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如何盤古代發髻(沒有發膠如何盤起發髻)

如何盤古代發髻(沒有發膠如何盤起發髻)

前言

有人說: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不論男女,人們大多更喜歡美麗的事物,從原始社會人們用撿來的貝殼做飾品,到現在各種裝飾用品數不勝數,人類的進化史可以說就是人類的壹部愛美史。美麗對於人類來說是如此重要,對於女人來說則更是如此。

不論是古代女子還是現代女生,女人們都會花不少時間在穿衣打扮上,盡最大程度的運用各種方法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靚麗。而頭發作為直接影響整體形象的關鍵壹環,自然是不容忽視的。女子短發最易打理,但長發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了。在現代,女子盤發,往往會采用發膠等用品來幫忙固定,但古代並沒有發膠,那麽古代女子用什麽盤發呢?

壹、古代女子的盤發工具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古代女子壹生從不落發,這就造成了她們都擁有壹頭極其茂密的長發,所以盤發也成為了女子必不可少的“日常煩惱”。 而心靈手巧的姑娘則憑借簪、釵、櫛三種盤發工具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個三個工具在盤發史上的作用吧。

簪就三千繁華夢 ——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的笄因為樣式簡單粗陋,已無法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因此人們開始對笄進行改良,這才逐漸發展成了簪。

《後漢書·輿服誌》中記載:“黃金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壹尺,為簪珥。”

簪的主要原料為金屬,骨頭,玉石等物,然後在其成品上加上珠寶等裝飾物,讓它看起來更加美觀,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

關於簪,還有壹個玉簪搔頭的典故:西漢武帝有壹寵妃李氏,後世人稱之為李夫人,她是我國歷史上第壹位追封的漢武帝皇後。漢武帝劉徹對其十分寵愛,經常在她宮中留宿。

史書記載:有次,漢武帝前來看望李夫人,突然頭皮瘙癢難耐,就取下李夫人頭上玉簪用來搔頭。這壹典故成為壹段佳話,後世之人每每提起玉簪,大都會想起玉簪搔頭的典故,想起千年前壹位帝王與自己美麗妻子的愛情故事。

想必在如今大多數人的認知中,簪這種束發用品壹直都是女人的專屬飾品,男人從來不用。但其實不然,除了給女人做裝束外,簪作為壹種用途廣泛的束發產品也被古代男子使用。 因為古代男子大多需要配冠,所以這時簪子就發揮了作用——用來固定男子所帶的發冠。

這種男子佩戴的簪與女子佩戴的簪在設計上大不相同,女子的玉簪除了固定頭發外更加註重裝飾,所以外形大多比較精致。 而男子的簪則更加註重實用性,所以簪子上邊的裝飾就相對比較簡潔,且長度也比女子簪子要長。

清代以前男子需要束發,所以使用簪子的現象比較普遍,但清代後,由於清政府規定男子必須留陰陽頭,頭發都用發繩束成辮子,不需使用簪子,所以簪子就逐漸發展成女子專屬。

雲髻鳳釵——釵

自簪之後,為滿足人們對裝飾品的需求,我國勞動人們又發明了釵。釵是由兩股簪子組成的壹種新型頭飾,由珠翠與金銀制成各種造型的花鈿,釵的尾部常常會由流蘇吊墜來襯托,外形十分美麗,因此也受到人們的追捧。

釵,在很多古典文獻中都有被提及,由此可見釵的受歡迎程度以及普遍度。 釵在古代還會被戀人,夫妻當作信物。具體做法是女子將頭上釵子壹分為二,男女雙方各拿壹半,作為二人戀情的信物。

在白居易 《長恨歌》 中就曾提到唐明皇與楊貴妃就有相似做法。有關典故還有陸遊與其表妹唐婉,陸遊與唐婉從小青梅竹馬,長大時便結成夫妻,二人婚後生活十分恩愛,但卻因陸母阻撓而被迫分離,陸遊悲痛萬分,遂寫下著名詞作——釵頭鳳。

