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臺時期的荊州花鼓戲是怎樣的?
清代道光時期的壹個端午節,在荊州沔陽的河岸邊上人頭湧動,周圍的居民全都聚集在這裏等待著祭祀屈原的典禮。
流傳千年的楚文化早已經融入了當地人們的血液之中,每當到了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河邊緬懷春秋時期這位偉大的人物,當然在祭祀活動中還有必不可少、激情四射的龍舟比賽。
這壹年的情況與往年大致相同,唯壹不同的壹點就是在沔陽龍舟隊伍的旁邊豎著壹座高臺。在高臺上,3個化妝的藝人正在壹陣樂器聲中以詼諧幽默的唱詞,誇張的動作表演著戲曲。
這種表演沔陽當地人並不少見,只是第壹次在這種正規的場合看到了這種專門樹立了戲臺的情況,頗覺新奇。面對這種情況,周圍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向戲臺靠攏過來,將註意力集中在臺上戲曲表演之上。
不知不覺之中,已經準備多時的龍舟比賽終於開始了,戲臺上的表演也告壹段落。這時候的人們才發現,自己已經遠離了自己支持的龍舟隊伍,但是壹想到壹會還會有戲曲演出,人們立刻做出了選擇,就近支持龍舟隊伍,壹會占個看戲的好位置。
來自沔陽周圍的人們成為了沔陽龍舟隊的拉拉隊,在壹陣陣的加油聲中沔陽龍舟隊奪得了龍舟賽的第壹名。這個名次的獲得與沔陽龍舟隊請的花鼓戲班表演是有著密切聯系的。
清代道光年間,花鼓仔從田園走出,成為初具戲劇形態的花鼓戲,謂之花鼓的“草臺時期”。
草臺時期的荊州花鼓戲劇目逐漸豐富起來。從單篇戲發展成對子戲和有小生、小旦、小醜的“三小戲”。草臺時期的荊州花鼓戲所演劇目內容多是反映婚姻愛情、家庭糾葛的生活小戲。此間,藝人組班演出由三五人發展到“七慌八忙九停當”的規模。
作為戲曲形態的沔陽花鼓戲,其演出活動最早見於記載的也在道光年間。
清代人傅卓然的《茅江夜話》記載:
道光年間,沔陽戴家場有賀四郎組班唱戲,漁鼓簡板伴奏,觀者圍坐,場無虛席,聲譽卓著,鄉人謂之平臺花鼓。
這說明沔陽花鼓戲已開始走上舞臺,不再是“沿門花鼓”、“推車花鼓”了。
到了清鹹豐、同治年間,“平臺花鼓”發展成以“六根桿”搭就的較為寬大的舞臺,演出形式雖仍為“鑼鼓伴奏,人聲幫和”。花鼓已廣泛融入民間禮儀活動之中,與三棒鼓、漁鼓、道情等民間說唱藝術媾通,而獲得了“劇”的基因。
此時的荊州花鼓已進入了它的第壹個鼎盛時期,又從“平臺花鼓”發展到“六根檸”的舞臺形式,藝人也從三五人壹班發展到“七緊八松九停當”的規模,劇目也從“單篇戲”發展到“對子戲”、“三小戲”,如《掐菜薹》《雙撇筍》、《三官堂》等。
荊州花鼓戲常在迎神,賽會,祝壽,賀喜時演出,被稱為“神戲”、“燈戲”、“會戲”,演出盛況空前,在沔陽農村形成了“五裏三臺”戲的演出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