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冬天用好壹塊姜,全身都健康!最全“姜”功大盤點

冬天用好壹塊姜,全身都健康!最全“姜”功大盤點

俗話說“冬有生姜,不怕風霜”,冬天用好壹塊姜,度過嚴寒不再愁。姜味辛辣,可以有很好的散寒作用,尤其利於祛除冬季的寒氣。

1. 驅寒:口裏含姜胸中暖

北京同仁醫院傳統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陸泉表示,氣管不好的人,很易受風寒外襲而出現咳嗽癥狀,壹個簡單的預防方法是,經常嚼壹嚼幹姜。

所謂幹姜,就是鮮姜切片曬幹,中醫認為,幹姜為治寒飲痰嗽的要藥,其性大熱,味大辛,有回陽通脈,溫肺化痰等功效。

方法:

壹片幹姜大約在1~1.5克左右,晩睡前含壹片幹姜,晚上咳嗽會減輕。

外出時,也可以隨身帶上壹些幹姜片,在咳嗽痰涎不易咳出的時候,嚼上壹片,可明顯緩解氣管不適。

冬天空氣特別寒冷,如果早晨起來上班,走得急,有時會吸壹肚子的涼氣,有的人甚至會覺得胃開始難受。其實可以這樣:在早晨出門的時候,切片生姜,在嘴裏含著,讓唾液慢慢地和姜汁混合,然後咽下,快到地方了,把姜片慢慢地嚼碎,吐掉或咽下,可使前胸保持壹股暖氣,不受外面風寒的影響。

不過,對於陰虛內熱、孕婦,幹姜的性質太熱,就不適合吃了,容易引起上火等不適。

2. 緩解感冒:姜絲幹棗茶祛風寒

陳陸泉介紹,冬天,很多人怕冷,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這樣的人也更容易感冒、咳嗽,頭痛。其實只要記住“睡前姜棗湯”這五字箴言就能解決問題。生姜和大棗配伍能夠增強人體抗寒能力,預防感冒,晚上喝碗姜棗湯好處多多。

方法:

取大棗10枚,生姜5片煮湯,每晚臨睡前服即可。生姜長於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大棗長於養心健脾補血。

此外,喝點姜湯蘇葉飲對驅散風寒,治療風寒感冒也有壹定的效果。生姜3克切絲,蘇葉3克,紅糖15克,開水泡服,浸泡10分鐘再服用,有溫經散寒、養血和胃的作用。但如果是風熱感冒則不適用。

3. 止咳:生姜加熱擦擦背

陳陸泉介紹,如果最近有點感冒咳嗽,請中醫辨證後屬於風寒咳嗽的,建議用生姜切片擦背。

方法:

切5~6片洗凈的鮮生姜,用幹凈紗布包裹好,放入微波爐中加熱1~2分鐘,取出後,擦雙側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處),約3~5分鐘,可止咳化痰,治療風寒咳嗽。

此外,取鮮生姜壹塊,放入微波爐中加熱壹分鐘後取出。用刀斜向切出斷面,用斷面在老年斑部位進行擦拭,直到局部皮膚表面感覺溫溫為止。每天堅持做2 3次,慢慢就會發現老年斑變淡甚至沒有了。這是因為用生姜塗抹老年斑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此外,生姜中的姜辣素有很強的抑制脂褐素和抗衰老的功效。

4. 護腳:姜水泡腳足不涼

陳陸泉介紹,在冬季,身體虛弱的老人容易手腳冰涼,泡腳是緩解手腳冰涼很有效的方法。

方法:

在盆中加入42 左右的熱水,浸過腳踝,浸泡20分鐘,也可加入艾葉、生姜,加強溫經通絡之效。

如果艾葉不好找,找生姜壹塊,拍扁,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裏壹起燒開,加壹勺鹽,暖腳效果也很不錯。

5. 牙周炎:含漱生姜水能抑菌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西結合臨床博士李春深介紹,中醫認為,牙齒需要氣血的濡養,胃炎上蒸、腎陰虧虛、氣血不足都會導致牙周炎,每天用生姜水漱口,堅持壹個月左右,就可以明顯改善,平時工作壓力大,氣血虧虛的人堅持用這個方法還可以起到預防牙周炎的作用。

方法:

每天早晚取兩三片生姜放到水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這是因為生姜有消腫止痛的功效。

6. 暖腹:寒性腹瀉可用隔姜灸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消化科劉大銘介紹,冬天穿少的人,風會直接打到肚子上,壹不小心就會出現食欲不振、腹瀉、胃部疼痛、嘔吐等癥狀。對於肚子容易“鬧革命”的患者來說,不妨用隔姜灸給脾胃調補壹下。

方法:

隔姜灸的操作方法並不復雜,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取新鮮的姜切成2~3毫米左右的姜片,以三棱針在姜片上紮幾個洞,以便於溫灸產生的熱量慢慢透過針孔傳遞到患者的穴位上。

艾炷則以手捏成寶塔糖樣大小,放在姜片上燃點施灸,以穴位皮膚潮紅、濕潤為度。每穴1炷,大約灸45分鐘左右,最好1天灸2次,壹般3 5次為壹療程。

施灸時,患者取仰臥位,暴露腹部皮膚,放松精神即可。

腹部的神闕穴和中脘穴作為主穴,如果患者腹瀉便溏,胃腸功能紊亂,則可以選擇膝下的足三裏穴和下腹部的關元穴。

7. 暖胃:姜汁止嘔可護胃

劉大銘介紹,經常胃部怕冷、受涼後胃部不適的人早上空腹吃幾片醋泡姜效果不錯。

方法:

把新鮮的生姜切成片找個小瓶子用醋把它泡上,每天早上空腹的時候吃兩三片就可以了。也可以就著小米粥吃。泡過的子姜口感脆嫩,入口有壹點點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確是世間至味。或將姜洗凈切(薄)片,放1~3片在嘴裏,含15分鐘左右,將慢慢將姜片咬爛,讓生姜的氣味,從口腔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但熱證和陰虛者慎用。

暈車嘔吐的人每次出門都得提前半小時吃顆暈車藥,但這種藥吃了犯困,也可以試試把生姜貼在肚臍上,有止嘔的作用。切壹片生姜,用寬寬的膠布貼在肚臍上,坐車前半小時貼上,可以管半天。如果旅途較長中午時可以再換上壹片生姜,壹整天都會相安無事。

8. 解痛:敷姜鹽水緩解腰痛

陳陸泉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癥和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這兩種病痛都可用生姜來緩解。

方法:

將生姜切成壹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濃鹽水中煮熟,然後用熱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關節,反復數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是對付天氣驟冷導致的腰痛、膝關節痛的有力武器。

壹些受風寒引發的肩周炎,也可以用姜湯熱敷,燒制壹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裏加少許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幹,敷於患處,反復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寒氣入侵帶來的疼痛。

受風寒引起肚子痛,這時家裏如果有幹姜粉,可以沖服壹點,能起到暖中的作用。

本文首發自2021-01-29 健康 時報《冬天用好壹塊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