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中國銷量不佳,是冤枉他了嗎?
本文首發於知乎
中國消費者太容易而且也特別喜歡高看這些小眾屬性的汽車或是品牌壹眼。斯巴魯給中國消費者或者說車迷的印象是它有傳奇車型斯巴魯WRX?STI,壹直參加WRC世界拉力錦標賽,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帶有強烈的運動基因,加上斯巴魯相當有個性的提供了全系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全時四驅,並且保持了進口身份。
以上特性戳中了車迷的痛點,這些特性也是斯巴魯比較有特色的優勢,但因此它就是好車?
未必。
1
擁有傳奇車型和輝煌歷史的可不止斯巴魯
妳不得不承認在日系車輝煌的時代,斯巴魯有壹席之地,在那些如數家珍的日系傳奇車型中,斯巴魯?Impreza?22B?STI赫然在列,作為WRC賽場上的常勝冠軍,斯巴魯實現了95、96、97賽季三連冠,最後因經濟危機不得不退出WRC賽場。
不過先別急著激動,如果看看和斯巴魯同期存在的那些傳奇車型如今的現狀,瞬間就能明白壹個道理——輝煌不能代表現在,只能代表過去。
2019東京車展正式開幕,斯巴魯旗下著名的運動轎車WRX?STI的特別版本——WRX?STI?Final?Edition首發亮相。這款特別版的STI將是最後壹批搭載EJ207水平對置引擎的車型,限量555臺發售。
同樣的,2015年三菱Mitsubishi為了滿足粉絲們的願望,品牌正式發布了名為?Final?Edition?的?Lancer?Evolution?X?終極量產版本,也是高達?473?匹馬力的超強性能2.0?T?發動機的絕唱,限量1000臺。
妳應該不會忘記,?三菱Lancer?Evolution?X?與?斯巴魯?WRX?STI?在過去幾十年鬥個妳死我活的歷史吧?可是三菱最終又如何呢?
三菱?Lancer?Evolution在中國的知名度應該比STI還要高,而且東南汽車還推出了外觀相似的三菱翼神,就這樣三菱在中國汽車銷量也還是壹塌糊塗,在高端越野車型上,三菱還擁有同樣傳奇的帕傑羅這種神器,同樣保持著進口身份,市場熱衷它了嗎?
不只中國,三菱在全球全面衰退,最終被日產收購。斯巴魯又何嘗不是因為這些原因才和豐田達成合作?
三菱留給大家的反思就是:粉絲的壹廂情願拯救不了品牌,普通消費者只看產品的競爭力。
也有幾個傳奇品牌在新時代下改變了做法,生產過Supra的豐田在中國賣的最多的是卡羅拉、凱美瑞;生產過NSX的本田在中國賣的最多的是思域和雅閣;生產過GTR的日產在中國賣的最多的是軒逸、逍客和奇駿,生產過轉子發動機的馬自達在中國賣的最多的是昂克賽拉和CX-4。
斯巴魯在歷史的傳奇程度上相比豐田、本田、馬自達、日產又如何?如果說豐田、本田、馬自達最終是改變了自己才滋潤的生存下去,斯巴魯又憑什麽可以做到堅持自我不妥協還能取得勝利?
2
怎麽看全時四驅和水平對置發動機?
水平對置發動機已然是斯巴魯品牌的壹大特色,甚至經常和同樣采用此類發動機的保時捷相提並論,但實際上斯巴魯和保時捷采用水平對置發動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目的。
保時捷使用水平對置發動機出自對車身造型的苛刻要求,發動機艙必須盡可能低矮,維持保時捷壹貫的設計風格,為了這種造型,保時捷甚至願意采用相對不那麽運動但體積更小巧的麥弗遜懸架。壹切以「小體積」為第壹要務。
斯巴魯大多數車型的發動機艙沒有足夠低矮的訴求,前懸依然采用麥弗遜懸架,相比之下水平對置發動機帶來的優勢大概只有重心更低了。
不過,水平對置發動機是存在先天劣勢的,然而對保時捷來說並不是問題,因為保時捷用戶相對而言不那麽在意可靠性和維保成本支出,斯巴魯這種定位家用的品牌就不同,消費者並沒有將斯巴魯視為豪華品牌,而作為壹款家用車,盡可能縮減日常使用支出成本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結果顯而易見,斯巴魯車型常規保養費用比豐田、本田高出壹大截,大概斯巴魯官方也意識到了這壹點劣勢,推出了免費保養政策,將這部分費用壓了下去,但另外帶來的維修原廠零配件的等待時長依然是壹個死結。
至於作為斯巴魯品牌特點的全時四驅和水平對置發動機,應不應該追崇、該怎樣看待則因人而異了。
其實許多主流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色技術,比如豐田混動、本田銳混動、馬自達創馳藍天等等,只是消費者對某些特色感冒、某些特色不感冒。
全系標配四驅是斯巴魯壹貫的特色,但這種特色不是壹個強門檻特性,雖然在當下2.0L配四驅的只有斯巴魯,但只要市場買單,豐田、本田、馬自達也可以分分鐘推出2.0L四驅版本。
實際上,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家用車2.0L配四驅沒有必要。
3
怎麽看進口身份?
