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升降十番棋
首先說壹說升降十番棋,當年吳清源作為中國人到日本去學棋,但是時值中日戰爭,所以下棋也成了壹種中日對抗,日本人不希望吳清源戰勝日本棋手,但是吳清源的實力太強大了,於是《讀賣新聞》組織日本棋院從國內評選出前十名頂尖棋手與吳清源進行升降十番棋。總***有十名日本頂尖棋手,每人都跟吳清源對抗十局。下輸了的人就要降格,這就是升降十番棋。當然結果就是日本棋手九負壹平,只有藤澤庫之助(藤澤藤齋)的戰績好點,不能算輸,也不能算贏,只能算個平,其他九人全部被戰到降格。(後來的阪田榮男很厲害,但是當時還比較弱,也沒贏)
另外關於這個“格”再講壹點,在吳清源時代,普遍認為執黑棋掌握先手主動權,是有優勢的,所以,對局壹般是棋藝高的人拿白棋,而棋藝低的人拿黑棋,這是為了壹種平衡,也是為了對高人的尊重,對弱者的照顧。
先相先指的是兩人棋力有差距,下三局棋,弱者拿兩局黑棋,強者拿壹局黑棋。
如果是互先,那就是棋力差不多,兩人壹黑壹白互換對局。
定先,就是弱者壹直拿黑棋。
如果兩人剛開始對戰時是互先對局,但是有壹人壹直贏,那麽另壹個人就要被將壹格,成為先相先,如果還是那個人壹直贏,那麽這個弱者再降壹格,成為定先。
比如說,吳清源與高川格(高川秀格)的十番升降棋,剛開始兩人互先,互換黑白下棋,但是下完六局棋,發現吳清源贏了五局,於是高川格直接被降為定先,因為戰績太差。這樣,二人進行後四局比賽,高川格是全部執黑。
假如壹個,吳清源跟橋本宇太郎的十番升降棋,互先下了四局,橋本三負壹勝,被降為先相先,於是後六局,橋本執4局黑棋,2局白棋,但是下完了以後,橋本還是輸的很慘,於是最終,橋本又從先相先降到定先。這樣,以後橋本跟吳清源下棋,都要每局執黑棋,表示他的實力不是吳清源的對手。除非,以後他對吳清源的勝率提高了,才會升格。
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這麽通俗的語言,很容易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