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同祿室人 同祿室人和妻子的區別,和妾的區別,最好詳細些……
具體在這
第 壹 世
杼,唐叔虞次子,周成王廿年丙辰歲(前1085年)七月十壹日子時誕生。周康王六年己卯歲(前1062年)愛封於楊,賜楊侯,為楊侯大夫,始以楊為姓。享年八十五歲。周穆王廿三年庚辰歲(前1001年)四月初八日醜時逝世。葬於弘農西門外,金龜形,乾山巽(xùn)向。
姒氏,周成王廿五年辛酉歲(前1080)二月初二日亥時誕生.葬同夫山。
杼,同祿室人姒氏,所生二子:伯沃、仲沃
第 二 世
楊伯沃,周康王廿三年丙申歲(前1045)三月初三日子時誕生。襲公爵。享年九十二歲。周孝王元年丁卯歲(前954)五月十四日未時逝世。葬於山東武昌府東門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胥 氏,周康王廿六年己亥歲(前1042)六月初六日卯時誕生。享年八十九歲。周孝王元年丁卯歲(前954)三月十壹日酉時逝世。葬同夫山。
伯沃,同祿室人胥氏,所生壹子:庚
楊仲沃,拜中卿大夫,同祿室人政氏,所生壹子:唐。
第 三 世
楊庚,周穆王元年戊午歲(前1023)四月二十日醜時誕生。襲祖爵,官拜中卿大夫。享年六十八歲。周懿王十壹年乙醜歲(前956)十月十六日卯時逝世。葬於山東武昌府南門外,虎形,寅山申向。
賁(bēn)氏,周穆王元年戊午歲(前1023)六月十壹日卯時誕生。享年七十歲。周孝王元年丁卯歲(前954)四月初八日酉時逝世。葬同夫山。
庚,同祿室人賁氏,所生三子:文、亶、亭
第 四 世
楊文,周穆王廿三年庚辰歲(前1001)正月初八日酉時誕生。襲侯爵。享年八十六歲。周夷王十年丙午歲(前915)正月十六日戌時逝世。謚(shì)青勤。葬於山東武昌府南門外,虎形,與父品棺。
山氏,周穆王廿三年庚辰歲(前1001)三月初十日子時誕生。享年六十九歲。周孝王廿三年己醜歲(前932)二月初二日亥時逝世。謚端夫人。葬於山東武昌府東門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文,同祿室人山氏,所生壹子:昭成
楊亶,為邑宰。同祿室人郗(xī)氏,所生五子:元始、
元發、重邑、應春、帶五
楊亭,官中都宰。同祿室人胥氏,所生三子:統伯、耀高、
渭明。
第 五 世
楊昭成,周***(gōng)王元年甲辰歲(前977)七月初十日子時誕生。襲公爵。享年七十三歲。周夷王廿壹年丁巳歲(前904)六月初十日卯時逝世。謚密察。葬於山東武昌府東門外,與母品棺。
宣氏,周***王二年乙巳歲(前976)五月十壹日寅時誕生。享年八十五歲。周夷王卅四年庚午歲(前891)四月二十五日醜時逝世。謚敬德夫人。葬同夫山。
昭成,同祿室人宣氏,所生四子:辛、康、京、襄
第 六 世
楊辛,官為家。同祿室人向氏,所生六子:冉、沈、杭、載、騫(qiān)、顏
楊康,周懿王十壹年乙醜歲(前956)九月十四日午時誕生。官王朝卿士大夫。享年六十四歲。周夷王卅三年己巳歲(前892)十二月二十日未時逝世。謚威烈。葬於古塘垇,牛形,庚山甲向。
柳氏,周懿王五年己未歲(前962)六月初十日亥時誕生。封慈德夫人。享年七十三歲。周夷王卅六年壬申歲(前889)正月二十日戌時逝世。葬同夫山。
