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的產生機理
深入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對細胞膜的作用過程,並不是簡單的“分子嵌塞作用”,而是通過毒素與膜上專壹性受體結合。再通過關閉機制(gating mechanism)使通道關閉,河豚毒素作用於毒素受體(RTOX),可使h閘門(h—gate)關閉,阻滯鈉離子通過細胞膜,使細胞膜失去極化狀態,從而抑制甚至阻斷了神經壹肌肉的傳導過程,導致神經肌肉活動障礙,嚴重者可發生麻痹狀態。類似箭毒樣作用,最後可引起呼吸中樞麻痹使呼吸停止,血管中樞麻痹,可引起血壓下降,脈搏遲緩。最終因呼吸停止和循環衰竭而死亡。
河豚毒素中毒主要表現為神經中樞和神經末梢的麻痹。壹般先是感覺神經麻痹,繼而運動神經麻痹,使肢體無力甚至不能運動。血管中樞麻痹引起血壓下降,脈搏遲緩。呼吸中樞麻痹導致呼吸停止而死亡。此外,河豚毒素還可作用於胃腸道粘膜,引起急性胃腸炎癥狀。並能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
河豚毒素是神經細胞膜藥物研究的標準工具藥,臨床上用於治療各種神經肌肉痛、創傷及癌痛,腸胃及破傷風痙攣等。也用於局部麻醉藥及神經性漢森(Hansen)型疾病等。top
臨床表現:潛伏期短,壹般為30分鐘至3小時,病程發展迅速。中毒者首訴局部皮膚“麻或刺痛感”,以後延及手指及腳趾,再到四肢的其他部位,麻感逐漸加重。有些患者沂說身體好象有“漂浮”感。
1.神經系統:口唇、舌尖麻木,舌和喉嚨蒼白,並且有蟻走和辛辣感,繼則全身麻木,肌肉顫搐,***濟失調,四肢無力癱瘓,最後進入廣泛的肌肉麻痹:咽和喉最先麻痹,導致失音和吞咽困難,以後語言能力喪失,最後眼球固定,且常伴以驚厥。從發病到死亡,整個過程患者始終神誌清楚,敏銳,但也有部分患者呈昏迷狀態。
2.消化系統:癥狀出現早,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和上腹部痛。嚴重者可出現稀水樣大便、血便等癥狀。
3.呼吸系統:初始為呼吸窘迫、呼吸頻率增高、鼻孔搐動、以及呼吸淺表。以後,呼吸窘迫變得非常明顯,並出現嘴唇、四肢和身體發紺,最後,呼吸肌進行性上行麻痹,成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壹。
4.循環系統:心前區疼痛、脈率加速、細弱,出現多種心律失常,血壓下降,最終導致循環衰竭。
5.視覺系統:開始瞳孔收縮,以後散大,隨著癥狀加重,眼球固定,瞳孔和角膜反射喪失。
據日本統計資料表明,河豚魚中毒,死亡率為60%。且死亡多發生在中毒後6~24小時內,若能存活24小時以上,則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