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與借唄上線了額度管理新功能,妳覺得這能達到讓人理性消費的目的嗎?
花唄和借唄上線了額度管理新功能,我覺得這並不能達到讓人理性消費的目的。原因如下:
第壹:就算有了額度管理,也對用戶的自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花唄和借唄的這個額度管理功能其實之前就有了,也不算是個新功能。額度管理其實就是讓用戶可以靈活的調整自己的花唄和借唄的額度,舉個例子,如果我的花唄額度是15000元,但是我可以自己把額度規定到5000元。因為我的能夠負擔得起的額度就是5000元,那麽只要每個月消費到了5000元,花唄就會提醒。
這個功能看似可以讓人理性消費,但是其實相當的雞肋。首先額度管理是可以多次調整的,所以說就算自己達到了5000元的額度限制,但是如果自控力不好的話,還可以繼續調整,所以說就是形同虛設的功能了。而自律能力不好的人,其實也不能對自己的額度進行控制。該花的錢壹分也不會少花。
這個額度管理的功能,只對那些有自控力,自律能力強的人有用,不然的話這個功能其實沒有任何的用處。畢竟只要不超過花唄的額度,自己管理的額度是沒有硬性規定的,自己也可以隨時調整,所以說根本無法讓人理性消費。
第二:理性消費的主體是用戶,而不是支付寶其實要讓用戶理性消費,關鍵在於讓用戶自己意識到過度消費的危害。如果只是支付寶方面壹再改變,用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也依然會繼續消費。就算花唄給用戶的額度下調到了3000元,就算用戶的花唄被關閉了,就算可以自己管理額度,用戶也有其他的方法借到更多的錢來消費。
所以說年輕人過度消費的問題不在於支付寶的身上,而在用戶的身上。因此不管支付寶做出再多的改變,用戶自己沒有意識到過度消費的危害,那麽永遠都不可能養成理性消費的習慣,依然還會過度消費,背負起巨額的債務。這並不能怪支付寶,也不能怪其他的互聯網借貸平臺,問題出在用戶自己的身上。
如果壹個人不能理性的看待消費的問題,那麽永遠都不可能理性消費。因為過度的消費已經是壹種心理問題,僅僅只是通過支付寶的功能和政策的改變是不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