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什麽既方便營養又美味?
1、早餐前宜先喝水
起床後先喝杯清水然後再吃早餐比較好。專家指出,在夜間的睡眠中,人體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惟獨消化器官仍在消化、吸收晚餐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淩晨才真正進入休息狀態。如果早餐吃得過早,就會影響胃腸道的休息。
此外,經過壹夜睡眠,人體從尿、面板、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早晨起床後體內處於生理性缺水狀態。因此,人們不必急於吃早餐,而應先飲壹杯溫開水,既可以糾正生理性缺水,對器官也有洗滌作用,有助於改善器官功能。
2、早餐宜起床半小時後再吃
有人起得早,早餐吃得也早,其實這樣並不好,早餐最好在起床半小時後吃。
專家指出,壹旦吃早餐太早,勢必會幹擾胃腸的休息,使消化(消化食品)系統長期處於疲勞應戰的狀態,擾亂腸胃的蠕動節奏。所以在起床後20至30分鐘再吃早餐最合適,這時人的食欲最旺盛。另外,早餐與中餐最好間隔4至5小時。如果早餐過早,那麽數量應該相應增加或者將午餐相應提前。
3、早餐應有三類食物
早晨時間匆忙,很多人早餐多是“對付”。事實上,早餐應像正餐壹樣吃。專家指出,早餐應提供壹天能量的40%,午餐提供壹天能量的40%,晚餐提供壹天能量的20%。按照最次的標準來說,早餐最少也要占到壹天能量的20%,其余兩餐各占壹天能量的40%。
受時間限制,早餐很難像正餐壹樣充分準備,但至少要講究食物搭配,要有提供蛋白質和脂肪的主食,要有利於消化的液態食品(如牛奶、豆漿)。營養學家推薦,合理的早餐中,碳水化合物供能要占壹天總能量的60%左右,蛋白質供能占10%至14%,脂肪供能占25%至30%。
總的來說,早餐應當含有3類食物:澱粉類主食如饅頭、面包、粥、包子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品如雞蛋、牛奶、豆漿、豆制品、熟肉等;水果或蔬菜。最理想的是再加1勺堅果仁。
因各人胃口和體質不同可以更換食物品種。如糖尿病人就不要選擇白粥、饅頭和面包,宜換成燕麥片和豆漿或牛奶搭配,或豆子為主的粗糧豆粥加上豆制品、牛奶、蔬菜等。胃病患者食物可以軟壹點,可以選發酵面食,消化能力強的就可以吃耐嚼的食物,如面餅、通心粉、蕎麥面等。
4、包子饅頭強過面包油條
不少人早餐喜歡吃燒餅、油條等主食,這都有油脂偏高的問題。像油條、蛋餅這些表面上看得見油的,人們吃的時候會有警覺。但很多人常上燒餅的當,以為燒餅表面不泛油光,熱量及油脂壹定比較少。但事實上燒餅吃起來香酥可口,全是因為制作時加了很多油。壹個燒餅的熱量大約230至250卡,其中約25%的熱量來自脂肪。如果再加上豆漿這種中脂性食品,這種組合的油脂量較高。
還有不少人早餐喜歡吃面包。專家指出,烤面包和油條有壹樣的問題,就是含有致癌物,經常吃這樣的食物容易致癌,因此不建議天天吃。此外,很多面包還存在糖分、油含量過高的問題。專家建議,其實包子饅頭相對來說既營養又健康,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液態制品,專家建議選擇奶類、豆漿。奶類的營養價值高於豆漿,但也要看個人體質和習慣來選擇。
青菜可選黃瓜、西紅柿,綠葉菜只需洗幹凈後用開水燙熟,可蘸大醬或番茄醬或調味汁。青菜壹定要現做現吃。頭壹天拌青菜,第二天吃,青菜中會產生亞硝酸鹽,會引起食物中毒。
5、早晨隨餐不宜吃水果
很多人吃早餐喜歡吃水果。專家指出,早晨人的食欲不像其他正餐時間那樣旺盛,早餐吃水果勢必會影響其他主食的攝入量,因此不建議在早餐時間吃水果。不過,吃完早餐大概壹兩個小時後,可以吃些水果作為營養補充。
還有人喜歡在早餐時吃大杏仁等堅果。專家指出,早晨吃堅果很有營養,各種堅果都可以吃,如核桃、大杏仁、榛子等,量以去殼後1勺或1小把為好。
6、不同人群早餐選擇大不同
專家指出,早餐吃多少應根據年齡、職業和健康決定,不同年齡的人應選擇不同的早餐。勞動強度大的人,早餐應多吃些,以保證上午強體力工作的需要。如果是老年人,早餐吃壹杯奶、壹小碗粥、壹個雞蛋、50克饅頭、拌適量青菜、壹點鹹菜調味就夠了。壹個小學生早餐壹杯牛奶、壹個雞蛋、50~100克饅頭或面包,適量豆絲拌青菜、壹點鹹菜也是不錯的。兒童正在生長發育旺盛期,補充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相當重要,因此早餐中脂肪可以相對多些,壹方面能延長食物在胃中的時間,以免孩子吃得過多,另壹方面也可以滿足孩子的生長需求。兒童要少吃含糖量較高的食物,以防齲齒和肥胖。
