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後為什麽嫁給親兒子
呂雉自己的兒子和孫女是惠帝劉英和張艷,張艷的母親是盧淵公主,盧淵公主是惠帝的妹妹。換句話說,惠帝實際上是張艷的親叔叔,但呂後讓張艷成為了惠帝的皇後。
我叔叔帶走他侄女已經夠讓人震驚的了。更重要的是,當惠帝和張艷結婚時,張艷只有12歲。表面上看,這是如此不可思議,可以用不正常來形容,但問題是,這是必然的結果。
因為天皇處於世界權力聚集的中心。所以帝國的權力是以皇帝為中心分布的。壹切都顯而易見,無論誰成為惠帝的女王,她父親、叔叔和兄弟們的權力都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事實上,在漢朝,外戚壹直是最重要的利益集團。
眾所周知,在惠帝統治時期,呂後作為強勢的太後和外戚集團的首領,壹直在打壓惠帝的勢力。但問題是,如果惠帝女王出身於軍政巨子的家庭,就會有壹個軍政巨子的突然崛起,而這個軍政巨子的崛起也會挑戰呂後的合法地位。
因為,皇帝的妻子、公公、姐夫突然成了暴發戶之後,就和皇帝的母親、叔伯們放在了壹起,這就意味著兩個外戚並存。那麽,他們之間的權力應該如何分配呢?不管怎麽分配,他們之間的矛盾自然會產生。那麽惠帝自然可以利用原力擴大他的權力。
在這種背景下,呂後為惠帝找到了壹個奇怪的女王。張燕是呂後的外孫女,也是壹個12歲的女孩,所以呂後自然是她的主要法定監護人。
有人可能會說,鹿苑公主和張傲(前趙王)是張艷的主要法定監護人。然而公和張敖壹直生活在的羽翼下。因為,如果沒有呂後的強烈勸阻,恐怕張敖在削藩時就被劉邦殺死了。而且,如果沒有呂後的強烈勸阻,恐怕鹿苑公主早已在匈奴單於的帳下任閼氏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惠帝迎娶張艷為皇後後,他就失去了用妻子的力量制約母親力量的機會。因為,這兩股力量的領導者是呂後。對呂後來說,當張騫成為惠帝皇後後,盧氏家族的地位會在無形中得到提升,呂後的勢力也會更加穩固。
/838ba61ea8d3fd1f44da0944204e251f94ca5ff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