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中國最大的復合肥基地在哪?

中國最大的復合肥基地在哪?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最大鉆石——“常林鉆石”在臨沭縣出土;如今,臨沭成為全國最大的復合肥生產基地,令人刮目相看。該縣湧現出34家復合肥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800萬噸,全國市場占有率達到30%以上,並遠銷美國、日本等國家。化肥產業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真正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和經濟“閃光點”。

事件

11月25日,國家火炬計劃臨沭復合肥產業基地授牌儀式暨中國新型肥料產業集群科技創新論壇在臨沂市舉行,臨沭縣成為我國肥料行業首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此前的11月16日,史丹利公司商標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授牌。而就在上個月,由金正大公司制定的控釋肥行業標準經國家發改委批準正式頒布實施;史丹利公司高塔造粒復合肥被國家四部委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臨沭,壹個沒有原料資源,沒有設備優勢,沒有物流優勢的縣份,如今成為全國優質化肥生產基地,並成為行業新技術的引領者。

點評

王洪濤(大眾日報記者)(以下簡稱王):臨沭復合肥產業發展起步晚,卻後來居上,好像壹夜之間“好肥料,臨沭造”就成為響當當的名號。迅速做大做強復合肥產業臨沭有何“秘訣”?

孫豐剛(中***臨沭縣委書記)(以下簡稱孫):臨沭縣復合肥生產起步於1992年。歷屆縣委、縣政府把它作為壹個新的增長點來培植,致力於把“壹品”變為“壹業”,進而把這“壹業”培養成為全國的特色優勢行業,使之成為“常林之鄉”的新“鉆石”。縣裏舉辦了臨沭縣復合肥行業發展研討會,承辦了21世紀中國復合肥質量管理與行業發展研討會,邀請知名專家學者為肥料行業發展出謀劃策。同時鼓勵企業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促進產品質量上檔次、上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各企業積極開展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工作,並靠過硬的產品贏得市場、打響品牌。

王:今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會議對臨沭化肥區域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臨沭在區域整治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孫:臨沭高度重視肥料行業的質量管理工作,明確要求全縣肥料生產企業務必像愛護自己的眼睛壹樣珍愛來之不易的“金牌”,強調誰砸這塊牌子,就堅決砸誰的飯碗。壹是推行“四個壹”管理辦法:即每個企業派駐壹名質量監督員、每年召開壹次行業發展分析調度會、每年在各重點企業開壹次現場辦公會、每個規模以上肥料企業都要爭取獲得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二是完善區域監管網絡。把全縣劃成5個責任區,選派36名駐廠監督員,逐級簽訂《監管目標責任狀》,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進行全程監督。三是加大執法力度。采取定期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白天檢查與“零點行動”相結合,接受群眾舉報與接待客戶投訴相結合等辦法,加大對制假售假企業的打擊力度。四是創新預警機制。變事後整治為事前預防。在肥料企業中率先推行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建設,34家肥料企業全部壹次簽約入網。

王:面對國內復合肥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只有堅持技術創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孫:我們高度重視引導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淘汰落後生產工藝,加快建設復合肥研發中心、生產中心和物流中心,大力發展高效復合肥和生物有機肥。目前,全縣有16家企業與20多個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已有5家企業成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金正大公司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現在,臨沭復混(合)肥已發展到脫氯、噴漿造粒,氨化造料、塔式造粒。肥料種類已有復混肥、復合肥、包膜控釋肥、生物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混)肥五大系列800多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