成年人則需要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飲食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磷等,壹般主食加奶或豆漿即可。
7、科學吃早餐不會讓人發胖
有些人從不愛吃早餐慢慢改變習慣吃早餐了,但不久後發現自己胖了。專家指出,科學健康地吃早餐不會讓人發胖,反倒有利於體重控制。出現發胖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吃法不科學。每天吃三餐的量應該綜合考慮,壹餐多吃了,就要在下壹餐減掉。很多人可能是因為增加了早餐的攝入量,卻沒有改變原先午餐和晚餐的攝入量,那麽壹天的能量攝入必然是超標了,發胖也就在所難免。
早餐吃什麽既營養又方便?牛奶煮開,加壹個新鮮雞蛋攪拌
搭配,全麥面包夾幾片火腿、番茄、生菜
牛奶,雞蛋,面包
註意營養均衡,蔬菜、肉類、蛋、奶、水果、谷類等食物要搭配得當。肉、蛋、奶和谷物保證了充足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蔬菜和水果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必需的微量元素。下面向您推薦幾種營養早餐搭配:
周壹:全麥面包、火腿、蒸蛋羹、牛奶、拌菠菜粉絲。
周二:椒鹽花卷、叉燒肉、煮雞蛋、麥片粥、胡蘿蔔汁。
周三:奶黃包、醬牛肉、茶葉蛋、豆漿、海米油菜。
周四:小蛋糕、鹽水肝、鹹鴨蛋、酸奶、番茄汁。
周五:豆沙包、肉松、荷包蛋、牛奶、拌涼瓜。
周六:雞肉青菜粥、小籠包、西柚汁。
周日:小餛飩、火燒、拌芹菜、胡蘿蔔和煮熟的黃豆。
科學的早餐
很多上班族早晨起來,喝壹大杯牛奶,煎壹個雞蛋便匆匆沖出了家門,覺得這樣的早餐營養很充足。但營養專家指出,如此搭配,蛋白質、脂肪的攝入量是夠的,但卻忽略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科學的早餐應該是結構均衡的早餐,其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應該在12∶28∶60,谷類食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但如果早餐只吃饅頭、面包等主食,或油條等含油脂過多的食品,因攝入澱粉、油脂過多,消化時間長,易使血液過久地聚積於消化系統,造成腦部血流量減少,腦細胞缺氧,造成整個上午頭腦昏昏沈沈,思維遲鈍。
剩飯剩菜不宜當早餐
有些家庭的主婦早上給孩子和家人做炒飯,或者把剩下的飯菜熱壹下,認為這樣的早餐制作方便,內容豐富,基本與正餐無異,是營養全面的早餐。
但剩飯剩菜隔夜後,特別是蔬菜會產生亞硝酸鹽(被認為是壹種致癌物質),吃後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早餐要盡量吃新鮮的食物,前晚吃剩的蔬菜盡量別吃。對於剩余的其他食物,壹定要儲存好,以免變質。
邊走邊吃不可取
上班壹族的早晨都是在匆忙中度過的,尤其是住處離單位遠的,早餐往往都在路上解決。小區門口、公交車站附近賣的包子、茶蛋、肉夾饃、煎餅果子等食品,是他們的第壹選擇,買上壹份,邊走邊吃。
專家指出,邊走邊吃對腸胃健康極為不利,同時也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外,街頭食品往往存在衛生隱患,有可能病從口入。
建議大家,如果選擇街邊攤位食物作早餐,壹是要註意衛生,二是最好買回家或者到單位吃。
早餐的能量很重要
很多人都在家裏放壹些零食,以備不時之需。而早上起來後,時間不是很充裕,往往順手拿起零食作早餐,方便快捷。
專家指出,用零食充當每天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非常不科學。零食多數屬於幹食,對於早晨處於半脫水狀態的人體來說,是不利於消化吸收的。而且餅幹等零食的主要原料是谷物,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提供能量,但很快會使人體再次感到饑餓,臨近中午時血糖水平會明顯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導致營養不足,體質下降,引起各種疾病入侵。
水果早餐缺營養
為了減肥而忽略早餐或僅以壹個水果代替,勢必造成中、晚餐吃得過多,不但達不到減肥的目的,還會帶來健康隱患。同時,這種早餐既缺乏供給大腦能量的糖原(主食等碳水化合物),又缺乏能使人保持旺盛精力的蛋白質,時間久了會引起多種營養素的缺乏,是不可取的。
何為完美早餐?