康,同祿室人柳氏,所生壹子:紹甲
楊京,同祿室人禹氏,所生二子:羨明、羨光
楊襄,官及太傅。同祿室人華氏,所生四子:豐、禮、鰲(áo)、魯
第 七 世
楊紹甲,周夷王元年丁酉歲(前924)正月二十日戌時誕生。官禮部尚書,為上卿,(敕chì)命肇封為太祖楊侯。享年八十八歲。周厲王***和六年乙醜歲(前836)四月十八日酉時逝世。謚孝善。葬於山東樂陵縣南門外,蛇出洞形,辛山乙向。
鳳 氏,周夷王五年辛醜歲(前920)二月初壹日亥時誕生。封慈善夫人。享六十壹歲。周厲王廿年壬寅歲(前859)四月十五日酉時逝世。葬同夫山。
紹甲,同祿室人鳳氏,所生壹子:澗
第 八 世
楊澗,字尚父,周厲王十三年乙未歲(前866)六月十八日卯時誕生。周宣王二年乙亥歲(前826)敕命再封為太祖楊侯。事父至孝。享年六十壹歲。周宣王廿五年戊戌歲(前803)八月十五日卯時逝世。葬於南京西門外,魚鰍形,乾山巽向。
伊氏,周厲王十五年丁酉歲(前864)八月初八日醜時誕生。享年七十六歲。周宣王四十年癸醜歲(前788)五月初八日戌時逝世。葬同夫山。
澗,同祿室人伊氏,所生五子:寅、具、其、貝、興
第 九 世
楊其,周厲王***和三年壬戌歲(前839)三月初四日子時誕生。襲侯爵。享年六十二歲。周幽王五年甲子歲(前777)二月初八日未時逝世。謚明睿。葬於山東樂陵縣南門外,蛇出洞形辛山乙向。
史氏,周厲王***和三年壬戌歲(前839)五月二十日寅時誕生。封貞靜夫人。享年六十二歲。周幽王五年甲子歲(前777)十壹月二十日卯時逝世。葬於南京東門外,虎形。
其,同祿室人史氏,所生二子:丙宏、丁宏
楊寅,官衛國司馬。同祿室人衛氏,所生七子,後代移居江浙壹帶。
楊具,官齊國大夫。同祿室人勾氏,封賢肅夫人。所生壹子:
集茂
楊貝,官魯國上卿。同祿室人連氏,所生三子:元仁(善)、元義、元禮
楊興,官王朝中士。同祿室人貢氏,所生六子,失考。
第 十 世
楊丁宏,周宣王九年壬午歲(前819)正月初壹日戌時誕生。官授中大夫。享年七十八歲。周平王卅年庚子歲(前741)九月十二日未時逝世。葬於山東富足坪,庚山甲向。
仲孫氏,周宣王十年癸未歲(前818)二月初二日亥時誕生。享年六十八歲。周平王廿壹年辛卯歲(前750)十月二十五日未時逝世。葬同夫山。
丁宏,同祿室人仲孫氏,所生壹子:岑
楊丙宏,諱寬,襲祖侯爵。同祿室人安氏,所生五子:安泰、安遠、安忠、安友、安全
第 十 壹 世
楊岑,周宣王廿九年壬寅歲(前799)五月初四日戌時誕生。官授上卿。享年七十三歲。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歲(前726)九月十六日午時逝世。謚威嚴。葬於南京北門外,虎形,庚山甲向。
耿氏,周宣王卅年癸卯歲(前798)六月初八日未時誕生。享年七十二歲。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歲(前726)九月初四日戌時逝世。謚貞德夫人。葬同夫山。岑,同祿室人耿氏,所生壹子:懿宣
第 十 二 世
楊懿宣,周幽王六年乙醜歲(前776)正月十五日午時誕生.官授上卿大夫。享年七十二歲。周桓王十六年丁醜歲(前704)十壹月二十日申時逝世。葬於南京北門外,虎形。
