島群島”使俄羅斯在遠東獲得了巨大的戰略屏障,它的幾個大的島嶼,如勘察加、庫頁島均被千島群島所屏護。勘察加半島是俄羅斯的核武器試驗場,庫頁島是俄的戰略導彈基地,而“千島群島”就屏護在這些戰略要地的外圍,極像壹個柵欄。如果歸還給日本,在《日美安保條約》的大背景下,意味著俄羅斯遠東艦隊出入太平洋的咽喉上被美國人勒上壹道長索,長遠看,這對雄心猶存的俄羅斯來說,未必不是壹種災難。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俄羅斯不會輕易松口。況且,100多年前,俄羅斯作家契訶夫就曾經警告過俄羅斯民族,不要為了經濟利益出賣祖先經營多年的“櫻桃園”。

其次,北方四島是俄羅斯對日關系中的壹張王牌。普京同意與小泉就領土問題進行談判,最主要的動機不過是為了改善同日本的關系,爭取日本的經濟合作與援助。政治上普京不願意把領土交還日本,經濟上又繼續日本的經濟援助,普京明年的日本之行任務極其艱巨。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普京只能在戰略上給日本人下餌,引誘日本只有加強經濟合作,日俄兩國才能建立起“友誼大廈”。否則,日本現在就領土問題進行談判確實有些為時過早。1991年,日俄雙邊貿易額只有5億美元;1998年,日本在俄的直接投資排在外國投資者的第16位。所以,俄方認為,在如此不正常的貿易和投資中作長期打算和搞好投資環境,是雙方迫切要解決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