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村莊遭襲,官方稱其為“屠殺”,妳怎麽看?
新華社1月2日消息,尼日利亞東南部貝努埃州州長塞繆爾·奧爾托姆2日證實,該州壹村莊當天遭到遊牧部族富拉尼人襲擊,造成至少50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奧爾托姆當天在該州首府馬庫爾迪表示,此次襲擊是對村民的壹種屠殺,遇難者中還包括很多兒童。
貝努埃州屬於尼日利亞所謂“中部地帶”的壹部分。在這壹地帶,遊牧部族富拉尼人與從事農耕為主的基督徒之間關系緊張,時常發生沖突。
民族性本來就包含著宗教性,民族會因為經濟利益發生沖突,如果夾帶著宗教沖突,民族矛盾的情況就會更加難以解決。反之亦然,宗教問題若與民族問題有關,復雜程度也相應增加。如斯裏蘭卡的僧伽羅人(佛教)與泰米爾人(印度教)的矛 盾,塞浦路斯的希族(東正教)與土族(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就是這樣的情況。
壹個民族有主體性的信仰,包括信仰宗教和信仰哲學,都是值得慶賀的,因為這意味著民族產生了壹些社會文化,有追求的人,有安穩的居所,這些條件到了足以支撐社會文化的發展的程度,建立了社會生活的精神支柱。當然,這種主體性信仰也要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革新。但是壹個民族在熱愛自己信仰的同時必須尊重其他民族的信仰,不把自己的信仰強加給其他民族,只有這樣,民族關系才能達到穩定和睦。“屠殺”才能相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