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吉檀迦利》的主要內容。

《吉檀迦利》的主要內容。

《吉檀迦利》是孟加拉文的音譯,意思是奉獻。這部詩集是奉獻給詩人心目中的神靈的。泰戈爾認為人們只有達到與梵即神合壹的境界,才會真正感到快樂和幸福。《吉檀迦利》所表現的就是對這壹境界的追求和感受。它表現在:

(1)作品表現了詩人日夜盼望與神相會、與神結合、達到合二為壹理想境界的急迫心情。(例第103首〉

(2)作品表現了詩人達不到合二為壹理想境界時的無限痛苦。(例第43首、第50首、第51首)

(3)作品表現了詩人達到合二為壹理想境界後的無限歡樂。(例第65首、第67首、第69首)

總之,泰戈爾在《吉檀迦利》中所追求的是與神結合的理想境界。與梵結合的理想境界,也就是所謂?梵我合壹?的理想境界。這種境界和追求正是泰戈爾哲學觀的藝術體現。

泰戈爾的哲學觀主要來源於印度古老的哲學經典《奧義書》。它的中心內容是?梵我合壹?和?輪回解脫?。泰戈爾吸取了前者,對後者有自己的見解,即主張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權極修養,即積極入世。

泰戈爾在《吉檀迦利》中執著地追求與神結合的境界,但並未脫離塵世的現實世界,而是始終堅持在塵世生活的範圍內,在現實世界的範圍內,在有限的範圍內達到上述境界。《吉檀迦利》的主題正是表現為在有限之內獲得無限的喜悅。泰戈爾對與神結合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在某種場合其實就是他對人間理想社會的追求。這表現在:

(1)詩人在詩中表達出對於自己祖國、未來的熱切期望。〈例第35首〉

(2)詩人心目中的神並不遠離人世,高高在上,而是存在於現實世界和塵世生活之中,甚至生活在最貧賤最失所的人群之間。(例第10首)

(3)詩人主張執著於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與神站在壹起,反對脫離現實尋求超脫。(例第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