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民國時期中國建設最早的七所大學?

民國時期中國建設最早的七所大學?

壹、燕京大學的前身是美國美以美會創辦的匯文大學、華北協和女子大學、通州協和大學三所大學在1916年合並而成,是壹所著名的教會大學。1919年,美國傳教士司徒雷登出任校長,改名為燕京大學,並擇地建造校園。

二、20世紀20年代,輔仁大學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合稱為北平四大名校。其前身是1913年由天主教信徒英斂之創辦的輔仁社,校名取自《論語·顏淵》中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開辦初期地址在香山靜宜園,學員20余人,課程主要是學習國學,1917年冬天停辦。

1925年,英斂之與馬相伯(復旦大學首任校長)向羅馬教廷與美國公教本篤會提議,創辦北京公教大學輔仁社。1927年,中國政府批準備案,學校更名為私立北京輔仁大學。

三、在長江流域,也有壹所著名的教會大學—金陵女子大學。1915年,金陵女子大學在南京開辦,初期校址選在南京東南繡花巷李鴻章花園舊址,1923年7月移至隨園(清代詩人袁枚曾是其主人)。

四、公立大學雖然起步比教會大學晚,但後來的發展卻並不慢,也有著很美麗的校園建築。誕生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本是以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學堂選址在北京西郊的清華園,這是清朝道光皇帝賜予四皇子奕詝的。

現存清華園門匾是清代鹹豐皇帝所賜,“清華園”三字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壹的葉赫那拉·那桐所書。

1913年,清華學堂改名清華學校,周詒春出任校長,他提出逐步把清華過渡成壹所獨立大學的設想。為此,學校在1914年成立了“工程處”,進行大規模校園建設,聘請的設計師就是那位為燕京大學和金陵女子大學進行校園設計的美國人墨菲。

從1916年到1920年,圖書館、體育館、科學館、大禮堂等清華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建築”開始動工,成為此番建設的重要成果。

五、廣東大學是孫中山在1924年創辦,是為了實現他的國民革命政治新理想服務的。

1926年,廣東大學更名為中山大學。

六、1919年8月,南洋僑領陳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國各界名流蔡元培、黃炎培、汪精衛、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復、黃琬、葉淵、鄧萃英等10人為廈門大學籌備會籌備員,開始了廈門大學的籌建工作。

19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借集美學校舉行開校式,為私立性質(1937年改為公立),次月開始進行新校區的建設。

廈門大學校園坐落於廈門島南部,北倚五老峰,南面隔海與漳州南太武山相望。群賢樓群是廈門大學最早建成的校園建築,1922年底竣工。

七、民國時期是壹個動蕩的時代,內憂外患並存,擾攘紛爭不已。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平津淪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兩所國立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被迫南遷,組成壹個大學,在長沙暫住,名為“臨時大學”。

後遷雲南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

擴展資料:

中華民國(1912-1949),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壹個民主***和國,簡稱民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蕩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壹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合作後的孫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誌領導國民北伐,意欲統壹中國,到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壹中國,? 蔣介石成為繼孫中山之後的國民黨領袖。

統壹之後,民國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時期,此間社會穩定,教育穩步發展、趨於定型。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壹舉成為美英中蘇四大國。1949年後因國***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時期結束。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民國

百度百科-北京大學

百度百科-中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