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裏的花園介紹
故宮裏的花園介紹壹、禦花園
紫禁城內最大的花園為禦花園。禦花園位於北京故宮中軸線的最北端,在坤寧宮後方,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禦花園。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 (公元1420年),從明景泰六年(1455年)開始增建,歷經數代。現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園中不少殿宇和樹石,都是十五世紀明代遺物。禦花園原為帝王後妃休息、遊賞而建,但也有祭祀、頤養、藏書、讀書等用途。禦花園占地壹萬壹千多平方米,全園南北寬80米,東西長約140米,有建築二十余處。園內建築布局對稱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築,無論是依墻而建還是亭臺獨立,均玲瓏別致,疏密合度。
二、寧壽宮花園寧壽宮花園(後稱乾隆花園)位於北京故宮寧壽宮區的西北角,建於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壹年(公元1771—1776年),***用六年時間才完成。花園南北長160米,東西寬37米,占地面積5920平方米,建築布局精巧,組合得體,是宮廷花園的典範之作。花園分為四進院落,結構緊湊、靈活,空間轉換,曲直相間,氣氛各異。花園中的主要建築物有古華軒、旭輝亭、抑齋、遂初堂、竹香館、萃賞樓、延趣樓,構成壹個自然院落。西面禊廈中設“流杯渠”,仿王羲之蘭亭曲水流觴,頗有雅趣。遂初堂是典型的三合院。垂花門內,僅立幾塊湖石為景,環境幽雅別致。粹賞樓為卷棚歇山頂的兩層樓,滿院山石,聳秀亭居高臨下,挺拔秀麗,三友軒深藏山塢。最後壹進,居中為園內最為崇高、華美的符望閣,以整座山石圍其前院,又用廡廊聯系閣後齋館,形成不同的景致和趣味。符望閣前山主峰上有碧螺亭,是個五柱五脊梅花形小亭,形狀別致,圖案全用梅花,且色彩豐富,是極少見的亭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