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味子怎麽用?有什麽禁忌
五昧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並被列為上品。它皮肉甘酸,核中辛苦,有鹹味,辛甘酸苦鹹五味皆備,因此而得名。古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說“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女皇武則天更是用五味子來延年益壽愛茶網愛茶網www.fjteaw.cn。
五味子性溫、味酸,歸肺、心、腎經,具有斂肺止咳、補腎寧心、益氣生津之功,主治肺虛咳嗽、自汗盜汗、遺精遺尿、九瀉九痢等證。《本草綱目》記載:“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產者紅北產者黑,入滋補藥,必用北者為良。”就是說五味子有南北之分,但南五味子的滋補作用較差,所以冬季進補時應選用北五味子。
您還可以自制五味子膏,具體方法:五味子250克,加水適量,煎熬取汁,濃縮成稀膏,加等量或適量蜂蜜,以小火煎沸,等冷卻之後就可以服用了,最好是空腹時吃,用沸水沖服,每次服1—2匙。剩下的放到冰箱裏冷藏起來,吃的時候再拿出來。五味子膏有很好的補氣斂肺、祛痰止咳和補腎澀精的作用,如果妳有這方面的問題,不妨做壹些吃吃,效果壹定很好。
五味子,俗稱山花椒、秤砣子、藥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於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功效在於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五味子是多年生落葉藤本,植株可供觀賞。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
五味子花(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習稱“北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Rehd.etWils.)習稱“南五味子”的幹燥成熟果實。珍曾謂:“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產者色紅,北產者色黑,人滋補藥必用北產者良”。中國藥典2000年版將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別收載為兩個品種。五味子只特指北五味子的幹燥成熟果實。
功效:
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
治肺虛喘咳,口幹作渴,自汗,盜汗,勞傷羸瘦,夢遺滑精,久瀉久痢。
(1)斂肺止咳:用於肺腎兩虛之虛咳、氣喘,常與補腎藥合用。
(2)澀精止瀉:用於遺精、久瀉。
治遺精常配桑螵蛸、煆龍骨;治久瀉常配肉豆蔻、芡實。
(3)生津斂汗:用於陰液不足之口幹渴、盜汗,常配麥冬、生牡蠣。
(4)凡壹切氣血耗散之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