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曜是誰
大金曜 孔雀明王
基本信息
(梵文 Mahā-mayūrī-vidyā-rājan,藏文Rig-snags-kyi rgyal-mo rma-bya chen-mo) 孔雀明王壹頭四臂,為菩薩形,駕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密教本尊之壹。依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所載,孔雀明王呈壹面四臂之相,手持蓮花、俱緣果、吉祥果、孔雀尾,跨乘金色孔雀王。所持四物中,蓮花表敬愛,俱緣果表調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災。此明王為毗盧遮那如來之等流身,具有攝取、折伏二德,故有二種座,白蓮座表示攝取慈悲之本誓,青蓮座表示降伏之意。又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孔雀明王位於蘇悉地院南端第六位,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蓮花,坐赤蓮花座。密號佛母金剛,三昧耶形為孔雀羽。
孔雀明王
四種持物中,蓮華表敬愛,俱緣果表調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災。白蓮座表攝取慈悲的本誓,青蓮座表降伏之意。據密教相傳,此明王是毗盧遮那如來的等流身,具攝取、折伏二德,故有上述二種蓮座。此蓮座謂之為‘孔雀座’(mayūrāsana)。 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將此尊安置於蘇悉地院南端第六位,形像呈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蓮華,坐赤蓮華。密號是佛母金剛或護世金剛,三昧耶形是孔雀羽,真言是‘唵,麽庾啰,訖蘭帝,娑婆訶’(梵文 Om Mayūra krante Svāhā)。西藏流傳的形像則呈三面八臂,坐蓮華座,不乘孔雀。 又,密教有以此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之法,稱之為孔雀經法或孔雀明王經法。此法之主要作用為息災、祈雨或止雨、安產等事。日本傳此修法甚早,九世紀時修驗道創始人役小角即曾修孔雀咒法而得大靈驗。平安時代,自空海強調《孔雀明王經》之護國性以來,即為東密所特別重視,尤其廣澤流以之為無雙大秘法。至十壹世紀,孔雀經法擴及現世利益,以祈禱消除天災、除病延命、安產等功效而盛行。 日本現存最古的孔雀明王像,(日本的佛教多為密宗,中國國內卻只有西‖藏地區信奉密宗)系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平安後期的畫像。此外,智積院、松尾寺、法隆寺、仁和寺等,亦收藏有此明王的畫像。另外,金剛峰寺有快慶所作的雕像。
現多存於西‖藏和日本,也是西‖藏密宗四大法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