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牛下麒麟豬下象”?其那有什麽典故嗎?
“牛下(農村俗語,就是生產的意思)麒麟豬下象”這句話在民間已經流傳千年了,原本的意思只是壹個文化含義上的概念,但後來逐步被人認為是壹個物種生育現象。它的意思是“那些有德行有輔佐才能的人其實都是出自於民間(普通百姓家)”。
“麒麟”是上古“四靈”("麟、鳳、龜、龍)之壹,這裏面除了龜是可以在自然界找到的動物實體,其他的全是文化概念。而“麒麟”通常是古人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壹般是那種輔佐類型的人,我們通常說他是“麒麟之才”。而由於“象”這種動物在上古的時候,實際上壹直是遍布華夏的。但是後來由於氣候和人為因素,逐步退居到了中國南部甚至南亞。河南的簡稱“豫”,就是非常形象的人拿著長矛捕殺大象的意思。但是“象”作為文化因素,它是通“相”的,也就蘊涵了“丞相”的概念。
但是無奇不有,人們在探索“麒麟”等真實具相的過程中,真的就探索到了生物層面上“牛下麒麟豬下象”的現象。古人壹般認為發生了“牛下麒麟豬下象”的現象,那是祥瑞,所以必須不遠萬裏報官,告訴皇帝知道,等待皇帝封賞。所以這類事件還真的會被史料所記載。
但實際上,我們傳統文化中,對很多“祥瑞”是沒有具象的,而且形象也是根據不同歷史時期,在不斷變化的。就比如“麒麟”,作為上古神物,至少在明朝以前和我們自己認為的“獅子”壹樣,文化特征明顯,但是基本上看不出其動物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