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腦電波監測環”可評判小學生註意力,這款產品究竟靠譜嗎?
“走神監測環”缺乏物理支持。人們可以在不同的狀態下出現不同的微電壓信號。他們專註時的微電壓波形確實不同於易怒時的微電壓波形,但這個信號非常弱。大約在幾十個微伏特(即幾十個伏特的百萬分之幾十要通過頭皮采集極其敏感的電極陣列。腦電圖的成功應用僅限於癲癇的篩查和診斷。
從物理的角度來看,腦電信號極其微弱,容易混淆背景噪聲。如果是這樣的話“走神監測環”檢測靈敏度或分辨率低於100萬伏特量級,因此檢測結果不能準確。即使腦電信號能夠在物理上準確測量,由腦電信號形成的腦電圖也非常復雜,無法判斷學生是否“走神”。目前腦科學研究還沒有給出明確公認的研究結果,很多關系甚至沒有研究透徹的定性,更不用說定量了。因此,戴 “腦電波分心監測環”對小學生註意力的判斷是不可靠的。
腦電圖技術容易出現不準確的情況,對環境要求高,通信條件差,會影響信號的傳輸。因此,在相對嘈雜的課堂上使用頭環進行測試,實驗環境和效果是值得懷疑的。此外,壹些來自臨床醫學背景的網民質疑,在醫學領域,腦電圖不僅應該在安靜、不受幹擾的環境中進行。為了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他們經常給大腦帶來密集的電極,並全面接收腦電波信號。小學生使用的產品只有三個簡單的電極,不符合常識。
對學生來說,戴著頭環上課學習,註意力集中與否會被實時打分,並像考試成績壹樣排名發到家長群,當然算是壹種監控。在監視之下,學生幾乎沒有什麽自由的空間了,時時刻刻被儀器驅使,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想壹想,這樣的場景的確有些恐怖。其實別說上小學的孩子,就是那些極其自律的成年人,在工作過程中難免都會出現註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從生理規律的角度看,它是壹種很常見的現象。適當轉移註意力,有時候還能起到舒緩身心、減輕壓力的效果。如果承認這壹點,就該順從學生的天性。兒童階段的孩子,基本都存在天性好動、思維飄來飄去的特征,如果像帶上金箍壹樣戴上頭環,制造無形的壓力,逼著他們時刻精神緊繃,無疑是把他們當做機器人壹樣在馴化。最終孩子們可能學會了服從紀律,然而想象力和天性,同樣會被壹點點扼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