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認為手術臺是什麽意思?
白求恩認為手術臺就是醫生打仗的陣地,搶救傷員就是打仗。
白求恩來到中國後,有壹次,他在病房裏看到壹個小護士給傷員換藥,發現藥瓶裏裝的藥與藥瓶上標簽名稱不壹致,也就是說,藥瓶裏的藥不是應該用的藥,如果藥用錯了,會出問題的。白求恩嚴肅地批評了那個小護士,告訴她,做事這樣馬虎,會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標簽刮掉,並說:“我們要對同誌負責,以後不允許再出現這種情況。” 小護士挨了批評,臉漲得通紅,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白求恩心裏很生氣,但他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請妳原諒我脾氣不好,可是,做衛生工作不認真,不嚴格要求不行啊!”事後,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擴展資料:
1939年夏,白求恩在晉察冀衛生學校學習,講授《野戰外科示範課》。剛壹上課,白求恩先對護士趙沖說,把“盧溝橋”打開。“盧溝橋”是白求恩為野戰手術而設計的壹種橋型木架,搭在馬背上,壹頭裝藥品,壹頭裝器械。
護士把“盧溝橋”搬下來,拿出東西,不壹會,手術臺、換藥臺、器械筒、藥瓶車、洗手盆等壹壹就緒,醫生、護士、司藥、擔架員、記錄員各就各位,簡易手術室就布置好了。下壹步是示範傷員進入手術的過程,傷員從門外擡入、搬動、解繃帶、檢查傷情、換藥、包紮或手術都井然有序。
第三步是手術室的撤收,全部用品有條不紊地歸位,最後把“盧溝橋”馱到馬背上。 白求恩大夫說,當壹名好醫生不僅要技術好,還要時刻準備上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