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為何被歸為三文魚了?
據報道,此次新發布的《標準》規定了生食三文魚的術語和定義、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適用於以鮮、凍三文魚為原料,經加工可直接食用的生食三文魚產品。
其中,《標準》中明確規定:三文魚是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粉鮭等。
那麽,虹鱒是否應當被列為三文魚類別呢?
在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舜勝看來,此舉並不妥當。陳舜勝表示,虹鱒和三文魚並非同類魚,虹鱒是淡水魚,形態和太平洋鮭接近。兩者有親緣關系,但虹鱒魚並不是三文魚。“中國人對三文魚的約定俗成的稱呼,主要是大西洋鮭。”
“三文魚是壹個俗稱,不是壹個學名。我們現在把標準突然之間擴大了。學名可以公布,但俗稱的公布不是某壹個人能公布的,要大眾接受妳以後才能公布。”?陳舜勝說。
新浪微博認證為“知名評論人、雜文作家”的喬誌峰更指出:“虹鱒就是虹鱒,三文魚就是三文魚,為什麽出現兩種說法?實際上是虹鱒在蹭三文魚的IP。因為三文魚比較有名,市場價格也比虹鱒貴得多。”
對於二者價格差別,有媒體援引杭州某日料店老板陳偉的話說,有時兩者價差最大時可接近壹倍。陳偉曾舉例說,在杭州批發市場某壹時間進口三文魚壹斤批發價格在55元左右,虹鱒則是30-40元的價格。
值得壹提的是,雖然虹鱒和三文魚在外觀上區別很大,但做成刺身之後,兩者又很接近。據業內人士介紹,只要足夠新鮮,做成刺身,壹般人用肉眼很難區別它們之間的差異。
而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看來,把虹鱒稱為三文魚,可能是虹鱒借了大西洋鮭的光,但或許不出幾年,就是大西洋鮭借虹鱒的光。“因為虹鱒再過幾年價格肯定和國外壹樣,老百姓會意識到,虹鱒肉質美、顏色鮮艷,各種指標都比大西洋鮭高。”
事實上,在《標準》中提到,相關產品應標註原料魚產地以及種名,並給出種名標誌示例:三文魚(大西洋鮭)、三文魚(虹鱒)。
媒體在國內某知名電商平臺看到,目前已有標註三文魚(虹鱒)的生鮮產品上線且價格較高。其中壹份標註為三文魚(虹鱒)中段300g的產品售價89元,已售出52份。而同壹平臺,壹些標註為挪威三文魚的產品售價甚至要低於該產品。
團體標準是什麽標準?
值得壹提的是,此次發布的《標準》屬於團體標準,而這也成為不少網友質疑的對象。
根據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和國標準化法》,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準。
國家鼓勵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由本團體成員約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團體的規定供社會自願采用。
據了解,《標準》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同三文魚分會成員單位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單位起草。其中,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是非營利性社團組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換言之,《標準》將由上述團體內部成員約定采用,社會方面可自願采用。而企業壹旦采用後,對企業的產品就具有強制性。
值得壹提的是,按照標準化法規定,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的技術要求不得低於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相關技術要求。而食品安全標準為強制執行標準。因此,團體標準必須符合或者高於相關國家標準。
據崔和介紹,《標準》針對目前我國水產品中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的寄生蟲——線蟲、吸蟲和絳蟲,結合寄生蟲的生活史,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動物性水產制品(GB10136-2015)》中即食水產品中寄生蟲的要求,對三種寄生蟲的感染人體階段(吸蟲囊蚴、線蟲幼蟲及絳蟲裂頭蚴)進行了限定,要求不得檢出,保護消費者食用安全。
崔和同時表示,生食標準實際上決定了三文魚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都要以微生物、寄生蟲等指標來判定能否食用。
不過,對於《標準》中提出的,對於不具備寄生蟲源頭風險控制措施的原料應當經過以下任何壹種方式的冷凍以殺滅寄生蟲:壹是-20°C以下連續冷凍 24 小時;二是 -35°C以下連續冷凍 15 小時。
陳舜勝表示,上述方法是消滅海水三文魚體內寄生蟲的方法,“這對大西洋鮭的處理是可以的,但對淡水虹鱒的處理,我覺得依據不充分。”在陳舜勝看來,上述方法對肝吸蟲、肺吸蟲的消滅不壹定有效。
淡水魚能不能生食?
事實上,在虹鱒是否屬於三文魚之爭背後,能否生食的食品安全問題正是很多網友最為關心的。
就在今年5月份,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王炳謙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三文魚有沒有寄生蟲不取決於在海水還是在淡水生長,而是看其生長過程是否安全可控。
在王炳謙看來,無論是海水的還是淡水的都可以生吃,前提是養殖過程中沒有病原體感染的機會或者沒有病原體,並且在吃之前有個冷凍的過程。
“我們是吃魚肉,不吃魚皮,冷凍環節會把表層的寄生蟲直接殺掉。現在國內養殖的虹鱒還是其他鮭類魚都是人工配合的。人工配合中都經過高壓滅菌的處理過程,所以在飲食環節裏壹般不會出現所謂的寄生蟲。” 王炳謙說。
我就想好好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