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難民”現象解析
“難民”從何時起開始湧現?
“動畫難民”真正的誕生或許要追溯到2013年春季開播的動畫《YUYU式》,但實際上在之前的日常系動畫例如《幸運星》、《南家三姐妹》、《向陽素描》、《K-ON!》、《GJ部》等作品開播時就已經初現苗頭。在日本最大的匿名揭示板“2CH”的動畫實況板或是“雙葉☆Channel”的二次元裏板中,都可以看到粉絲們在心愛的作品即將完結時悲痛欲絕的留言。而《YUYU式》為什麽說是“難民”誕生的契機呢?其實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①“難民”壹詞在動畫粉絲當中流傳並普及,從而導致的“常用化”
②有相同感受的“難民”們大量集中壹起進行交互,因而產生的“集團化”
③在推特或社交網站中訴苦成為最終的助力——“具現化”
特別是伴隨著社交媒體以及NICONICO動畫的興盛,曾經只能在特定的小範圍內進行交流的動畫迷們如今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表自己對作品的看法和感想,因此從側面推動了“難民”概念乃至新作動畫的擴散。至今為止有“或許會有跟我相同感觸的人吧……”這樣想法的人找到了同好,並發覺自己也是“難民”中的壹員後感到欣喜,這壹切都發生在《YUYU式》開播不久之後。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難民”問題甚至可以說就是網絡媒體進化的歷史縮影。
不斷增加的“難民”們
自從《YUYU式之後》,“難民”數量爆炸式增長。發生源主要在於尋求“講述可愛的女孩子們的平凡日常故事的動畫”的動畫迷身上,他們總是會在同類動畫之間進行大規模的遷徙。例如2013年夏季開播的《黃金拼圖》,2013年秋季開播的《悠哉日常大王》以及系列作品等,都在放送期間形成了各自的難民營,不斷地進行粉絲吸收,擴大規模。打個比方,若是某壹季度沒有類似的日常系作品,“難民”們就會自主離散,在下個季度的某部日常系動畫中又再次集結,就像遷徙壹般。在2014年春季開播的《請問您今天要來點兔子嗎?》可謂近年來“日常系”動畫之最,在日本形成了史上最大的難民營。相信這股“kokoro pyonpyon machi”熱潮大家都還留有深刻的印象。
科學地理解“難民”現象
為何會出現“難民”現象呢?作祟的其實是PADS(Post Anime Depression Syndrome)——追番燃盡綜合癥。此前我們也有報道過關於PADS的詳細癥狀,具體表現為由於平日裏壓力持續累積,在看完某壹部能讓自己感到“強烈滿足”的動畫後欲罷不能,結束後再也提不起幹勁去做其他事情。意誌喪失和情緒荒廢,對於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人際關系變得十分看淡。甚至對於人生也開始產生慢性不滿以及悲觀情緒,職場中將會帶來效率地下和工作怠慢的癥狀。
每周期待的日常系動畫迎來最終話,“至今為止可以從中汲取治愈養分的動畫將不復存在!”這壹事實會反向成為巨大的壓力。早上起不了床,不想去上班,酒精量日漸增多,情緒煩躁不安,最終對於工作和學業產生畏懼,從而開始逃避現實。唯壹的治療方法恐怕就是“繼續看動畫”了,這也被認為是“難民”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難民”現象正逐漸升級為現代病的高度。
“難民”現象帶來的好處與壞處
“難民”的遷徙常常會伴隨和先住民的沖突。例如正在熱播中的夏季新番《花舞少女》,在NICONICO動畫中這部作品徹底成為上個季度《請問您今天要來點兔子嗎?》的替代品,伴隨著“難民”們的大肆入侵,彈幕中時常會有刷屏、謾罵或嘲諷等低素質情況出現。雖然對待“難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方式,但把新的動畫節目當成是此前作品的替代品,並在進行比較後發言說它“並不令人滿意”、“很無聊”,這樣的行為任誰都會感到十分不快。這便是“難民”帶來的最主要危害。
然而“難民”問題也並非只有壞處。很顯然,若是能夠巧妙地牽引難民群體進入自己的作品,那麽將會在短時間內獲得數量龐大的觀眾以及粉絲群體。事實上文中所述的大部分被“難民”們席卷的作品都在商業上獲得了不小的成功,同時也帶動了原作的銷量,甚至於決定制作動畫第二季等。這壹切都源自粉絲們對於作品的熱愛。
那麽對待“難民”問題究竟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呢?有的網民建議道:可以將長達近30分鐘的動畫分成四份,以5分鐘泡面番的形式延長放送周期。事實上有許多“難民”就在彈幕中提出過這樣的建議。除此之外,短周期地發售OVA、番外篇等也是相當不錯的方案。但無論如何,想要讓制作方永遠只做同壹部作品是不太現實的,並且動畫化所需的原作庫存有朝壹日也會幹涸。身在如今這個日常系動畫當道的業界中,每壹部作品對渴望獲得“難民”們的支持,但日常系動畫作為釋放壓力的最佳手段,壹直霸占著這塊美味的蛋糕。可以的話,無論是“難民”也好,“先住民”也罷,不妨去嘗試壹下日常系動畫之外的作品,世界將會變得更加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