斐氏,周幽王七年丙寅歲(前775)七月十五日子時誕生。享年七十三歲。周桓王十八年己卯歲(前702)四月十三日酉時逝世。謚敬德夫。葬同夫山。
懿宣,同祿室人斐氏,生子:來
第 十 三 世
楊來,周平王廿三年癸巳歲(前748)九月初九日午時誕生。官授國老。享年六十六歲。周莊王十五年己亥歲(前682)正月十五日寅時逝世。謚優裕。葬於山東富足坪,庚山甲向。
航氏,周平王廿四年甲午歲(前747)正月初三日午時誕生。享年六十六歲,周厘(xī)王元年庚子歲(前681)三月十二日未時逝世。謚敬德夫人。葬同夫山。
莊氏,(續弦)周平王廿五年乙未歲(前746)四月初四日午時誕生。享年六十七歲。周厘王三年壬寅歲(前679)九月二十日午時逝世。謚清靜夫人。葬同夫山。
來,同祿室人航、莊氏,莊氏生子:惠
第 十 四 世
楊惠,諱徽,周桓王二年癸亥歲(前718)八月十五日巳時誕生。授大司馬,官拜國老。享年七十九歲。周襄王十三年壬午歲(前639)十月初四日卯時逝世。謚易直。葬於山東富足坪,庚山甲向。
孟氏,周桓王三年甲子歲(前717)二月初二日亥時誕生。享年八十歲。周襄王十五年甲申歲(前637)十月二十日卯時逝世。謚貞德夫人。葬於山東洋坡坪口,仙人騎鶴形,醜山未向。
項氏,(續弦)周桓王三年甲子歲(前717)七月二十日子時誕生。享年八十歲。周襄王十五年甲申歲(前637)八月十八日卯時逝世。謚敬威夫人。葬同夫山。
惠,同祿室人孟、項氏,項氏生子:泰晰
第 十 五 世
楊泰晰,(聘),周莊王四年戊子歲(前693)三月十八日子時誕生。授楚丘(今河南滑縣東)令,政簡刑輕,民歌樂之。享年八十五歲。周匡王五年癸醜歲(前608)十壹月十壹日辰時逝世。謚和厚。葬於山東洋坡坪口,仙人騎鶴形,醜山未向。
亢(kàng)氏,周莊王三年丁亥歲(前694)十月二十六日未時誕生。享年七十五歲。周震王卅三年壬辰歲(前619)二月十五日寅時逝世。葬同夫山。
泰晰,同祿室人亢氏,所生六子:平溫、平淑、平濮、平英、平華、平芙
第 十 六 世
楊平芙,周惠王三年丁未歲(前674)四月初六日醜時誕生。授晉邑令。享年六十六歲。周匡王五年癸醜歲(前608)九月十六日吉時逝世。謚勤慎。葬於南京西門外,魚鰍形,申山寅向。
富氏,周惠王三年丁未歲(前674)十月十六日子時誕生。享年六十八歲。周定王元年乙卯歲(前606)十壹月十壹日申時逝世。謚貞肅夫人。葬同夫山。
平 芙,同祿室人富氏,所生二子:載、戴
楊平溫,同祿室人廣氏,所生二子:申吉、幀吉
楊平淑,同祿室人安氏,所生壹子:貞元
楊平濮,同祿室人巢(cháo)氏,所生四子:安宗、臨宗、尊宗、寅宗
楊平英,官拜大司寇。同祿室人衡氏,所生二子:奏韶、雲池
楊平華,同祿室人節氏,所生三子,長、次早逝,三子:戰
第 十 七 世
楊載,字錫富,周襄王元年庚午歲(前651)五月二十六日寅時誕生。授上卿大夫。享年七十三歲。周簡王八年癸未歲(前578)四月二十日午時逝世。葬於河南□□東門外,將軍鎮殿形,乾山巽向。
滑氏,周襄王元年庚午歲(前651)十壹月十八日寅時誕生。享年七十壹歲。周簡王六年辛巳歲(前580)三月十六日酉時逝世。謚敬德夫人。葬同夫山。
載,同祿室人滑氏,所生壹子:盛石
楊戴,同祿室人葉氏,所生七子:盛金、盛絲、盛竹、盛蘇(sū)、盛呂、盛林、盛夷
