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中場故事
周鴻祎說他壹個快50歲的人,現在再去跟自己的員工談創業精神已經沒有用了,但是正在踢下半場的周鴻祎發現他必須再壹次進入創業狀態,360的二號人物齊向東走了。
其實,360的創始人是齊向東,2006年齊向東邀請周鴻祎加入奇虎 科技 ,並讓出董事長與CEO職務給周鴻祎,自己成了他的搭檔。如今這個與周鴻祎壹起扛過槍的最佳搭檔想自己帶著壹家公司上市。周鴻祎把這樣的“分手”稱為“成全”。
2018年4月13日,360宣布轉讓所持奇安信的全部股權,占總股權的22.6%,交易金額為37.31億元,獲得29.8億的投資收益。本次交易完成後,360與奇安信之間將不再存在股權關系,360將收回“360”品牌授權,終止與奇安信在技術、數據、源代碼等方面的合作。奇安信註冊成立於2014年,主要為政府和大型央企等企業提供企業安全產品,即360企業安全業務。
周鴻祎說:“這次老齊上市來找我,需要我們簽字和配合。我們也和老齊談了資本的各種可能性,也有說法,要不老齊,妳把公司賣給我們算了,老齊說也不缺錢,我就是要把這個公司帶上市。我跟老齊這個事都是按照白紙黑字,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和流程進行的,這是壹個公平的交易,沒有誰占誰的便宜,所以也談不上分家。”
其實早在360於2018年2月回歸A股開始,齊向東就已經從核心管理層退出,專門去負責企業安全集團業務。有傳言稱兩家公司發展成今日的局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5月周鴻祎、奇信通達與齊向東、奇安信簽訂框架協議,約定——周鴻祎及其控制企業將主要從事針對消費類個人用戶提供安全軟硬件與服務業務;齊向東及其控制企業將主要從事針對企業類客戶提供安全軟硬件與安全服務的業務;針對政府、軍隊、事業單位相關的非銷售性安全業務,雙方將以“360”品牌名義***同合作。
關於這樣的約定,360告訴投中網:“根本沒有類似協議。另外,不是***同使用360品牌,而是“授權與被授權”的關系。360集團授權奇安信使用公司品牌,並給予其產品、技術與數據賦能。”
在宣布出售奇安信後的第三天,360公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在報告中提到360作為全球領先的互聯網安全公司,面對政企市場新增的需求,360無法僅僅滿足於保護個人用戶的安全。公司將積極擴展安全業務範圍,在保護個人用戶安全的基礎上,進壹步深化布局政府及企業安全業務,在現有網絡空間安全業務的基礎上進壹步拓展城市安全、社區安全等物理空間安全應用場景,逐步加強對於物聯網、產業互聯網、關鍵基礎設施等的防護工作。未來,政企安全領域將成為三六零的重要戰略方向和新業務增長點,公司將全面拓展政企安全市場。
這意味著,360與奇安信成為兩家公司後,將迎來直面競爭。這樣的競爭並不成立,至少360方面是這麽看待的,他們講:“360進軍政企安全市場不是賣軟件、賣盒子,而是為了把政企市場打造成壹個安全生態,未來3-5年內,360希望通過自建、投資、並購等方式,像培養奇安信壹樣,孵化出更多的安全生態企業,並為生態企業提供數據、技術、產品的賦能,真正把政企市場的安全生態做起來,提升政企市場在大安全時代的整體防禦能力。”
在談到齊向東和奇安信時,周鴻祎從來沒認可過兄弟和分家的說法:“按照商業約定和條款來操作,我認為就很好。就怕親兄弟在算賬時,算不過來,這是很落後的。”
360的中場故事不是兄弟鬩墻,也非文創陣地的撤離,而是大安全的再創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360提到:“網絡安全是壹個整體,無論是2C、2B、2G,網絡安全都是不可分割的。政企市場是360大安全戰略不可或缺的壹環。”(文/劉洋 來源/投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