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膜分離技術在油田含油汙水處理中的應用探討?

膜分離技術在油田含油汙水處理中的應用探討?

油田在註水驅油過程中生成的大量汙水,采用以往的汙水處理工藝難以取得理想的水質。隨著膜分離技術的不斷進步,利用膜分離技術對含油汙水進行處理可以實現較好的處理效果,本文就該膜分離技術對於汙水處理展開探討。

當前,國內的大多數油田都進入高含水時期,註水驅油仍是提高原油產量的主要手段,隨著出水量的提高,在油田返回地面的采出水中會存有大量的含油汙水,為了實現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的再次回收利用的目標,如何投入較少的資金實現高效率地對油田含油汙水進行處理是擺在廣大石油工作者面前的壹道難題。

最近壹些年來,隨著分離膜的相關技術逐漸成熟起來,壹些專家學者進行了采用該技術處理油田汙水方面的研究,由於該技術與以往汙油分離方法進行比較來看,配套的處理設施較為簡便,比較易於實現有效地操作,具有很好的分離效率以及占用的能耗少等特點,是對油田汙水進行處理技術中的重要研發方向。

1膜分離技術在油田含油汙水處理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油田開采過程中返回地面的含油汙水中汙油的占比為每升1.2-100毫克,而溶解性固體總量在每升廢水中的比例為1000-1500毫克,有機汙染物含量為每升20-12250毫克。面對上述的汙染物,利用膜分離技術進行處理會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尤其對於有機物的汙染,比如,當汙油的含量處於每升200毫克時,有機汙染物的含量會大於每升5000毫克以及總懸浮固體含量會超過每升4000毫克,汙水處於該條件下,利用膜分離技術進行雜質的去除,很有可能對過濾膜的孔徑造成堵塞,減小了過濾膜的使用年限。過濾膜油田汙水處理技術如果在實際應用中取得更大的較果,應該結合其它的汙水處理工藝。

2利用膜分離技術處理含油汙水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2.1分離膜所應用到的材料以及孔徑的大小

對油田返吐出來的含油汙水進行處理時,為了使分離膜技術發揮出所起的作用,應該參照含油汙水具備的化學特性來確定分離膜的材料。含油汙水原油成分如果以分散的油滴以及浮油為主要成分,那麽過濾膜的孔徑應該確定在10-100微米區間的微濾膜。而當汙水中的油是由處於穩定狀態的乳化油以及溶解性質的油組成,應該選取具有親油性質的超濾膜。

2.2操作溫度以及壓力差

分離膜對汙水處理效果會受到所處的溫度條件影響,大多數情況下,30-50攝氏度是最佳的汙水處理溫度。采用過濾膜對含油汙水進行處理時,在膜的兩側應該施加壹個處於臨界狀態的操作壓力差,如果壓力差不大於臨界值,那麽滲透量會跟隨著壓力差的逐漸加大而上升。如果施加的壓力差值小於臨界值時,滲透量會由於壓力差的變大而減小。

2.3料液濃度以及流動的情況

分離膜對含油汙水處理時如果料液濃度不大時,過濾膜的通量與施加的壓力差成正比例關系。而當料液的濃度大於特定的數值以後,可以滲透的數量與壓力條件沒有直接關系,只與過濾膜面的流動速率有關。因為對料液的流動情況進行改變可以有利於提升膜分離汙水物質的工作效率,所以,應該參照過濾膜分離系統中進料液的實際情況,來選取科學合理地物料流動狀態,從而把過濾膜對含油汙水的處理效率實現進壹步的提高。

2.4膜汙染

所謂的對過濾膜造成汙染是指含油汙水中各類物質在膜體的表面形成物理、化學或者機械形式的作用而形成物質的沈積。過濾膜存在的汙染問題是膜分離技術無法得以大範圍推廣應用的制約因素,所以,在利用過濾膜分離技術對含油汙水進行處理必須要選用較為合理的過濾膜以及恰當地操作方法。