第 十 八 世
楊盛石,周襄王廿三年壬辰歲(前629)四月初九日醜時誕生。享年壹百歲。周景王十五年辛未歲(前530)二月初五日子時逝世。謚文壽。葬於河南□□東門外,乾山巽向。
燕氏,周襄王廿三年壬辰歲(前629)九月二十六日寅時誕生。享年六十八歲。周靈王十壹年庚子歲(前561)八月十八日巳時逝世。葬同夫山。
盛石,同祿室人燕氏,所生八子:雅、樂、快、渠、悟、呈、歡、江
第 十 九 世
楊歡,周定王元年乙卯歲(前606)六月初七日亥時誕生。授太師少保、周上大夫。享年七十八歲。周景王十七年癸酉歲(前528)八月初壹日子時逝世。葬於山東濟東坪,虎形,乙山辛向。
傲氏,周定王十壹年乙醜歲(前596)七月二十日子時誕生。享年六十八歲。周景王十七年癸酉歲(前528)十二月二十日巳時逝世。謚慈善夫人。葬同夫山。
歡,同祿室人傲氏,所生三子:孟洪、仲洪、季洪
楊雅,官吳大夫。同祿室人弓氏,所生五子:公輔、公官、公臣、公弼、公更
楊樂,同祿室人房氏,所生三子:衍玉、衍鏢(琮)、衍瑛(璜)
楊快,同祿室人支氏,所生二子:玉席、玉善
楊渠,諱誌學,官拜大司空。同祿室人畢氏,所生四子:泰朝、殿朝,三子失考,宇朝
楊悟,為燕國邑宰。同祿室人公冶氏,所生三子:立瑞、立端、立竣
楊呈,同祿室人耿氏,所生二子:泰蕃、泰萃
楊江,同祿室人喬氏,所生五子:通、達、逵、選、暹(xiān)
第 二 十 世
楊季洪,周靈王七年丙申歲(前565)十壹月十二日辰時誕生。襲侯爵。享年六十四歲。周敬王十九年庚子歲(前501)十二月十四日酉時逝世。謚英敏。葬於山東濟東坪,虎形,乙山辛向。
甚氏,周靈王七年丙申歲(前565)十二月初八日巳時誕生。享年六十五歲。周敬王廿年辛醜歲(前500)三月二十日辰時逝世。謚英敏夫人。葬同夫山。
季 洪,同祿室人甚氏,所生壹子:東蓮
楊孟洪,同祿室人鈕氏,所生六子:東蘭、東英、東果、東芬、東菊、東茂
楊仲洪,同祿室人竹氏,所生二子:秀蘭、秀蓮
第 二 十 壹 世
楊東蓮,周敬王八年己醜歲(前512)四月初八日酉時誕生。贈襲父爵。享年七十七歲。周考王六年丙午歲(前435)十二月二十日卯時逝世。謚英武。葬於江西九龍潭九龍嶺,鴉形,亥山巳向。
紹 氏,周敬王十八年己亥歲(前502)八月初八日醜時誕生。贈慈德夫人。享年七十三歲。周考王十二年壬子歲(前429)四月初四日酉時逝世。葬同夫山。
東 蓮,同祿室人紹氏,所生壹子:定悼
第 二 十 二 世
楊定悼,字叔向,周貞定王十四年丙戌歲(前455)正月初二日午時誕生。贈襲父爵。享年六十八歲。在晉國內亂中,連同十四個兒子被強晉所殺,時為周安王十五年甲午歲(前387)十二月二十四日酉時。謚清勤。葬於山東樂陵縣城南門外,牛形,醜山未向。
公孫氏,周貞定王廿八年庚子歲(前441)三月初三日子時誕生。贈清勤夫人。在晉國內亂中,公孫氏及其十三子伯僑幸被家人古逢吉搭救,投靠晉國賢士大夫習。為掩護母子倆,公孫氏與習拜為兄妹,習稱伯僑為外甥;伯僑改名為文實。大夫習畏懼晉國六卿的強盛,讓公孫氏母子歸附周。享年九十三歲。周顯王廿壹年癸酉歲(前348)四月初六日醜時逝世。葬於江西九龍山九龍嶺,海螺形,醜山未向。定悼,同祿室人公孫氏,所生十五子,存十三子伯僑,其余為晉所殺。
第 二 十 三 世
