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豆瓣9.6,央視這檔節目,讓流量明星瑟瑟發抖

豆瓣9.6,央視這檔節目,讓流量明星瑟瑟發抖

英國有BBC,美國有HBO,日本有NHK。

而我們有央視。

央視爸爸要麽不出手,出手就讓妳跪下請安。

不管是讓人口水直流的《舌尖上的中國》,還是掀起博物館熱的《國家寶藏》,或是普及醫學發展史的《手術兩百年》。

還有《我在故宮修文物》《航拍中國》《第三極》《河西走廊》《如果國寶會說話》……

壹部部收視口碑雙高的作品,讓 “央視出品,必是精品” 的招牌越來越穩。

但央視的質量並不是猛然上漲,他壹直都很穩,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早在2004年,央視曾推出壹檔電影解說類節目,連播九年,口碑收視穩居第壹。

甚至很多人因為這檔節目喜歡上了電影。

《第十放映室》

那時,網絡媒體還沒有取代電視媒體,人們接觸電影信息的渠道還比較窄。

《第十放映室》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缺。

自2004年開播,它就吸引了壹大批80、90後的擁戴。

豆瓣9.6 ,在影評類節目中“十放”的高度,至今無人企及。

追隨它的人越來越多,我想是必然的。

憑著自己的三板斧,“十放”在當時魚龍混雜的電影圈裏,殺出壹條血路。

播出九年,它被影迷親切的稱為: 好片之至交,爛片之夢魘。

新潮專業的觀點,尖銳犀利的語言,“十放”點評影片,毫不嘴軟。

其毒舌程度可以用 「兇殘」 來形容——

2008年,周傑倫人氣很高,他的《大灌籃》“十放”這樣說:

雖然廠長是傑倫粉,但這片子真有種被騙的感覺。

那時, 娛樂 圈裏流行壹句話: 能賣錢的,就是好作品。

2011年,楊冪的人氣讓“流量明星”這詞深刻在很多人腦海。

她主演的電影《孤島驚魂》是當年票房黑馬。

爛片成黑馬,對很多真正愛電影的來說:2011年是中國電影的災難年。

面對觀眾的買賬,粉絲的應援,“十放”依然天地不怕:

進入流量時代,看它絕對是人生壹大樂趣。

爛片典範《爵跡》,刷新了我對臉的認知,至今無片可破!

郭敬明用請壹個明星的錢,買了十幾個明星的臉。

然後用CG技術全片合成,光視覺效果來說,只有滿屏偽3D 遊戲 的廉價感。

在吐槽過劇情制作後,“十放”仍不忘記捎帶上演員:

嗯, 妳演的還不如個假人, 就是這意思。

對所有電影壹視同仁,大導演,名演員的賬通通不買,而且不分國界!

劉鎮偉的《大話西遊3》:

尷尬到讓人笑都笑不出來,太可怕了。

斯皮爾伯格的《圓夢巨人》:

履歷表上最低齡化的作品,

壹味追求老少皆宜走安全路線的結果,就是無趣。

好萊塢電影《倫敦陷落》:

為了塑造主角的光輝形象,

完全無視邏輯硬傷,劇情漏洞,

如此簡單粗暴地就想完成英雄塑造,

無論在哪國的反恐動作片裏,都可以算作“棄療”。

《第十放映室》簡直就是爛片的噩夢,特別對於爛的壹無是處的那種。

當然“十放”的吐槽毒舌並不是單純為了討好觀眾,這也是廠長覺得很可貴的壹點。

對於不算優秀,但很用心的電影,它也會專業客觀的提出缺點,以便進步。

同時,“十放”也是好片的至交。

在這裏,好片就像金子壹樣珍貴稀有。

但只要被它推薦的,鐵定沒跑。

當年黑馬《驢得水》,任素汐的表現深刻在觀眾心底。

張壹曼的扮演者任素汐

更是用不著痕跡卻過眼難忘的表演說:

做壹個真正的演員,其實很簡單

只需活在人物裏

肯定《荒野獵人》中的小李子。

誇過人家的實力派演員,當然少不了說說自家流量——

還有,改編自真實事件,引起大熱的愛國題材電影《湄公河行動》。

盛贊吳天明的《百鳥朝鳳》是中國電影史上,彌足珍貴的壹筆。

面對爛片,它絲毫不留情面,對於好片,它絲毫不吝嗇贊美。

有立場,即便爛片拿高票房,頂著粉絲的口水它也要罵,即便好片無人知,頂著打廣告的壓力它還要誇。

作為電視節目,它需要迎合觀眾口味,但它也有不能妥協的原則。

正是它對電影的愛憎分明,才讓粉絲們對它加倍喜愛。

為電影,《第十放映室》做到了六親不認的程度。

不怕得罪人的毒舌風格,讓他四面樹敵。

2010年,發生了壹次 “斃稿 風波 ”

原準備的“2009年電影盤點”解說稿件沒有通過。

我們都知道《第十放映室》在每年春節推出的年終盛典,匯集了上壹年的精華,是過年必看的節目。

因斃稿那年節目泡湯,粉絲們只能嘆息: 這天還是來了。

2013年7月,張小北發博:年底沒《第十放映室》了,節目停播了。

2014年12月,《第十放映室》改名為“新10放”,於2015年元旦登陸甘肅衛視。

但調整後的“新10放”沒有了龍叔的那股勁,旁白換成了女聲,讓不少人失望。

但值得欣慰的是,《第10放映室》的年終盤點《影話》,文案仍由張小北完成,於2016年強勢回歸。

語言依舊犀利如刀,都把我氣樂了。

電影《冰河追兇》:

電影《蝙蝠俠大戰超人》:

哈哈哈,形容真貼切。

“十放”就像個勇士,在黑暗中揮動火把,想守住最後壹方光亮。

只認片,不認人。

自改版後,很多人是喜憂參半。

毒辣的旁白,完整的編排,並配以大量來自電影的鏡頭剪輯,這是很多人對“十放”的初印象。

從2004年的電影介紹開始,“十放”成了無數人的啟蒙老師。

改版後,雖然變得保守,但相對於大環境還是尖銳刺耳的。

“十放”就像是壹個警鐘,可以不響,但壹定要會響。

給渾濁不堪的中國影視圈壹個提醒: 要點臉。

九年裏,它憑著三板斧帶著影迷砍爛片,護好片。

有人說:三板斧是不是太簡單了?

但廠長想說: 分別影片的優劣,向來不是很難的事,特別是爛得明顯的片子。

改版後“十放”繼續在戰鬥。

但不知妳發現沒有,“十放”裏的年度好片,越來越多。

從《百鳥朝鳳》到《驢得水》再到《湄公河行動》《我不是藥神》《地久天長》。

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當初的那個火把,已經開始燎原。

言語犀利,吐槽致命,眼光老辣,讓流量明星瑟瑟發抖, 讓爛片聞風喪膽

這樣的寶藏節目, 今天,廠長必須推給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