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Core m3和i7的區別?
1、性能方面:i7在性能方面要大大優於m3;
2、定位方面:m3的主要定位是移動市場,專註嵌入式應用,具有低能耗的特點;i7主要是桌面平臺和筆記本平臺,性能強的同時能耗高。
3、功耗方面:m3是壹個超低電壓系列的處理器,表現在主頻很低。不過會有較高程度的睿頻。m3由於TDP比較低,因此直接采用了被動散熱以實現超靜音。
擴展資料:
1、Core M 發布時間:2014年9月
原來Haswell時代,Core M尚未出現,而針對超低功耗的平板CPU型號都用Y來作結尾。到了Broadwell時代,Intel就獨立開來,發布了Core M取代了原本的Y後綴,此時的架構代號變成了Broadwell-Y。
Core M的型號就十分特別了,改變了四位數字的命名方式,百位數變成了Y。如Broadwell-Y性能最強的Core M-5Y71,默認頻率卻只有1.2GHz,但是Boost達到了2.9GHz。
低頻率加上14nm制程帶來的好處就是4.5W的TDP,遠遠低於筆記本CPU。
此外,全系列采用了HD 5300核顯、4MB三級緩存。
發布不久的Skylake架構,也有Skylake-Y家族。為了避免消費者對型號與對應性能的混淆,這次Intel增加了3、5、7的性能區分,如Core M3-6Y30、Core M5-6Y57、Core M7-6Y75。TDP依然僅有4.5W、三級緩存4MB容量、內置HD 515核顯。
2、Core i7發布時間:2008年11月
當Core 2 Duo 的數字型號發展到9900後,就寓意著這個命名規律已經窮途末路了。此時Intel必須想出新的命名方式。2008年11月,Intel推出了新壹代的Core i7處理器,“i”的意思是智能,也代表了Intel的首字母,開啟了“愛妻”的時代。
Intel最初發布的只有三個Core i7型號:Core i7-920、940、965XE,其中965XE為至尊版,它們的核心代號為Bloomfield,搭配LGA 1366以及X58芯片組。
Nehalem微架構,寓意著“Tock”,新的微處理器架構帶來了眾多新特性。包括新的QPI總線、內置內存控制器、三級緩存、Turbo Mode自動超頻技術、AES指令集、提升虛擬性能、幾乎被遺忘了的超線程技術……
眾多新特性帶來了質壹般的性能提升,直到現在這些技術在如今的Core CPU中依然運用。
至於規格方面,Bloomfield代號的Core i7-9xx原生四核心八線程、8MB的三級緩存、最高支持DDR3-1066內存、TDP高達130W。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叫i,但是它並沒有內置GPU。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酷睿i7
百度百科-酷睿M
Intel-處理器型號壹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