楊伯僑,字文實,周安王五年甲申歲(前397)七月十五時午時誕生。傳說伯僑生時,兩手合而不開,百日之後,兩手忽開,左手紋有“木”字,右手紋有“易”字,乃合為“楊”也。母子歸周,周王念及楊氏歷代功勛,敕命仍封於楊,承繼乃祖爵位,為楊侯太祖,贈名碩公。所以譜書有以伯僑為楊姓始祖的。享年八十二歲。周慎靚(jìng)王六年丙午歲(前315)十二月十四日酉時逝世。謚賢敬。葬於古崗,人形,醜山未向。
於氏,周安王十四年癸巳歲(前388)八月廿五時醜時誕生。封敬賢夫人。享年七十二歲。周慎靚王五年乙巳歲(前316)十月十四日卯時逝世。葬同夫山。
伯僑,同祿室人於氏,所生三子:誌遜、誌近、誌述
第 二 十 四 世
楊誌遜,字子謙,周顯王十壹年癸亥歲(前358)六月初二日申時誕生。敕封左衛將軍,襲侯爵。享年八十八歲。周赧(nǎn)王五十五年辛醜歲(前270)十二月三十日申時逝世。葬於古崗,人形,醜山未向。
姜氏,周顯王十四年丙寅歲(前355)三月十八日申時誕生。享年五十八歲。周赧王十七年癸亥歲(前298)十月二十日卯時逝世。葬於古龍潭,貓兒洗面形,甲山庚向。
曾氏,(繼妣)周顯王十六年戊辰歲(前353)十壹月二十日申時誕生。享年五十五歲。周赧王廿壹年丁卯歲(前294)四月初八日酉時逝世。葬同夫山。
誌遜,同祿室人姜、曾氏,曾氏所生壹子:章
楊誌近,字子恭,為邑宰。同祿室人夏氏,所生三子:德斐、佩德、佩紳
楊誌述,字子選,為令尹。同祿室人李氏,所生二子:斐文、斐章
第 二 十 五 世
楊 章,字道斐,生當戰國時期,居於華陰,後遷往北京順天府大興縣。與其父相繼為周顯王、慎靚王左右將軍。章,同祿室人姜氏,所生三子:款、凝、朗
第 二 十 六 世
楊款,字宏哲,周赧王四十八年甲午歲(前267)七月初十日辰時誕生。封秦國上卿。享年七十三歲。漢惠帝元年丁未歲(前194)二月初二日亥時逝世。葬於山東□□南門外,蛇形,乾山巽向。
曾氏,周赧王五十年丙申歲(前265)十月初二日子時誕生。封敬德夫人。享年七十壹歲。漢惠帝元年丁未歲(前194)正月初二日亥時逝世。葬於山東湖塘,牛形,申山寅向。
款,同祿室人曾氏,所生四子:顯、碩、顧、順
楊凝,字宏誌,為韓襄王將。守修武,子孫因居河內。
凝,同祿室人文氏,所生壹子:灝(hào)
楊朗,字宏穎,為秦將。封臨晉侯,子孫因居鳳翔。
朗,同祿室人宗氏,所生二子:題、順
第 二 十 七 世
楊碩,字佳青(壹曰太初)秦始皇帝三年丁巳歲(前244)三月初三日申時誕生。始皇帝征召不赴,隱居華陰。漢高祖劉邦攻下鹹陽,駐軍壩上時,聘請他從軍征伐,官封太史。享年六十八歲。漢文帝四年乙醜歲(前176)十二月初二日巳時逝世。葬於江西九龍山,仙人獻掌形,丙山壬向。
胡氏,秦始皇帝八年壬戌歲(前239)四月初八日酉時誕生。封太史夫人。享年七十四歲。漢文帝十五年丙子歲(前165)二月二十日卯時逝世。葬於江西□□南門外,葫蘆形,申山寅向。
碩,同祿室人胡氏,所生八子:晏、奮、彪、倏、熊、喜、鹯(zhān)、魋(tuí)
楊顧,字佳郁,同祿室人榮氏,所生四子:謹修、慎修、
重修、縉修
楊順,字佳隆,同祿室人□氏,所生六子:縉貴、縉仰、
縉任、縉授,五、六失考。
第 二 十 八 世
楊喜,字德嘉,號初羅,漢王(高帝)二年(前205)以郎中騎從起杜,後從灌嬰***斬項羽,正月己酉(前202)封赤泉侯。漢文帝十壹年壬申歲(前169)逝世。謚嚴威。葬於江西大塘,鵝形,乾山巽向。