3含油汙水中膜分離技術處理工藝設計

對於油田註水過程中返吐到地面的含油汙水利用過濾膜技術進行隔離,把汙水中存在的有機物質以及汙油成分利用初級緩沖消毒以及催化氧化進行預處理,把汙水中存在的較大粒徑物質利用不同孔隙直徑等級的過濾膜實現二級的分離處理,實現處理後的含油汙水可以再次註入地層之中的目標。

3.1含油汙水的性質分析

油田註水所形成的含油汙水是壹種類型比較特別的工業廢水,具體的成分較為復雜,礦化程度很好,含有多種類型的有機物質。上述的這些特征為微生物的存在以及大量繁殖提供了溫床。處理有機物質所需的化學耗氧量的性能指標處於不穩定狀態,化學耗氧量是含油汙水處理過程中關鍵的參數,數值的多少成為過濾膜分離技術在對含油汙水處理過程中的重點。

3.2膜材料以及孔徑參數的選取

過濾膜組成材料是影響對含油汙水處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必須要對含油汙水中的成分進行仔細的研究分析,確定其具有化學特性,比如,應用微濾膜進行汙水處理應該選取中空纖維材料的過濾膜,主要有材料成分為無機陶瓷。而如果采用超濾膜以及納濾膜過濾技術就應該選用由高分子材料構成的過濾膜。對含油汙水進行過濾處理過程中,排出水的檢測指標有固體懸浮物質、酸堿度、有機物質含量、硫化物以及石油物質的含量等。在對其進行處理時應該根據物質顆粒的大小情況來確定過濾膜孔徑的尺寸,讓處理後的水質達到可以排放或者註入到地層的要求。

3.3含油汙水中各類有害物質處理程序

對含油汙水中存在的各類物質進行過濾消除主要有下面幾個程序:

1)利用緩沖消毒程序對含油汙水進行首次的處理,采用臭氧發生器來生成沒有再次汙染的臭氧氣體,之後把其輸入到含油的汙水之中,利用臭氧具備的殺滅微生物的作用來對有機物進行處理,而還具有隔離可燃氣體進入後續處理設備的功能。

處於懸浮狀態的油滴跟隨著生成的臭氧氣體***同上升而產生油膜或者油層,其油滴顆粒直徑不會小於100納米。當汙水液體處理靜止狀態時分散的油滴會處於懸浮狀態分布在汙水當中,通過壹定時間的靜置處理後會匯集成顆粒較大的油塊而漂浮於汙水上面,此時的油滴顆粒可達到10-100微米。

2)利用微濾膜實現對汙水壹次分離,該類型的過濾膜具備較高的處理效率、膜表面吸附的物質較少以及介質不容易脫落的特點,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微濾膜可以對汙水中的0.02-10微米的有機生物以及較小的離子進行濾除,乳化油滴也可以在該處理程序中實現隔離,因為具備的通量較大,可以應用在超濾膜以及納濾膜之前的處理工藝當中。超濾膜可以通過的物質直徑約為2-20納米,對於膠體、蛋白質以及病毒等分子量較大的物質可以實現有效地隔離。

3)含油汙水的第二次處理時應用納米級別的過濾膜,是為了把汙水中的鹽份進行濃縮然後把其去除掉,只有在該道程序之前排出的汙水達不到相應的水質標準方可采用,該處理程序是前續處理工藝的輔助程序,對於含油汙水質情況較為惡劣,存在的雜質成分較多的條件。納米膜的孔隙直徑為1-2納米,過濾分離的功能處於超濾以及反滲透的之間,實現對小分子量的有機物質、抗生素以及無機鹽的物質進行處理。

4結束語

利用膜分離技術對於油田註水過程中生成的含油汙水進行處理,可以實現綠色生態環保以及節能的目標,而且還可以把處理後的汙水進行再次回註到地層之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是利用膜分離技術在處理汙水時,還應該與多種水處理技術進行高效地結合,方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相信經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膜分離技術在油田含油汙水處理中的應用探討也是有了壹定的認識。歡迎登陸中達咨詢,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