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子的大地之子——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推介活動
2014年5月15日,中央電視臺《科技苑》欄目圓滿完成“大地之子--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推介活動”錄制。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副部長余欣榮,農業部黨組成員、人事勞動司司長曾壹春,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畢美家出席了此次活動。
今年5月26日,世界種業大會在京召開。為表彰十大種業功勛人物,農業部安排由農影中心主辦、農民日報社和中國種子協會協辦“大地之子—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推介活動”。
在推介活動現場,十位功勛人物表現出來的“執著夢想、合作創新、奉獻種業、強國富民”中國種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每壹位觀眾。
水稻育種學家袁隆平院士講述了他的“田園之美、農藝之樂”。袁隆平說他小時候參觀壹個園藝場,看到紅紅的果實,美麗的花朵,讓他萌發了投身農業的夢想。學農之後,袁隆平看到農村貧窮,農業落後,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他將自己所學的紅薯專業轉成了水稻專業。
油菜育種學家傅廷棟院士和蔬菜育種學家方智遠院士,將壹輩子的心血傾註在育種事業上。推介活動現場展示的傅廷棟60年的科研筆記,方智遠收藏的1000多種世界各地的甘藍品種,讓觀眾感受到他們執著堅守、刻苦鉆研的優秀品質。
水稻育種學家謝華安院士培育的水稻品種,棉花育種學家郭三堆培育的轉基因抗蟲棉,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挽救了處在危機中的雜交水稻和中國棉花行業。
小麥育種學家程順和院士培育的揚麥系列小麥品種,曾經四次成為長江中下遊更換品種的主體品種;玉米育種學家程相文在50年間繁育了4個國審品種,9個省級品種。他們展現了不斷突破自我的創新精神。
玉米育種學家李登海和著名種子企業家張海銀都是我國種子企業化的先行者,他們開拓創新,為我國的種業市場化、現代化進程做出了突出貢獻。
小麥育種學家李振聲“以興趣始,以毅力終”為主題,講述了他的科研育種經歷,並號召老壹輩的育種家要對青年育種工作者“傳、幫、帶”,鼓勵年輕壹代要接過接力棒,挑起我們國家民族種業的發展和種業強國夢想的重擔。
來自安徽省阜陽市的種糧大戶葛浩新帶著今年的新麥穗來到晚會現場,感謝程順和培育的小麥品種讓他們增產增收。
活動現場,郭三堆代表種業十大功勛人物,發出了“執著夢想、合作創新、奉獻種業、強國富民”的中國種業精神倡議,為實現民族種業強國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貢獻。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副部長余欣榮為十位功勛人物頒發了證書。韓長賦部長在致詞中號召:“全國農業戰線的同誌們,向種業功勛人物學習,學習他們執著追求夢想的精神,開拓進取,實現中國種業強國夢,學習他們堅持合作創新的精神,攻艱克難,創造種業新奇跡;學習他們敢於奉獻種業的精神,無怨無悔為種業發展做出新貢獻,學習他們服務強國富民的精神,胸懷農業發展,心系農民增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裏主要裝中國糧。”為表彰十位功勛人物的貢獻,支持他們的事業,農業部決定獎勵給每壹位功勛人物壹百萬科研經費。
農業部相關司局的主要負責同誌,農民日報社、中國種子協會、全國農技中心、科技發展中心、農幹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種子管理站、北京市農科院以及河北、安徽、北京農民種植大戶、基層代表應邀參加了此次推介活動。
楊洪基、嚴當當、蘇揚、張煦超和中央電視臺銀河少年藝術團,通過歌曲、舞蹈和詩歌朗誦等形式,表達了對於十大功勛人物和育種工作者們深深的敬意。
《大地之子——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推介活動》主題晚會將於5月26日晚18:05~19:30在中央電視臺七套《科技苑》欄目時段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