科學的早餐應包括四種類別的食物,它們是:
1.以提供能量為主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糧谷類食物,如面包、饅頭等。
2.以供應蛋白質為主的,主要是肉類、禽蛋類食物。
3.以供應無機鹽和維生素為主的,主要指新鮮蔬菜和水果。
4.奶類與奶制品、豆制品。
如果早餐中上述4類食物都有,則為營養充足的早餐;如果食用了其中的3類,則早餐質量較好;如果只選擇了兩類或兩類以下,早餐質量則較差。
不吃早餐疾病多
造成低血糖:人體經過壹夜的睡眠,體內的營養已消耗殆盡,血糖濃度處於偏低狀態,不吃或少吃早餐,不能及時充分補充血糖濃度,上午就會出現頭昏心慌、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等癥狀,甚至出現低血糖休克,影響正常工作。
易患膽石癥:調查發現,膽結石患者約有90%以上是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的人。
易患胃病:不吃早餐,可使人體消化系統的生物節律發生改變,胃腸蠕動及消化液的分泌發生變化,消化液沒有得到食物的中和,就會對胃腸黏膜產生不良 *** ,引起胃炎的發生,嚴重者可引起消化性潰瘍。
影響壽命:人體的健康長壽靠人體生物鐘的支配,不吃早餐打亂了生物鐘的正常運轉,機體所需營養不能得到及時補充,生理機能會減退,再加上不吃早餐帶來的種種疾病對機體的影響,都會影響人的健康長壽。
引起便秘:在三餐定時情況下,人體內會自然產生胃結腸反射現象,簡單說就是促進排便;若長期不吃早餐,可造成胃結腸反射作用失調,於是產生便秘。
可增加中風風險:如果不吃早餐,會導致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增高,形成微小血栓,容易在本已狹窄的動脈裏形成小血凝塊阻塞血管。另外,早晨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使得血壓偏高,這些因素均增加了中風的危險性。而對於已有中風危險因素的人,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頸動脈嚴重狹窄等,長期不吃早餐更易促發中風。
早餐吃什麽既方便又營養?早餐營養搭配
1
谷類包括米、面、雜糧。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它們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多種谷類摻著吃比單吃壹種好。每人每天要吃350~500克。
2
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和胡蘿蔔素。蔬菜和水果各有特點,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壹般來說紅、綠、黃色較深的蔬菜和深黃色水果含營養素比較豐富,所以應多選用深色蔬菜和水果。每天應吃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
3
魚、蝦、肉、蛋(肉類包括畜肉、禽肉及內臟)類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它們彼此間營養素含量有所區別。每天應吃150~200克。
4
奶類和豆類食物奶類主要包括鮮牛奶、奶粉等。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B2等。每天應飲鮮奶250~500克,吃豆類及豆制品50~100克
5
油脂類包括植不物油等。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每天不超過25克。
早餐吃什麽美味又營養早飯是最重要的壹頓,因為人體經過壹夜的代謝,迫切需要能量來補充。
這時補充蛋白和維生素身體最容易吸收, 因此早飯要吃20克左右的蛋白質。以及緩慢消化的復合碳水化合物,如麥片全麥面包。
早飯必須吃:壹個雞蛋+少量面食+豆漿(推薦豆漿)或奶、還可吃些菜包。
1.早飯忌吃過多的蛋白質、脂肪類、肉類,因屬酸性食物易致白天精神不佳。
早飯忌吃過多的蛋白質、脂肪類、肉類,因屬酸性食物易致白天精神不佳
如:火腿蛋三明治、小籠包、水煎包、燒餅油條、過甜的面包,均不宜。
早飯壹定要吃,可多攝取五谷雜糧類食物沒有吃早飯的人,會出現體力不濟、頹廢及腦力不集中,易引起中年失智癥、早衰癥。
早餐吃什麽方便又營養 早餐吃什麽方便快捷科學的早餐應包括四種類別的食物,它們是:
1.以提供能量為主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糧谷類食物,如面包、饅頭等。
2.以供應蛋白質為主的,主要是肉類、禽蛋類食物。
3.以供應無機鹽和維生素為主的,主要指新鮮蔬菜和水果。
4.奶類與奶制品、豆制品。
如果早餐中上述4類食物都有,則為營養充足的早餐;如果食用了其中的3類,則早餐質量較好;如果只選擇了兩類或兩類以下,早餐質量則較差。
早餐吃什麽方便又營養?小米粥呀什麽的都可以,妳可以上璞谷塘看看,東西挺多的,質量靠譜
雞蛋 牛奶 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