進口身份並不是壹個優勢,國產不壹定會帶來質量的下滑,質量下滑取決於合資企業的決策層,而且斯巴魯也曾經試圖和奇瑞進行合資。如果斯巴魯不合資,現有車型的售價和表現根本無法帶來優勢。
斯巴魯和奇瑞之所以沒能成功的原因特別有意思——因為豐田是斯巴魯母公司富士重工的最大兼控股股東。按照中國的產業政策,豐田已經坐擁南北豐田兩大合資企業,已經沒有名額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進口身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4
好車沒有壹個好價格就不是壹個好車
單看斯巴魯森林人2.0L,內飾寬敞、反饋敏感、燃油經濟性好、主動安全配置多、車窗面積大采光好,表現上的的確確符合符合壹部好車的標準,但這種「好」是建立在18萬左右的售價上,實際是斯巴魯森林人2.0L豪華版?Eyesight售價23.88萬,市場優惠1萬,全款落地26萬,那就壹點都不香了。
不香的原因就是這個價位上有太多更優秀的競品可以選擇,斯巴魯森林人在這個價位上沒有體現出足夠的優勢。
可能很多消費者認為,斯巴魯是整車原裝進口,發動機、變速箱包括四驅系統,壹個進口身份增加5萬售價也算合理?
問題是,當初對待原裝進口的本田謳歌,消費者可不是這麽認為的,且在當下壹汽馬自達阿特茲、CX-4發動機和變速箱同樣是日本原裝進口,四驅系統也可能是進口(不確定),為什麽阿特茲就沒有這麽多溢價?
在23萬還只是丐版這件事兒上,斯巴魯森林人壹沒有足夠豪華感,內飾保持家用樸素的風格、發動機聲音也沒有刻意壓制;二沒有足夠的性能,只搭載壹款2.0L發動機搭載CVT變速箱,缺乏駕駛激情。這個價位已經可以買到主流品牌的頂配或是豪華品牌的入門版,無論動力還是品牌都要超出斯巴魯壹截。
另壹點是許多斯巴魯粉絲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其實,斯巴魯在品牌和車型上更側重就家用,是壹個徹徹底底的實用品牌,海外的主要競爭對手集中為豐田、本田、馬自達,在某些車型的售價也不如馬自達和豐田。
以斯巴魯力獅為例,這款車在美國搭載了2.5L和2.4T(謝謝知友提醒)兩款引擎,全時四驅,平均售價為24,322刀,市場成交平均售價為23,757刀,主要競爭對手為本田雅閣、馬自達6、福特蒙迪歐和日產天籟。
和斯巴魯都有些運動定位的馬自達,馬自達6在市場平均售價和平均成交價上都要高於斯巴魯力獅,而且馬自達只采用了前驅搭載2.5L和2.5T兩款引擎的組合(有計劃推出四驅版本)。
至於斯巴魯最暢銷的森林人主要競爭對手為Jeep自由光(Jeep定位較低)、本田CR-V、馬自達CX-5等車型,在成交價上也更接地氣。
正因為斯巴魯海外和豐田、本田、馬自達壹樣的定位,進口到中國後,斯巴魯的許多車型起步售價已經可以買到同級競品頂配,能說斯巴魯性價比很高嗎?
最後,斯巴魯運動嗎?
斯巴魯的確是壹個偏運動的品牌,但整體風格是偏向家用的。在之前回答關於變速箱的壹個答案下,壹個知友問為什麽斯巴魯力獅這種定位運動的車型卻要使用CVT變速箱?
我給出的答案是,力獅運動是壹種誤解,在運動之外更側重舒適才是這款車的主要定位。
在美國消費者報告對力獅的評價中寫道:
「The?Legacy?tackles?corners?with?restrainedlevels?of?body?lean,?feeling?responsive?and?secure,?but?it?isn’t?as?sporty?as?a?Ford?Fusion?or?Mazda6.?The?steering?could?use?a?bitmore?feedback?to?the?driver?regarding?road?texture?and?cornering?loads.?Still,its?54.5?mph?speed?through?our?accident?avoidance?maneuver?test?is?impressive,and?a?testament?to?the?Legacy’s?utterly?controllable,driver-friendly?nature.」
翻譯過來就是:
「力獅在快速過彎時身體姿態優勢,響應迅速且安心,只是它不像福特蒙迪歐和馬自達6那般運動。轉向上可以增加壹些司機對抓地力和轉彎極限的反饋。盡管如此,它在緊急避讓的測試中依然達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54.5英裏/小時的速度,力獅足夠的可控特性讓駕駛員可以更友好的駕駛。」
力獅2.5L版本的加速能力大概在8.9秒左右,這比同級別的豐田凱美瑞和本田雅閣要慢上近壹秒,不過力獅是經濟性最好的四驅轎車,2.4T版本零百加速能力大概在7.1秒左右,為了增加運動型,這款CVT變速箱模擬了傳統變速箱的檔位。
上圖中測試的馬自達6為FWD前驅車型,四驅車型未找到,只找到了相應新聞。
在與同級別車型性能和操控的對比中,斯巴魯車型的性能表現不算強勁,2.5L版本的對比中,馬自達阿特茲要更加出色,即便把希望寄托在那款還沒有進入國內的力獅2.4T版本上也沒有意義,反而不如期待馬自達2.5T引擎同樣搭配四驅的馬自達6,而且如果馬自達6實現後驅,斯巴魯力獅就更加沒有運動性上的優勢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為斯巴魯的單車性能表現不錯,但這種不錯在中國市場的價格上就顯得沒有太多競爭力了,我想這大概就是斯巴魯在中國銷量不理想的原因了吧。
答案顯而易見,賣不好就是競爭力不夠,不是車就是價格。
圖?|?來源於網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