陳氏,漢文帝十壹年壬申歲(前169)逝世。葬同夫山。
喜,同祿室人陳氏,所生二子:敷、致
第 二 十 九 世
楊敷,字伯宣,漢文帝十二年癸酉歲(前168)襲侯爵。漢景帝三年丁亥歲(前154)逝世。謚忠定。葬於江西大塘,鵝形,乾山巽向。
陳氏,蔡氏,葬同夫山,陳氏之右為蔡氏。
敷,同祿室人蔡氏,所生三子:哲、胤(yìn)、衡
楊致,字伯□,子嗣徒居江南。
第 三 十 世
楊胤,字嗣宗、又名無害,漢景帝四年戊子歲(前153)襲侯爵。元光二年(前133)獲罪,免。享年六十四歲。謚忠賢。葬於洋坡河崗後,牛形,未山醜向。
李氏,謚忠賢夫人。享年七十四歲。葬同夫山。
胤,同祿室人李氏,所生四子:敞、昌、偉、泰
楊哲,字嗣祖,同祿室人李氏,所生壹子:挺秀,徙江南。
楊衡,字嗣德,同祿室人丁氏,所生五子,均徙江南。
第 三 十 壹 世
楊敞,字子明,初為大將軍霍光部屬,光甚愛之。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二月乙醜,由大司農遷禦史大夫。元鳳六年拜為丞相,封安平侯。元平元年(前74)四月昭帝崩。繼位的昌邑王淫亂無道,二十七日後,敞公、霍光等將他廢黜,擁立漢宣帝。是年八月己巳日逝世。謚敬。葬於石子嶺,虎形,甲山庚向。
司馬氏,大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之女。霍光等***謀廢黜昌邑王時,派大司農田延年報知敞公,公驚,甚猶豫。夫人由東廂房出,對公曰:“此國之大事,今已議定,來報君侯,君侯猶豫不決,先事誅。”公於是毅然決定遵從大將軍,***同廢黜了昌邑王。(見於《漢書》)
敞,同祿室人司馬氏,所生五子:忠、誠、君、皇、惲
楊昌,字子朝,同祿室人黑氏,所生三子,移居江浙。
楊偉,字子朔,同祿室人鮑氏,所生二子:羨良、羨善
楊泰,字子聯,同祿室人藺氏,所生四子:崗誠、崗良、崗中、崗喜
第 三 十 二 世
楊惲,字孟藎,號子幼,為司馬遷之外甥。習《太史公書》,好史學。漢宣帝時任左曹,上書告發霍禹(霍光之子)謀反,元康元年(前65)八月乙醜日受封平通侯,升中郎將。神爵元年(前61)為諸吏光祿勛。輕財好義,為官廉潔無私。恃才傲物,“性刻害,好發人陰伏”,因事牽連,於五鳳二年(前56)以“誹謗政治”被免官奪爵,廢為庶人。“既失爵位,家居治產業,起室宅,以財自娛。”後因在《報孫會宗書》中抒發憤懣,得罪漢宣王,五鳳四年丁卯歲(前54)遭腰斬。其《報孫會宗書》有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爵為平通侯,總領從官,與聞政事。”子孫為避仇,曾改姓“惲”。
惲,同祿室人藺氏,所生五子:譚、論、訥、征(zhēng)、奇
楊忠,字孟蘭,承襲安平侯,同祿室人淳於氏,所生二子:見錫、見利
楊誠,字孟艾,同祿室人關氏,所生壹子:見龍
楊君,字孟蓮,同祿室人□氏,所生三子:鶴臯、雁臯、鵬臯
楊皇,字孟茂,同祿室人褚氏,所生六子:見田、在田、余失考。
第 三 十 三 世
楊譚,字獻美,亦忠公嗣子。漢宣帝元康三年(前64)襲侯爵。五鳳四年(前54)因惲故,坐為典屬國。享年七十四歲。葬於山東富足坪,艮山坤向。
