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總統權限有多大?
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即“歐盟總統”,是根據將於12月1日生效的《裏斯本條約》設立的,以替代此前每半年更換的歐盟輪值主席。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任期兩年半,可以連任壹屆,其職權主要是在歐盟內部協調立場,在國際舞臺上代表歐盟各成員國首腦。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也被稱作“歐盟外長”,任期5年。 《裏斯本條約》第16章第5條對歐盟總統的權力描述為,對內協調成員國關系,對外是歐盟各國首腦的形象。壹直到峰會召開前幾天,27國領導人對於歐盟總統的當選條件大致有兩派意見:壹派認為,歐盟總統必須是壹位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有相當知名度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在與外界進行交涉時顯得更有份量;另壹派認為,歐盟總統的主要工作是協調歐盟內部事務,不需要到處“拋頭露面”。具體到候選人,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代表第壹類,比利時首相範龍佩代表第二類。就在特別峰會召開前的幾個小時,各國首腦和各黨派達成了壹個協議,那就是歐盟需要的是壹名低調的、但又能踏踏實實辦事的總統。這實際上預示著歐盟給了當選的範龍佩比較小的權力。 阿什頓出任歐盟外長可以說出乎意料。擔任歐盟貿易委員的阿什頓參選歐盟外長的消息是英國官員在峰會開始之後才到新聞中心告知記者的。在選舉結束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範龍佩的獲選感言是早有準備的,而阿什頓說,她自己對獲任也感到很突然。實際上,阿什頓出任歐盟外長也在情理之中。壹方面,英國首相布朗堅持認為英國是歐盟大國,在歐洲理事會理應有個職位;另壹方面,歐盟把這個職位給英國人擔任,意在讓壹度“親美疏歐”的英國更多地參與歐洲事務,可以說是給英國戴上了“緊箍咒”。 相對來說,歐盟外長的權力反而更大:壹是負責處理歐盟外交事務,任期達5年;二是領導著多達5000人的外交團隊;三是管理歐盟每年70億歐元的海外援助,可以決定援助對象和援助額。 當天會議日程安排是3個小時,但實際上2個半小時就結束了。選舉進展順利主要有兩個原因。第壹,在會議開始的時候,英國突然宣布布萊爾退出選舉。之前歐盟總統競爭主要是在布萊爾和範龍佩之間進行,布萊爾退出後範龍佩實際上就沒有對手了。第二,在過去的幾個星期當中,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壹再告誡各國首腦:如果選總統都不能統壹意見,《裏斯本條約》還如何實施?可以說,賴因費爾特事先大量的協調工作取得了成效。 按計劃範龍佩將在12月1日《裏斯本條約》生效後上任。這之前他要辭去比利時首相職務,安排好交接手續。而阿什頓女士的任命還要經過歐洲議會的批準,預計她將在1月初走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