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高平鎮的歷史名人

高平鎮的歷史名人

袁月齋,名詩仲,號日輝。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生於新化縣永固團(今隆回縣高平鎮)棋坪村壹貧苦農民家庭。六歲起從塾師讀《四書》、《五經》,後入高小學習。民國9年(1920),考入長沙妙高峰中學,卒業後,入省立第壹師範就讀。在進步思想影響下,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於民國14年加入中國***產黨。民國15年,受中***湘南區委派遣,與彭慕陶赴衡陽從事革命宣傳,開辦農民講習所,組織農民協會。6月他回家養病,創辦農民夜校,幫助家鄉農民學習文化,宣傳革命道理,激勵農民團結起來與土豪劣紳作鬥爭。同年冬,中***湘南區委派他與張國棟為工運特派員,往新化領導工人運動,組織新化縣總工會。他們以錫礦山工人為基礎,發展工會會員,於12月成立新化縣總工會。會上,他被選為總工會副委員兼秘書長。同時,他以中***新化縣特支委員會領導成員的身份積極籌建逆產清查委員會和特別法庭,沒收土豪劣紳的逆產,鎮壓了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劉鳳翔等。並廣泛發動群眾,成立新化婦女、學生、兒童等群眾組織;深入城鄉,領導群眾破除迷信,移風易俗。民國16年許克詳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屠殺***產黨人和革命群眾。6月6日,新化總工會在縣城召開工人群眾大會,會上,他憤怒譴責許克詳叛變革命的罪行,號召工農群眾起來與反動派作堅決鬥爭。反動團防隊長陳光佐密派團丁埋伏於會場周圍,散會後,他被捕,當晚遭受嚴刑拷打,肋骨被打斷,仍咒罵不止。次日淩晨,被慘殺於新化城西門嶺,年僅24歲。

彭慕陶,清光緒十八年農歷十壹月初五指1892年12月23日)出生於新化縣永固團(今隆回高平鎮棋坪村)。幼讀私塾,後畢業於高平小學堂,在家教書,善文辭,工楷書。民國10年隨舅父赴長沙謀事,被聘為湖南教育會書記(秘書)。不久,結識易禮容、郭亮、夏曦,壹道在嶽麓山等地秘密集會,學習革命理論加入中國***產黨。民國11年12月,在湖南自修大學附設補習班任教,旋與易禮容創辦長沙織布廠,組織工人運動。民國15年受黨派遣,與袁月齋赴衡陽從事革命活動。6月任湖南省總工會書記(秘書),與郭亮壹道領導工人運動,建立工人糾察隊。“馬日事變”時,許克祥調動武裝包圍總工會,他從三層樓上掀瓦攀上屋頂,跳地負傷,被湘江中學革命同誌救護,背上破船,繞道回家。由於內傷嚴重,於民國16年6月12日逝世。

袁樸,原名茂松,1901年出生於高平鎮黃信村。1908年啟蒙私塾,1922年長沙嶽雲中學畢業後,投入湖南講武學堂。1924年5月至11月,系黃埔軍官學校第壹期第六隊學員。後加入國民黨部隊,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1929年升為旅長。1931年,進南京陸軍大學學習。1934年,在湖北任第八十八師副師長。1937年,調任中央軍政部新兵補訓處少將處長。1939年,晉升為軍官訓練班辦公廳中將主任。1940~1941年,在陜西任第八師師長、警備司令部副司令。1942年,任第八十軍軍長,鎮守陜甘沿線抗擊日軍。抗日戰爭勝利後,任第十五軍軍官總隊副總隊長。1947年,赴美國參謀大學受訓,同年返回北平任十六軍軍長兼第三十四集團軍副司令。1948年,任第九集團軍司令。1949年1月至4月,經青島、上海至湖南老家。5月赴四川任第五集團軍副司令。是年10月去臺灣,先後任花蓮防衛司令、陸軍第壹軍團司令兼臺北市警備司令。經“國防實踐研究院”受訓後,於1961年任陸軍副總司令,爾後任預訓司令,並晉升為陸軍二級上將,國民黨中央常委。1964年退役後為“總統府”戰略顧問與“國策”顧問。壹生樂於辦學,曾捐谷300石創辦高平中學(隆回三中前身),在陜西西安捐資興建小學至初中的黃龍山學校和兩湖小學。1989年7月與1990年6月,先後兩次托回鄉探親臺胞袁義明帶回諸多照片及書信,並捐資修建村公路,興辦黃信聯校。1991年,在臺北病逝。

袁源,字仁湘,1938年生,高平鎮人。先後在大橋小學、隆回三中、邵陽市壹中讀書。1956年7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通縣軍械技術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廣州軍區後勤部。曾於1959年赴炮擊金門作戰前線部隊實習,1961年到西藏平叛作戰部隊當兵,參加過西沙自衛還擊作戰、中印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和援越抗美的軍械供應保障,榮立過三等功。歷任軍械倉庫技術員,軍械部供應處、彈藥處副處長,軍械部副部長、部長,1990年,任廣州軍區後勤部副部長。1991年,入國防大學進修系學習,1992年,入中央黨校進修系學習。1993年,授少將軍銜。主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後勤工作》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