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怎麽防止外來人員來蹭飯
食堂就餐卡
雖然如今僅有大食堂實行不對外開放的政策,但是學校此舉還是受到了上海交大師生甚至是食堂工作人員的歡迎。記者采訪了壹些正在大食堂用餐的師生,壹位王同學告訴記者,“今天來這裏吃飯的感覺明顯好了很多,首先就是吃飯時間不用排很長的隊伍,節約了不少時間。其次就是整個食堂的環境也好了很多,少了許多雜七雜八的社會人員。”而壹位劉老師則表示,“以前食堂裏外來人員進出多,經常會出現掉東西之類的事情,如今,至少大食堂的不安全系數大大降低了,感覺也就好了很多。”
與此同時,記者采訪了幾位食堂的工作人員。壹位收拾餐盤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天是禁外的壹天,因此工作量還看不出明顯的減少,但隨著這段過渡期的結束,工作量有可能會下降。”而壹位食堂的打飯師傅也告訴記者:“今天開始不對外開放了,我們在準備飯餐的量上就明顯減少了,畢竟以前要應對外來人員,做得少了就怕晚來的學生沒飯吃。現在只對師生開放,這個數量我們是能預計的,自然量也就好控制了,之前做多了賣不掉浪費的情況也就可以避免了。”
在記者的采訪中了解到,此前上海交大不少師生都向學校反映,希望學校辟出專用食堂僅用學生及教職員工使用。經校方合議決定,將徐匯校區內容量最大、服務設施較好的食堂辟為僅對持有校園卡的師生員工開放,不再在現場發售就餐券。對此,學校有關人士表示,在徐匯校區大食堂推出限制外來人員就餐的措施,並非權宜之計,將長期實施下去。
但是考慮到周邊白領的吃飯問題,上海交大徐匯校區保留了第三食堂以及部分食堂的某些樓面仍然提供外來人員的餐飲服務!
在學校念書的學子們會發現壹個現象,在食堂就餐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很多學校之外的外來人員,他們也跟著學生壹起排隊打飯,久而久之,食堂的人數非常擁擠甚至排隊成壹條長龍。
在南京各大高校,就存在數量不等的“蹭飯族”,有附近的上班族,還有拿著飯盒的大爺大媽。物美價廉、衛生放心是他們熱衷於蹭吃食堂的原因。面對蹭飯壹族,高校“心情復雜”。有的學校加收40%的管理費,有的嚴格控制校外人員就餐時間,有的表示要在保證師生正常就餐的情況下有限對外開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食堂因顏值高、菜品豐富廣為人知,被南京人稱為“網紅食堂”。在收銀臺處可以看到壹塊告知牌——《關於嚴格控制校外人員高峰期進入學校食堂就餐的通知》,上面寫著:為了充分保障校內師生利益,嚴格控制校外人員進入食堂用餐,自2018年9月17日起,校內各食堂在工作日就餐高峰期(11:30-12:30)只接受校園卡刷卡消費,取消現金購買方式。南京大學食堂壹角的收銀處,可以看到南京大學後勤服務集團膳食中心貼出的告示。現金消費的用餐者需要在此購買餐券,再前往銷售點購買飯菜。校外人員按學校規定收取40%管理費。在此收銀的工作人員表示,每天來購券的校外人員挺多的,賣出數十張不成問題。至於價格方面,韭菜苔、肉圓青菜湯、大雜燴和兩份烤鴨,份量兩個人吃足夠了,加了40%管理費後為28元。
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以及河海大學本部,這兩所高校的食堂,都支持微信和支付寶支付餐費。食堂大門敞開,讓這兩所學校贏得了許多“蹭飯族”的青睞。附近上班族和外校來旅遊的學生,都可以用手機支付。正因為如此,學校食堂的生意特別好。同時食堂菜肴價格相較於校外快餐店要便宜不少。在某連鎖快餐店,壹大葷兩素加米飯需要30元,而在高校食堂,兩大葷壹小葷兩素只要二十元左右。
對高校食堂裏的“蹭飯族”,市民又有什麽話想說?高校態度如何?有人認為在不影響師生就餐的前提下,高校食堂對社會大眾開放未嘗不可。因為外面壹些餐飲店不太健康,衛生方面也不是很放心,高校這塊兒管得比較嚴,即使加收40%管理費也比外面便宜;也有人覺得,和學生“爭飯”不可取,很多人都來學校吃飯,壹到飯點收銀排隊就很長,也不利於學校的管理。對於校外人員到高校食堂“蹭飯”的現象,各大高校相關工作人員都表示,外來人員進校用餐確實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同時不建議校外人員來就餐,保證師生用餐為先。
那麽網友怎麽看待這件事呢?
@十染:重點高校食堂是有補貼的,這個補貼給的是老師和學生,而並非校外人員,所以要嚴格刷卡不收現金,學生們也要學會拒絕,不要幫閑雜人等刷卡。
@土味研究生:站在壹個學生的角度,我是不希望有外人來和我們***用食堂的,他們來不排隊怎麽辦?我們沒飯吃怎麽辦?他們說“小夥子,妳這麽年輕,讓大媽先打飯吧”的時候我們怎麽辦?他們占著桌子我們站著沒位置怎麽辦?畢竟是大學食堂不叫社會食堂。
@chennings:高校食堂應該專用,不對外開放就可以,必須用校園卡結賬。講個題外話,如果體育場對外開放,廣場舞怕是又有新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