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南京有哪些名人

南京有哪些名人

摘要:南京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歷史名人總數超過2000個,提到南京歷史文化名人,排在榜單前列的必定是孫權、朱元璋、孫中山等“大明星”。南京還有哪些名人?以下為您列舉部分名單。南京名人南京有哪些名人南京歷史名人故居

著名人物

南京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歷史名人總數超過2000個,近300位較為有名,以下為部分名單。

古代

狀元

盧郢、葉祖洽、俞栗、吳潛、張孝祥、黃觀、焦_、朱之蕃、周旋、袁士、文質、尹鳳、董永遂、胡任輿、黃思永、林本直、任長華(中國第壹位回族探花)、傅善祥(中國唯壹的女狀元)

文化

寶誌、王羲之、王獻之、王昌齡、徐熙、巨然、曹雪芹、秦大士

科學

祖沖之、王貞儀、陶弘景

近現代

文化

史量才、林散之、唐圭璋、胡小石、郭秉文、甘濤、李國鼎、陳裕光、余光中、馮立環、吳敬璉、葉兆言、陳維亞、王朔

科學

張棟梁、張簡齋、周仁、高怡生、吳良鏞、楊立銘、趙仁愷、蔣錫夔、胡和生、俞大紱、張滂、業治錚、顧知微、孫鐘秀

體育

肖欽、徐容、欒菊傑、胡星剛、楊陽、趙蕊蕊、惠若琪、徐容

演藝

海清、梅婷、倪妮、楊子姍、嚴藝丹、祖峰、熊黛林、戴菲菲、陶澤如、高海寧、馮憲珍、吳文_、君君、王伯昭、馬軍勤、周舟

傅抱石故居:鐵將軍把門

傅抱石故居始建於1948年,是壹代畫壇宗師傅抱石先生壹家在南京定居後的長期住所。由於當時戰亂連連,房屋質量不是很好,以後又因年久失修,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2004年傅抱石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傅抱石故居在集團的大力資助下,按照傅抱石先生生前住所原樣進行了修整,傅抱石故居得以正式落成,成為傅抱石藝術文化交流的又壹重要場所。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傅厚崗6號

宋子文公館:謝絕參觀

宋子文公館始建於1933年宋子文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期間,抗戰勝利後重建。公館由楊廷寶建築師設計,建築面積720平方米,公館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平面呈曲尺形,依山而建,樓隨山勢,高低起伏,錯落有致。

宋公館底層用毛石砌造,顯得極為堅固;上面兩層用磚砌,表面采用彈塗工藝粉刷而成,立體感極強。公館最為特別之處是其屋頂,頗有農舍風味,遠望上去仿佛是用茅草蓋成,所以俗稱為“茅草屋”。其實,宋公館的屋頂是用進口白水泥拌黃沙在蘆荻上蓋成,上下***有三層,每層厚約2厘米,最上面壹層做成蜂窩狀,所以給人形成了茅草屋的錯覺。

地址:南京鼓樓區北極閣1號

李宗仁公館:鐵門緊閉

李宗仁公館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傅厚崗三十號,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占地面積四千五百平米。院內松木蔽日,花草茂盛,水池假山,精巧別致。公館主樓為西式帶閣樓的三層樓房,磚混結構,並建有地下室。壹樓內廊,氣勢不凡;二樓陽臺,軒敞明亮。青平瓦屋面,青磚清水外墻。兩幢平房建於樓後,有走廊與之相連。

公館鐵門緊閉,壹側掛著省級文保單位的牌子,壹側掛著“江蘇省省級機關第壹幼兒園托兒部”的牌子。聽到有人敲門,壹名工作人員探出頭來,表示這裏是幼兒園,不準進,然後把門關上了。

閻錫山故居:謝絕參觀

南京頤和路8號,就有壹處閻錫山故居。不過,現場保安說:“這裏不讓私人參觀,更何況裏面也沒什麽了,也沒什麽好參觀的。”

閻錫山在南京的時間雖然很短,但他的公館也有三處之多,分別為玄武區上乘庵16號。高樓門51號和鼓樓區頤和路8號。上乘庵與高樓門兩處,均因近年擴路動遷,蹤跡全無。現僅存建於1936年的頤和路8號公館。整個公館宅院坐北朝南。院內雪松檜柏,

蒼翠欲滴,假山嶙峋,花草繁茂,暗香浮動,沁人心脾。主建築為中西合璧式二層樓房,鋼筋混凝土結構。青磚灰墻,鋼門鋼窗,裝潢精雅。壹樓通廊似軒,采光充裕;二樓露天陽臺,寬敞如坪。綠色釉瓦屋脊,黑色筒瓦屋面,四方順水,色彩協調,雍容華貴,高雅不凡。抗戰勝利後,這裏成為勵誌社的高級招待所。1949年4月14日,李宗仁撥給閻錫山居住,閻僅住7天,便於4月22日下午倉惶登機飛離南京。如今,這座公館在綠蔭掩映下,清幽雅致,散發著獨特的歷史韻味。

地址:玄武區上乘庵16號、高樓門51號、鼓樓區頤和路8號

國民政府主席譚延_的故居:已成大雜院

國民政府主席譚延_的故居在成賢街112號。這是壹座三層磚木結構小洋樓,壹旁還有壹個“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築”的牌子,“該處原為譚延_私宅,建於1927年。”如今,洋房已經老了,兩根歐式立柱有些顫顫巍巍,看上去仿佛撐不住房屋的重量。花園陽臺不見了,後來的人用水泥封住了它。木板鋪就的樓梯,散發著陳舊的味道。洋房壹樓的鐵門緊鎖著,二樓住著兩家住戶。壹位女住戶說:“在外圍看看就可以了,家裏就算了。裏面和壹般住戶沒什麽區別,就是地板都是木頭的。”

不過,並非所有的名人故居,都是謝絕參觀的。甘熙故居是清朝甘熙的故居,當年,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就從甘熙故居出來的。如今,甘熙故居是南京市民俗、非遺雙博館,遊客們可進來參觀。建築大師楊廷寶故居,是有限開放的。需要提前預約。

甘熙故居:開放

甘熙故居始建於清嘉慶年間,俗稱“九十九間半”,與明孝陵、明城墻並稱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觀,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旅遊價值,是南京現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在南京地區規模較大的多進穿堂式民居,都俗稱為“九十九間半”,究其原因,九是最大的陽數又是吉數,過九到十就到了頭,而到頭就意味著走下坡,所以中國自古就有“九五之尊”的說法。中國最大的宮廷建築是故宮,號稱“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最大的官府建築為孔府,號稱“九百九十九間半”,而民居則最多不過“九十九間半”了,這半間既表示沒達百間的謙虛,又有僅半步就到目標的得意。甘熙故居其實總***有房間三百余間。

地址:熙南裏金陵歷史文化風尚街區12號古韻樓

拉貝故居:開放

拉貝故居,是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約翰·拉貝的故居。

拉貝故居是壹座德式小洋樓,和孫中山故居中山樓都位於南京大學南園內。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包括住宅和小花園的住所***收留、保護了600多名中國難民。1996年12月,拉貝的外孫女萊茵哈特夫人在美國紐約公開了《拉貝日記》,拉貝故居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2003年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訪問南京大學後,積極推動故居修繕和改建計劃的啟動。2005年12月6日,南京大學與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西門子公司簽訂協議,除修繕故居外,並將在故居原址建立“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拉貝國際和平與沖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預計2006年將免費對公眾開放。

地址:南京市小粉橋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