有關釵的典故還有很多,釵在古時的重要程度可見壹般。

梳篦為櫛——櫛

說過了簪和釵,接下來繼續向大家說下壹種固定頭發的飾品——櫛。 櫛是梳子與 子的總稱,它和我們如今的梳子壹樣具有梳發功能,但造型卻與現在所用梳子大不相同。

櫛外形可分上下兩部分來介紹,壹個完整的櫛上半部分是個半圓,下半部分則與梳子梳齒相同,只不過分布更加密集,數量更加繁多。櫛出現時間較早,所以櫛可以說其擁有極其濃厚的歷史氣息。

在當時,由於生產技術比較落後,裝飾用品稀少,所以櫛除了被當時的古代女子用來梳發外,還被充作裝飾物束在腦後。 這種發型雖沒有用簪,釵梳的發型精致,但卻有種特別之美,所以亦是壹種不錯的造型。

櫛在當時用途廣泛,但由於生產水平逐漸上升,生產技術不斷改進,人們能夠發明出更加精致的盤發飾品,相比於其它美麗好看的飾品,櫛就顯得有些簡陋,所以逐漸被人類淘汰,櫛逐漸消失在我們眼中。

現在的我們梳發都用改良過的梳子,也很難再用櫛做裝飾品,這就造成了我們很難在身邊見到櫛這種我國傳統工藝。但隨著如今保護傳統文化的觀念的盛行,相信櫛作為極具歷史氣息的工具壹定會再次盛行。

簪,釵,櫛三種盤發工具在我國古代用途十分廣泛,最常見的就是用它們來盤發。但除了被用來固定頭發外,因為自身外形美觀性,簪釵等飾品也常被人們用來裝飾頭發。 每當重大節日等場合,人們都會在發中戴上自己精心準備簪釵等飾品,再配上精致的妝容,壹個完美的節日就這樣度過。

二、古代版的發膠

眾所周知,發膠產生於國外,但其實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亦發明了壹種特殊的發膠,它就是盛行於我國古代的刨花水。古代女子除了用簪,釵,櫛等工藝產品盤發外,還會用刨花水來固定頭發,使其不易松散。

刨花水是用榆木刨出來的木花通過熱水浸泡而形成的粘液,具有定型作用。在梳發時,用手蘸些刨花水塗抹在頭上,能夠起到很好的定型作用。

刨花水簡單易做,價錢適當,因此成為古代女子盤發必不可少的固發道具。且因為制作過程采用純天然原料,無添加任何化學成分,刨花水也是壹款天然無汙產品,塗在頭上不僅能夠固定發型,還能增加頭發光澤,令頭發散發出淡淡的榆木香氣。

刨花水在古代極為盛行,就連慈禧太後都是它的忠實愛好者,每日護理頭發都要加些刨花水,這也讓她的頭發常年保持光滑柔順的狀態。

三、西洋發膠開始引入

簪,釵,櫛,刨花水對女子盤發的影響貫穿我國歷史幾千年,但至晚清時期,歐洲商品大量流入中國,這些傳統工藝被逐漸替代 。其中,對簪,釵,櫛以及刨花水的消失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當屬由歐洲人發明的發膠。

發膠由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歐洲人發明,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資本家將發膠裝入瓶中出口售賣,發膠因此傳入我國。受當時社會環境影響,發膠剛開始流入中國時只有少數人有能力購買,清朝最後壹代皇帝溥儀及皇後婉容都曾在當時穿西裝塗發膠。

但後來隨著歐洲商品輸入越來越多,發膠逐漸趨向平民化,普通百姓亦會購買發膠來修飾頭發。 發膠因為自身好用方便以及便宜的特點受到人們廣泛喜愛,再加上當時崇洋風氣的盛行,發膠取代了傳統的簪,釵,櫛以及刨花水,令這些我國傳統盤發工具的使用不再如晚清之前普遍。

西洋發膠的出現雖然逐漸替代了我國傳統盤發工具,但其對現代人發型的修飾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洋發膠也在不斷優化改良。如今的西洋發膠使用更加方便,對人們發型的修飾也更加完美。市面上的大多數西洋發膠都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不得不承認的是,傳統盤發產品無法做到這點。

總結

其實,在我看來,任何壹種文化都有它自身的優點,我們不能因為它某壹小小的缺點就堅決否定,要看到他們的閃光之處,對於簪釵等傳統盤發工具與發膠等新式盤發工具,我們都不能過於肯定或過於否定,取長補短才是最好的選擇。

參考文獻:

《後漢書》

《西京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