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在農業生產上是害蟲還是益蟲
蝸牛在農業生產上是害蟲。蝸牛主要以植物莖葉、花果及根為食。是農業害蟲之壹,也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蟲的中間宿主。
同型巴蝸牛會以柑桔類果樹為寄主,柑桔葉片常被其吃成缺刻,枝條皮層也常被取食,柑桔果實取食後形成凹坑狀。其寄主植物,還有林木幼苗、蔬菜和花卉等。
蝸牛在大豆苗期危害,輕則造成葉片、莖稈破損,僵苗遲發,成苗率下降;重則將豆苗全部吃光,造成成片無苗。
防治蝸牛措施:
1、春末夏初,尤其在5~6月份蝸牛繁殖高峰期之前,及時消滅成蝸。放養雞鴨取食成蝸,或者田間作業時見蝸拾蝸,或以草、菜誘集後拾除,或人工專門拾蝸。
2、在蝸牛群體較大,且即將進入危害始盛期時,采用化學藥劑防治蝸牛。每畝用6%密達殺螺粒劑0.5~0.6kg或3%滅蝸靈顆粒劑1.5~3kg,拌幹細土10~15kg均勻撒施於田間。蝸牛喜歡棲息的溝邊、濕地適當重施,以最大限度減輕蝸牛危害。
3、鹽對蝸牛表面產生反應。因為蝸牛表面(除了殼)有壹層黏液,有利於蝸牛的運動和皮膚輔助呼吸.當妳撒上鹽後,蝸牛運動和呼吸能力降低。黏液滲到體外,使蝸牛身體萎縮,細胞缺水,這時的蝸牛好像被曬幹壹樣。
4、夏熟作物或蔬菜收獲後,及時鏟除田間、圩埂、溝邊雜草,開溝降濕,中耕翻土,以惡化蝸牛生長、繁殖的環境。
擴展資料
蝸牛的生活習性:
1、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松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合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發育最快);空氣濕度60%~90%;飼養土濕度40%左右;pH為5~7。
2、蝸牛喜歡鉆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濕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
3、雜食性和偏食性並存。喜潮濕怕水淹。在潮濕的夜間,並投入濕漉的食料,蝸牛的食欲活躍。但水淹可使蝸牛窒息。
4、蝸牛具有驚人的生存能力,對冷、熱、饑餓、幹旱有很強的忍耐性。
5、小蝸牛壹孵出,就會爬動和取食,不要母體照顧。當受到敵害侵擾時,它的頭和足便縮回殼內,並分泌出粘液將殼口封住;當外殼損害致殘時,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質修復肉體和外殼。
百度百科-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