石氏,封忠獻夫人。享年七十二歲。葬同夫山。
譚,同祿室人石氏,所生二子:寶、並(字惟美)
楊論,字獻義,同祿室人上官氏,所生七子:來聘、來鳳、來儀、余失考。
楊訥,字獻□,同祿室人晏氏,所生三子:敬業、裕業、全業
楊征,字獻羔,同祿室人邱氏,所生壹子:百來
楊奇,字獻熙,同祿室人酉儲氏,所生四子:學業、
學文、學儒、學士
第 三 十 四 世
楊寶,字惟善、又作惟淵,習《歐陽尚書》。漢哀帝、平帝時(前6~8)隱居教授。居攝二年(7),與龔勝等被王莽征召,遁逃不知所處。光武帝高其節。建武中(25~57)公車特征,因年老多病,不能應征。享年七十八歲。逝世於家中。葬於華陰朱家山,龍形,丙山壬向。
據《續齊諧記》記載,寶公九歲時在華山北面救回壹被鴟鸮(chīxiāo)搏擊的黃雀,放巾箱中,專用黃花餵養壹百多天,毛羽長成才飛去。當夜,寶公夢中見壹黃衣童子前來,壹拜再拜,說:“我是西天王母的使者,前往東海蓬萊,途中為鴟鸮所搏,君仁愛拯救,實感成濟。”於是取出四枚白環送寶公,說:“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公,當如此環矣。”
王氏,享年八十九歲。封清廉夫人。葬於江西湖口縣桂良村,未山醜向。
寶,同祿室人王氏,所生三子:霖、震、霆
第 三 十 五 世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從小好學,曾從太常桓郁學《歐陽尚書》,明經博覽,無不窮究。當時學界譽之為“關西孔子楊伯起。”長期隱居於今之河南湖城縣,教授二十多年而不答州郡禮命,眾人謂之晚暮。五十歲才開始做州郡長官,授司徒,出任荊州刺史,東萊、涿郡太守。震公赴東萊(今山東掖(yè)縣)上任途經昌邑,夜間,昌邑縣令王密(震公以前在荊州舉薦提拔的茂才)懷揣黃金十斤,前來贈給震公。震公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說:“暮夜無知者。”公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十分慚愧地走了。震公廉誡 “四知”,即我楊姓為官從政,清白傳家的玉律,“四知堂”亦由此而來。
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征入為太仆、太常,永寧元年(120)為司徒,延光二年(123)拜為太尉。震公為官二十多年,公正廉明,不受私謁,子孫粗茶淡飯,外出步行,艱苦樸素。故舊長者勸他為兒孫置辦產業,他卻不肯,並且說:“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他屢屢忠言直諫,上書皇帝,指陳朝政得失,痛恨奸佞(nìng)當權。延光三年(124),為中常侍樊豐等***譖(zèn)謀害,誣以不軌,解職遣歸本郡。行至京城(洛陽)西門外幾陽亭,震公慷慨地對孩子和家人們說:“死者土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bì)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冢(zhǒng)次,勿設祭祠。”於是飲鴆(zhèn,毒酒)而亡。時年七十余。弘農太守移良承樊豐等旨意,派人在陜縣截留震公靈柩,暴棺於道旁;把他的兒子們貶為郵差,百姓無不為之落淚。
