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原解放軍第壹七七中心醫院)誕生於1947年,1998年底移交地方,更名為廣東省壹七七醫院,2004年3月,更名為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醫院座落於廣州市海珠區赤崗,占地面積5.0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2萬平方米;展開床位740張,開設38個科室、45個專業;年門診量60多萬人次,年住院收容1.8萬多人次;現有各類人員78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626人,現有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等高學歷人才100余人,高、中級職稱300多名。
醫院堅持“誠信、優質、高效、低耗”之路,以誠為本,最大限度地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降耗節能,最大限度地讓利於民。 今年來自籌資金近3億元新建了住院大樓、門診醫技大樓、綜合辦公大樓、高知樓,添置了價值近億元的高新尖醫療設備。作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和中山大學“博士後流動站”,醫院具有較強的醫、教、研能力,開展並熟練掌握了壹大批已達省內領先水平,部分項目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如腫瘤適形放療、神經幹細胞移植、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無關供體的臍血移植、微創系列、介入、無痛系列、新生兒重癥監護等高新醫療技術。
醫院全面建設壹年躍上壹個新臺階,取得了“三個第壹”:醫院在全軍範圍內,打響了向“紅包”、回扣等不正之風開戰的第壹炮;耕耘了軍隊醫院不吃“皇糧”的第壹塊實驗田;在全國範圍內率先闖出了壹條不享受政府財政補貼的國有非營利性三級綜合性醫院良性發展的路子。醫院被廣州軍區記集體三等功壹次;97、98年分別被廣州軍區後勤部評為先進單位和先進黨委; 2001年醫院被評為省直文明單位;2003年在抗擊非典工作中,醫院創造了收治215例患者無壹例因“非典”直接導致死亡,無壹名本院醫務人員受感染的佳績,醫院有***36個集體和501人(次)受到國家、省、市壹級的表彰,醫院先後榮獲全國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五壹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院黨委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醫院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