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蘇青的晚年淪落到淒涼的境地?她作品的基調是什麽?
蘇青,原名馮和議,字允莊,1914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的壹個書香門第家庭。她是民國時期的四大才女之壹,是與張愛玲齊名的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之壹。
1933年蘇青考入了民國第壹學府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1934年蘇青因結婚而退學,後隨夫家移居上海。1935年,蘇青產下壹女,但因夫家重男輕女嚴重,蘇青產女後遭夫家奚落欺淩。1935年,蘇青為抒發產女遭夫家打壓欺淩的苦悶,她寫作《產女》投稿給林語堂主編的《論語》雜誌,這是她創作的開始。1942年,蘇青的婚姻生活出現裂痕,她的《論離婚》在《古今》雜誌發表,因此被時任偽上海市長的陳公博賞識。1943年,蘇青開始在《風雨談》雜誌上連載自己的著名小說《結婚十年》,當時這部小說很受追捧,壹經人們爭相購買,該書壹***加印了36版,比張愛玲的《流言》還要?火?,可見其的受歡迎程度。1944年,蘇青的散文集《浣錦集》再次受到追捧,張愛玲還為《浣錦集》寫了序。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因為蘇青在此之前與大漢奸陳公博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備受輿論的壓力,被罵作?落水作家、?漢奸文人?等。新中國成立後,她嘗試拋棄過去進入新的生活,但卻壹時卻找不到工作,連基本的養家糊口都無法實現。她投出去的32篇稿件非但沒有取到報酬還因?諷刺新社會?的嫌疑而受到上海市公安局的警告。1951年,她前去報名上海市文化局戲劇編導學習班沒被錄取,後來因為夏衍出面才被批準。
後來她因改編郭沫若的《屈原》才獲得成功。但好景不長,厄運突然降臨。她在改編歷史劇《司馬遷》時,寫信向復旦大學教授賈植芳請教。沒想到的是在1955年胡風事件中,賈植芳被牽涉到其中,公安機關在抄賈家時發現了蘇青的信,蘇青因此被牽連關進了監獄。
1957年被釋放後,她在黃浦區文化局下屬的紅旗錫劇團當編劇,壹個人負責多項工作,相當辛苦。蘇青的晚年極為淒涼。他原來住在市區的瑞金路,住宿條件簡陋,常常受到鄰居的欺負。無奈之下,蘇青只好與郊區的壹戶人家換了房子。她與小女兒、小外孫祖孫三代人***同擠在壹間十平方米的房子裏,相依為命。因生活條件艱苦,蘇青在晚年時身患多種疾病,連壹元的醫藥費也付不起。
蘇青的作品基調是平實、熱鬧和親切的,她喜歡在自己創作的故事中代入自己。作為民國時期的壹代才女,她非常的有才華,但她的壹輩子亦十分坎坷,退學嫁錯人是她壹生悲劇的開端,晚年還十分淒涼,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