壹年後,順帝即位,樊豐等被誅,震公冤方得昭雪。皇上降昭,升二子為郎,贈錢百萬,以禮改葬。葬前十多天,有大鳥高丈余,飛來停在震公靈前,不停地擡首低頭,淒厲悲鳴,淚下沾地,葬畢才飛去。漢順帝感動不已,下詔祭奠。初葬於華陰潼亭,墓在今陜西潼關西大道之北,立有碑,墓前尚有當時人們立的石鳥像。後來改葬四川成都府西門外,黃龍出洞形,辰山戌向。
邴(bǐng)氏,享年七十六歲。封清德夫人。葬同夫山。
震,同祿室人王氏,所生三子:牧、裏、讓,邴氏,所生二子:秉、奉
楊霖,字文起,又名時,同祿室人牧氏,所生四子:聰、睿(ruì)、智、毅。徙成都。
楊霆,字永朗,又名衡、霜,同祿室人殷氏,所生三子:甘、澤、雲。徙萬縣。
第 三 十 六 世
楊秉,字叔節,震公中子,漢和帝永元三年辛卯歲(91)誕生。少傳父業,兼明《京氏易》,博通書傳,常隱居教授。年四十余,乃應司空征召,拜待禦史,頻出為豫、荊、徐、兗(yǎn)四州刺史,遷任城相。居官清白,有其父之風。史稱“自為刺史,二千石(dàn)計日受奉,余祿不入私門。”有故舊部下以百萬錢相送,他閉門不受。
桓帝即位(147),秉公以明《尚書》征入侍講,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將,遷侍中、尚書。元嘉二年(152)拜太仆,遷太常。延熹五年(162)冬拜太尉。那時宦官專權,奸佞當道,竟相貪臟枉法,荒淫無度,朝野嗟怨。秉公上言規諫,整肅朝綱,舉發不法太守、刺史等五十余人,或死或免,皆受重罰,天下肅然。秉公天生不飲酒。夫人早喪而不復娶,所在以淳白稱。他曾從容地對人說:“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
漢桓帝延熹八年(165)逝世,享年七十四歲。賜塋陪陵。
秉,同祿室人□氏,所生子:賜
楊牧,字孟信,震公長子,富波侯,荊州刺史。生二子:統、馥(fù)
楊奉,字季叔,震公少子,車騎將軍。同祿室人邴氏,所生
壹子:敷,又名敬
第 三 十 七 世
楊賜,字伯獻,少傳家學,篤(dǔ)誌博聞。常退居隱約,教授門徒,不答州郡禮命。後大將軍梁冀征召為幕僚,非其好也。公車征不至,連辭三公之命。後以司空高第,再遷侍中、越騎校尉。漢建寧初(168),靈帝當受學,三公舉賜,乃侍講《尚書》於華光殿。遷少府、光綠勛。光和五年(182)拜太尉,封臨晉侯。有祖父廉潔之風,屢上言請抑宦官之勢,削權臣之權。中平二年(185)九月逝世。皇上為他戴孝,三天不臨朝,策曰:“故司空臨晉侯賜,華嶽所挺,九德純備,三葉宰相,輔國以忠。朕昔初載,授道帷幄,遂階成勛,以陟(zhì)大猷。師範之功,昭於內外;庶官之務,勞亦勤止。七在卿校,殊位特進(特進,位在三公之下);五登袞職,弭(mǐ,平息)難乂(yì,治理)寧。雖受茅土,未答爵勛,哲人其萎,將誰諮度!朕甚懼焉。禮設殊等,物有服章。今使左中郎將郭儀持節追位特進,贈司空驃騎將軍印綬。”謚文烈侯。葬於舊(祖)塋。
賜,同祿室人□氏,生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