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抗戰八年改十四年原因

抗戰八年改十四年原因

抗戰八年改十四年原因:因為從1931年“九壹八事變”算起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則為14年。

“八年抗戰”是從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無條件投降結束的八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

“十四年抗戰”則是從1931年“九壹八事變”作為起點,從局部抵抗日軍算起,至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

八年到十四年絕不只是壹個數字的變化,其實它是執政黨基於現實對歷史觀念的再調整,八年抗戰沒有記錄下“九壹八事變”到“七七事變”期間,中國人民對日軍侵略行為的抵抗過程,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是對歷史事實的尊重,自“九壹八事變”以來,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就未曾停息。

九壹八事變介紹

九·壹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九壹八事變是由日本蓄意制造並發動的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標誌著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九壹八事變後,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也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起點,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壹八事變”。

次日,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使東北3000多萬同胞飽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