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新橋地區有哪些著名的老字號?
北新橋地區過去是居住在東北城壹帶的老北京人購物的地方,至明清時期,這裏的店鋪已很齊全,但遠不如東四地區繁榮。當時這壹帶的著名店鋪也不少,現摘要介紹兩個。
吳裕泰茶葉店吳裕泰茶葉店開辦於清光緒末年,是安徽吳姓人氏經營的,除此之外,還有前門大柵欄的吳德泰,崇文門外大街的吳鼎裕,宣武門內大街的吳恒瑞,西單的吳鼎和等。清末民初,北京的茶葉行,吳姓是個大茶商,人稱"茶葉吳"。
當年北京的內城居民,特別是八旗居民,飲茶是每天的愛好,早起、午飯後、晚飯後,都要泡茶飲茶。他們大多數人飲茶是為品茶,不是單純為解渴,而是講排場。與外城居民不同,外城居民品茶是少數,多數是為了解渴。因之,內城居民對茶葉的質量要求高。講究喝蓋碗茶,好茶葉。
吳裕泰的掌櫃叫吳紹墉,他經營有方,能根據不同階層之人的不同需要,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每年入春後,他就派專人到安徽采辦茶葉,自己雇工人薰制、拼配。所以,他的茶葉成本低,貨色好。
而且,吳裕泰在店堂裏設有品茶桌。在品茶桌上,擺放著幾個大碗,碗中放些茶葉樣子,任顧客選擇品嘗。滿意再買,不滿意可以不買。
此外,貨物齊全也是吳裕泰生意興隆的原因之壹,花茶、綠茶、紅茶、普洱茶等南北茶葉在吳裕泰均能買到。
天福齋豬肉醬肉鋪天福齋開業於清代末年,位於北新橋十字路口的北側路東。原來只是個小豬肉店,後來由於其自制的爐肉和爐肉丸子味道鮮美,深得北新橋壹帶居民的喜愛,生意逐漸擴大。
北新橋的人,既講究喝好茶又講究吃美味的飯菜。天福齋的爐肉燉粉條和爐肉丸子熬白菜非常合乎這壹帶居民的口味,因此受到他們的歡迎。天福齋的爐肉和爐肉丸子賣出名後,生意十分紅火,到民國年間就發展為三間門臉的大豬肉和醬肉鋪。
天福齋1956年參加公私合營,並入國營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