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徐工、三壹爭相發力!全球礦山機械誰執牛耳?
此前,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全球礦山機械行業尤其是高端市場壹直由歐美企業所壟斷,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伴隨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推進,國內礦山機械品牌逐步走上了規範化、規模化發展之路,以徐工、中聯重科、三壹等為代表的壹大批實力企業強勢崛起,推動行業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更推動全球礦山機械行業風雲再起、格局重塑。
要說重塑礦山機械行業格局,不得不提國內裝備制造巨頭中聯重科。
2020年12月18日,中聯重科召集二百余名礦山機械行業精英齊聚長沙,在萬眾矚目下,重磅發布了智能化、大型化、成套化的礦山產品,以齊全的產品線和超強的系統集成能力,展示了其打造行業新格局、新模式的雄心。
近年來,國內礦山開采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政府對礦山行業要求不斷提高,由此導致礦山機械行業智能化、大型化、成套化的趨勢愈演愈烈。當此之時,作為行業領軍者的中聯重科挺身而出,率先向終端客戶提供可靠安全、系統集成、壹站式體驗的成套礦山機械,以全新潮流引領行業模式變革,可謂恰逢其時。
當然,新模式、新格局的打造絕非易事,除了需要前瞻的戰略眼光,背後更要有超強的實力為依托,厚積方能薄發。而中聯重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壹點,離不開其深厚的技術沈澱與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
話說中聯重科在礦山機械領域的布局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的建工部機械施工總局;1987年,中聯重科的前身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組織牽頭的“年產千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項目”榮獲國務院頒發的重大技術裝備大獎。再後來,借助收購陜西新黃工、華泰重工、上海金路,中聯重科壹步步完善並提升了采礦設備、破碎篩分設備和物料輸送設備等領域的產品布局和技術實力。
傳承創新,憑借整體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布局,中聯重科礦山機械產品已經覆蓋鉆孔直徑76-152mm的礦用鉆機、70-300 噸礦用挖掘機、70-230 噸礦用自卸車、40 立方礦用灑水車、全系列移動式破碎篩分站、全系列破碎機和機制砂石系統以及物料輸送系統等成套設備,為礦山用戶提供集穿孔、挖裝、運輸、破碎為壹體的露天礦成套設備供應方案。
壹花獨放不是春!想要改變全球礦山機械行業格局,單憑某壹品牌壹己之力,顯然力有未逮。正如前文所言,正是壹大批實力企業的強勢崛起,才推動國內礦山機械行業實現了質的飛躍,並最終推動全球行業格局的重塑。
來看三壹。三壹的礦山機械業務,主要歸於三壹國際旗下的三壹重裝,其專業從事礦山機械、煤炭掘、采、運成套設備研發、制造及銷售。近年來,三壹重裝開足馬力,昂首前行於“由傳統煤機設備制造商向全球礦山和物流裝備及整體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的征途上。在智慧礦山領域,公司早在2018年就專門在北京成立了三壹智礦 科技 有限公司,以“數字礦山、智慧礦山、綠色礦山”為理念,主攻露天礦無人駕駛機械設備、井工礦智能礦綜采機械設備、雲智能調度平臺,旨在為客戶提供壹整套集動態監控、數據挖掘分析、運營管理為壹體的智慧礦山運營服務,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壹個完整的智慧礦山運營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的能源高效綠色開采,最終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此外,三壹在礦用挖掘機的開發上,也步步突破,成效卓著。2020年,SY870H、SY980H、SY1250H三款超大挖在昆山產業園區下線,進壹步增強公司在超大挖領域的競爭能力。以SY1250H為例,其繼承大挖多年品質和技術積累沈澱,主要為大型露天礦和土石方工程提供土方剝離、礦石采裝開發的新產品,在可靠性、燃油消耗、作業效率、操控性、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具備突出表現,有望壹舉改變中國100噸以上大型挖掘機依賴進口的態勢。
國內礦山機械另壹扛鼎者,徐工,憑借十余年深耕,在礦山機械領域同樣成果豐碩。
早在2008年前後,徐工就已經將目光瞄向了大型挖掘機、礦用自卸車等設備,開始在這壹領域悄然發力;2015年10月,徐工集團發起成立徐州徐工礦業機械有限公司,集中力量從事礦用挖掘機、礦用自卸車、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等礦山機械整機及備件銷售。
十年磨壹劍,如今,在產品層面,徐工已經自主研發攻關形成了70~700噸礦用液壓挖掘機、30~400噸礦用自卸車以及200~3000tph破碎篩分生產線,三大類“挖、裝、運、破”成套礦業機械產品群,能夠滿足國內外煤礦、鐵礦、有色金屬礦等資源型市場和水利水電等大型施工項目的設備需求,成為全球少數幾家能夠研發制造成套大型露天礦業裝備的企業之壹。
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時下,在以徐工、三壹、中聯重科等為代表的中國壹眾實力品牌的強力沖擊下,全球礦山機械行業風起雲湧,舊有格局搖搖欲墜,全新格局正在重塑!那麽,壹眾後起之秀,誰可執牛耳?相信時間很快會給出答案,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