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關於水質電解器是真是假?

關於水質電解器是真是假?

這個水質電解器根本無法檢測水質。看起來很嚇人的紅褐色沈澱物恰恰是這個所謂的水質電解器產生的。目的就是讓人以為我們的生活用水含有可怕的金屬雜質。

那這些紅褐色的沈澱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個水質電解器其實就是壹個普通的電解裝置,使用原理和電解水很類似。先跟隨謠言粉碎機來了解壹下電解水的情況吧。通電以後,溶液裏的氫離子受陰極的吸引而向陰極移動,並且在陰極接受電子被還原,產生氫氣。同時,溶液裏的氫氧根離子受陽極的吸引而向陽極移動,在陽極失去電子被氧化,產生氧氣。電解水的時候使用的是惰性的電極,也就是說這個電極是不會參與反應的,而這個水質電解器的陽極是鐵棒,這時陽極的鐵比氫氧根離子更容易被氧化,所以陽極的反應變成了將單質鐵氧化成二價鐵離子,再被氧氣進壹步氧化成三價鐵。由於陰極不斷消耗氫離子(產生氫氣,所以在實驗裏會看到有氣體產生的現象),溶液裏的氫氧根離子逐漸增多,會進壹步和陽極不斷產生的三價鐵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鐵,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些紅褐色的沈澱。當然了,自來水裏還存在其他的壹些離子,在電解條件下也會在陰極和陽極間運動,如果是容易被氧化或還原的離子,也會發生相應的反應,但由於這些離子的濃度實在也高不到那裏去,所以或是沒有明顯的變化,或是被坑爹的氫氧化鐵所掩蓋。

電解反應示意圖

水的電導率會影響這個實驗的結果,因為電導率直接影響電解的效果,也就是電解速率。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麽使用純凈水只是得到淺黃色的溶液。溶液能導電就是因為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壹定體積的溶液中離子越多,也就是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就越強,電導率也就更大。純凈水裏其它的離子含量很少,而水自身的解離是很弱地,在25℃時,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水解離產生的離子)的濃度加起來也只有2

10

-7

mol/L,導電性很小。所以在相同的實驗時間裏,使用純凈水的實驗產生的三價鐵離子會比較少,得到的只是淡黃色的液體,也就是三價鐵在溶液裏的顏色。自來水的離子濃度更高,電導率也就要高得多,電解產生大量的三價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進壹步生成的氫氧化鐵沈澱也更多,就是實驗裏的那些紅褐色的東西。

不同水的電導率[2]。可以看出自來水比壹次蒸餾水能高幾十上百倍,離子含量更高的海水電導率更高。

這個水質電解器的實驗只能用來說明自來水裏的離子更多而已。而這些離子是什麽,用這種方法是不能鑒定的。飲用水來源的許多微量元素也是人體所需的,也就不能壹概而論認為這樣的水就是被汙染和有危害的如果妳在家用食鹽調壹杯食鹽水,用它來做這個實驗,出現這種紅褐色沈澱的速度還要更快,而這僅僅是因為水裏的氯離子和鈉離子多了些,沒人會認為這樣的水就是有害的。

結論:謠言破解。

所謂的水質電解器是造成紅褐色沈澱的元兇,自來水只是由於導電性更好,反應更迅速才很快就出現沈澱的。至於這樣的自來水是不是合格,通過這種方法是不能夠鑒別的。

參考資料:

[1]

[2]

任峰

化學教學,2009年第9期,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